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高智:期待水泥工业浴火重生

更新日期: 2015年08月18日 来源: 混凝土机械网 【字体:

    摘要:未来的十年,是水泥行业“涅磐”的十年,我认为水泥行业应当利用这次深度调整的机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行业的升华。而如何实现升华,不仅仅是水泥企业的事,应该是全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结果。

    优胜劣汰是市场法则,物竞天择。十年前水泥行业也经历过低谷。十年的发展使水泥行业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得到了很大提升,新型干法水泥全面取代了以立窑为代表的落后水泥工艺。未来的十年,是水泥行业“涅磐”的十年,我认为水泥行业应当利用这次深度调整的机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行业的升华。而如何实现升华,不仅仅是水泥企业的事,应该是全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结果。中国制造2025为传统的制造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关键是如何抓住发展的机会,实现转型升级重获新生。

    2015年上半年,中国水泥市场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低迷。按往年惯例,二季度开始水泥价格应进入上升通道,6、7月份的水泥价格应当接近高点,但时至6月上旬,水泥价格还沉浸在冰点,不但没有回升迹象,还有越降越低之势。6月初,我们走访了山东淄博某水泥企业,得知从今年初到现在,当地水泥价格一降再降,42.5水泥价格已跌至180-190元/吨,甚至以下,如此低的价格仍然还遭受到来自河北水泥的冲击,可想而知,周边河北省水泥的出厂价格该有多么低廉!为了应对难以回暖的水泥市场,在协会牵头下山东省内几家大型水泥企业提出停产保价方案,决定从6月15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水泥窑停窑1个月,缓解市场压力。纵观国内其它地区,从各地发来的水泥价格信息看,几乎是全面低迷。

    严酷的现实看似突然,实则必然。为防患过剩,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大量引导、限制性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今天这一局面的产生。然而国家控制产能过快增长的政策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各地区积极建设水泥生产线的势头不减。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水泥产能从结构性过剩,已成为全面严重过剩。

    时至今日,严重的产能过剩,不振的水泥市场,给水泥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经济指标严重下滑,企业生死面临考验。如何在不可避免的市场搏杀中求得生存,成为几乎所有水泥企业的头等大事。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规模大小已不是制胜的法宝,今后的竞争一定是经营理念与管理水平的竞争,是“人”或简单地说是企业管理者思想认知水平的较量。面对已经或将要来临的恶战,企业要转变思路,主动研究转型发展的对策。水泥行业是传统行业,传统的发展和经营模式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用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视野去研究发展问题,建议企业管理者以互联网思维模式去思考未来。互联网思维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电子商务,也不仅仅是“互联网+”的融入,它应该是一种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一种以更加开放、透明、真诚、包容的态度和精神对自身的重新审视,对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研究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我国现有水泥企业几千家,每家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均不相同,而且差异很大,每家企业选择的出路也不尽相同,不会有一条路适合所有的企业。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深入分析自身处境,努力探寻适合自己那条出路,其中最首要的是要转变思想和思路。一方面,水泥企业需要关注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掌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创新,分散和化解市场竞争风险,包括新型的业态模式,互联网运营模式,以及企业价值链的构建和新型的客户关系构建等方面均可为企业获取发展空间;同时,走融合发展之路也是较好的选择,这其中包括同类行业的融合,不同行业间的融合,以此实现业务互融和市场互融,拓展发展和获利空间。总之,适者生存,不在变革中重生,就在不变中死亡。经过此轮竞争,将会有一批企业被市场淘汰。希望并期待行业与企业的涅磐重生,从而带动水泥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其次,对于行业管理层面而言,水泥行业是个周期性行业,与国民经济建设周期高度正相关。本论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行业的影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水泥行业能否走出困境,如何走出困境,以何种方式走出困境,对于整个行业是一次严峻挑战。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引导水泥企业主动转型、转向,特别是引导部分企业顺利退出;另一方面要加快引导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升级,突破水泥行业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打通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流程再造技术,水泥使用的减量化技术,水泥深加工制造技术,高效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加强引导,多方支持,争取取得实质性突破,将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为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同时要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为行业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