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专题

  • 暂无资料

打造国际品牌 海螺集团:勇立潮头敢为先

更新日期: 2016年11月10日 作者: 杨正毛 来源: 芜湖日报 【字体:

  “2016年安徽企业100强”榜单近日公布,海螺集团稳居全省百强企业第二位,其2015年实现的利润占全部百强企业利润的26%,这是海螺集团在安徽企业中占据的基本格局。

  因改革而生、由改革而兴的海螺集团,20年间按照“T”型布局、立足省内、巩固华东、拓展华南、开发西部、进军海外等战略规划,锐意改革,砥砺前行,足迹由安徽省逐步遍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及印尼、俄罗斯等国,汇总收入、总资产双双实现千亿元跨越,成就了“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美名,铸就了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挺起了中国水泥行业的脊梁。

  技术创新 引领行业升级

  时间回溯到20年前的立冬时节,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海螺集团在芜湖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正式成立,拉开了海螺跨越式发展的大幕。

  技术领先,则步步领先。海螺坚持技术创新,先后建成我国第一条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线、第一个产能超千万吨级熟料生产基地、第一条日产12000吨新型干法线,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的空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单一品牌制造商、中国建材行业改革的先行者。

  1996年10月,我国首条自主成套设备的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在宁国水泥厂顺利投产,创下当时国内外同等规模水泥厂建设中投资最省、工期最短、建设质量最好的新纪录。2004年1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工程化应用”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先后在芜湖、铜陵等地建成了代表世界技术最先进、单线规模最大的4条日产12000吨熟料生产线,实现了特大型水泥生产线建设与管理的再次跨越。

  在做大做强水泥主业的同时,海螺集团一直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凭借着行业领先的工艺和装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拓展节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产业,为推进我国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螺集团积极开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破解了城镇化发展“垃圾围城”的困局。截至2015年底,海螺共建成投产余热发电机组212套,余热发电技术成为中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荣获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投资兴建15个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4600吨,荣获联合国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奖“蓝天奖”。

  此外,海螺还成功开发出原料立磨、第四代新型篦冷机等水泥生产线全套的五大节能主机设备;开发出具有海螺特色的脱氮技术路线及利用水泥窑工艺特点的新脱硫工艺技术;研制开发海工水泥、核岛水泥、无磁水泥、磁悬浮轨道梁专用水泥等特性水泥;成功开发行业领先的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垃圾焚烧等DCS控制系统,成为国内水泥行业首家建立集团化生产调度管理中心的水泥集团;型材方面掌握了新型钙锌环保配方技术,解决了国际上无铅技术在硬质PVC塑料低成本应用难题,开发了高档系统门窗和木塑附框、建筑模板、生态家具等新的环保产品,成功实现了生产线设备成套国产化,提升了我国塑料门窗国际市场竞争力。

  资本运作 助推产业发展

  从1996年初试资本市场,20年来,海螺坚持产业与资本市场并重,使得集团发展如虎添翼。

  1997年9月,以宁国水泥厂、白马山水泥厂为主体的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筹备H股上市。1997年10月21日,海螺水泥成功发行3.61亿股H股,募集资金8.23亿港元,开创了水泥行业境外上市的先河。

  海螺水泥的成功上市,增强了海螺集团资本运作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推动芜湖海螺塑料型材有限责任公司与安徽红星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6.45亿元,成为中国首家以塑料型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02年,海螺水泥又成功发行A股,成为中国建材行业首家A+H股水泥上市公司,实现企业与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

  2003年11月,海螺水泥在香港配售7220万股H股,募集资金5.98亿港元,为公司实施华南发展战略,开拓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市场提供了资金保障;2008年5月公开增发2亿股“海螺水泥”A股,募集资金114.76亿元人民币,支撑了西部项目建设。

  “十二五”时期,集团利用海螺创业投资公司重组的机会,对1万多名年轻干部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期股奖励。2013年12月19日,海螺创业在香港红筹股上市,开辟了控股公司架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先河,为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国有资产证券化及其他企业红筹上市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此外,海螺还采取全资收购、股权控股、项目托管等多种合作方式,重组整合43家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新增熟料产能3000多万吨,水泥产能近5000万吨,为推动我国水泥行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扬帆出海 打造国际品牌

  “十二五”以来,海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足迹遍布东南亚多个国家及俄罗斯、蒙古、巴西等国,海外资产79亿元,落实15个发展项目,增强了市场控制力和话语权,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出口,到承建国际工程,再到海外投资建厂的大步跨越,成为安徽省属大型企业和中国建材工业“走出去”的先行者。

  印尼是海螺布局海外市场的第一站,规划投资6个项目,目前南加、西巴、孔雀港海螺已建成投产。随后,海螺加速在东南亚布局,挺进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目前,在缅甸皎施、曼德勒等地规划3个水泥熟料基地和仰光等3个配套码头,缅甸海螺已于2016年7月建成投产。近两年,海螺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分别达成合作协议,掀开在陆上丝绸之路投资发展的崭新一页。

  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海螺带着资金和技术投资发展水泥项目,同时还直接带动大型装备出口、设备成套、工程总包、产品和劳务输出等相关业务在海外的拓展。截至2015年,海螺集团已累计承接了32个海外工程总包项目,在东南亚的总包项目合同总金额达6亿美元。

  当前,海螺集团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末成为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安徽企业,单一水泥品牌产值全球第一,绿色新型建材产值全球第一,与水泥相关的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业产值全国第一”“一强三冠”目标总指引下,不忘初心,大踏步迈上新的征程,力争在中国乃至世界水泥建材发展史上创造出更多“海螺奇迹”。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