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宋志平谈联合重组 力主淘汰32.5水泥

更新日期: 2018年07月20日 作者: 中国建材集团 【字体:
 
    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后,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合重组,历经十多年后,中国建材目前有5.3亿吨水泥产能,占全球市场的10%。这场跨省跨区域的“合纵连横”,推动了我国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
 
    中国建材水泥重组的意义是深远的,不仅企业自身迅速做大做强,也推进了水泥行业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两大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产业集中度上。在中国建材大规模重组的带动下,我国水泥行业产业集中度从不到10%提高到现在的62%,改变了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重组中,我们对收购企业全部做了余热发电处理,并且大力开展了工业废弃物、城市废弃物的协同处置。现在中国建材的水泥厂,不仅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也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我常讲,我们的水泥厂不是工厂中有花园,而是花园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草原中的工厂。
 
    另外,在我们重组的企业里,既有大的万吨线,也有个别的小立窑。为什么?也是为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收来的小立窑,我们会把它炸掉,之后利用它的矿山和土地,建设新的大型生产线,只有这样才能淘汰落后。我们曾在2007年重组了枣庄一家水泥厂,这家水泥厂位于枣庄石龙区,它有13条小立窑生产线,中国建材重组后一举炸掉,这个轰动一时的“中国水泥第一爆”影响非常大,加速了全国淘汰落后的步伐,中央电视台当时还播出了这条消息。
 
    总的来看,中国建材历经10年左右规模宏大的水泥重组,不仅自身获得了巨大效益,也为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回顾这段整合之路,开始整合时我们有过不适应,整合后也是风风雨雨,有过2011年时的辉煌,也有过2015年时的低谷。如果没有大家的坚持,早就倒下了。
 
    我常跟大家讲,不要轻易怀疑我们的战略,战略定了以后,就要坚定地做下去,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是再挺一挺就过去了,回过头来看就发现,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建材做水泥的道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水泥有180年历史,铜有4000年历史,铁有2500年历史。和铜铁等比起来,水泥诞生的历史非常短,但用途却非常广。水泥用在建筑上不到35%,65%用于基础建设,比如飞机跑道只能用水泥做,另外水泥还有很多功能,比如在隧道里防水,在大坝里抗压,在核电站里抗辐射。很多人说水泥是传统产品,其实水泥虽然传统但不落后,水泥是性价比非常好的一个材料,经济建设、生产生活都离不了。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我去拉法基拜访总裁乐峰先生的事,他当时问我:“宋总,你觉得未来50年有没有一种材料能代替水泥”?我想了想说“没有”,他说“我认为也没有”。
 
    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产品换代来得非常快,而且面临颠覆性创新,比如汽车有可能被电动车颠覆了。但水泥在目前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替代的。中国90%的铁矿砂靠进口,木材也大多靠进口,而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在中国的贮藏量有9万亿吨,而中国人又有使用水泥的偏好,因此水泥在中国是一个性价比最好的胶凝材料。
 
    当然,水泥业务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任务,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等。如在技术进步方面,我提出水泥产品要坚持“高标号化、特种化、商混化、制品化”,按照“四化”要求,中国建材力主淘汰32.5水泥,特种水泥和商品混凝土都做出了规模,水泥制品化、装配式建筑也在持续推进。
 
    今天回头来看,我觉得中国建材选择做水泥,战略上是对的,选择用重组的方法做“水泥大王”,战略上也是对的。中国建材在重组水泥过程中,为国家、为行业立了功,也树立了标杆,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丰厚的效益,做了件既赚钱又值钱的事情。
 
    实践证明,重组确确实实是个好方法,我是主张能重组就多重组,中央讲“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重组实际上是对破产而言的,只有重组才能让过剩产能有序退出。这既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早年走过的道路,也是我们今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经之路。中国建材等于先走了一步,虽然冒了险,吃了螃蟹,但也赢得了先机。
 
    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可以说恰逢其时,我们把握住了重组机遇,把这件事雷厉风行地做成了。这场重组如果细想想来,真是一个壮丽的史诗般的事业,真的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怎么估量它都不为大。这也是很多西方学者如此看重中国建材重组的原因。
 
    有人说,联合重组我早就想到了,但想到了没有做;有人说我早就说过了,但是说过了没有做;有的人做了,没做成。而中国建材属于那种想到了,说到了,也做了,还把它做成了的企业,这是难能可贵的。做企业需要想法,也需要花心血花时间去经营。我原来在北新一待就是23年,做厂长做了10年;在中国建材到今年做了16年,做水泥也有10年以上。如果没有这些年的坚守,是很难做成事的。所以说,要想做事就得坚守,坚守住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成。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