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 ——华中水泥
百年老字号,今日展新颜。2007年5月28日,华中水泥,这个见证中国民族工业兴衰的“活化石”,将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年产120万吨新线即将竣工投产,交付使用。本报将陆续推出“华中水泥史话”系列报道,以全面回顾华中人在振兴民族工业过程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展示新一代华中人抢抓商机,勇于创新,诚信永久的精神风貌。
华中水泥由于建厂历史悠久,生产技术经验丰富,产品质量上乘,深得省内外各界的信任,对全国建材行业的回转窑生产影响较深,因此,上门求教、对外输出人才很多。湖北华新水泥集团是由华中水泥厂搬迁部分设备,大部分技术人员建设起来的,湖南金磊水泥集团恢复建厂时,由华中抽调十九名主要技术骨干。此外,在不同年份,先后多次为青海水泥厂、湖北宜都水泥厂、辽宁海城水泥厂、江苏徐州水泥厂、四川的涪江、安县、绵阳水泥厂、河南林县水泥厂、上海金山水泥厂、黑龙江的哈尔滨建材厂、贵州的遵义水泥厂以及湖南的四十二个地、市、县办水泥厂,组织学习培训,为这些厂家培养看火、看磨和其他技术人才近三千人,其中有不少人成为重要骨干,还有不少人担任了主要领导。
在华中水泥工作过,后担任国家建材总局领导的有十多人,省、市建材行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多人。
华中水泥还创造了中国水泥行业的无数个第一,主要有:
——1967年,水泥窑灰提取钾肥。
——1978年,煤矸石烧水泥实验。国家建材科院为探索利用煤矸石作原燃料在回转窑上生产水泥的显示性和技术效果,拨款二十万元,进行部分煤矸石代土、全部煤矸石代土、煤矸石窑头喷烧等多项实验,为煤矸石废物利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977年12月至1978年3月,窑外分解实验。国家建材总局、南京化工学院在华中水泥厂二号窑进行烧煤粉的窑外分解新工艺的中间实验(国内外尚无成功先例),此项实验为国内现代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取得第一手资料。
——1974年,国内第一次采用玻璃纤维布袋收尘。
——1985年,窑尾余热利用,为湖南省唯一对窑尾余热再利用的尝试,为干法回转窑的生产节能走出了第一步。
——1985年,国内首次引进3X48M捷克立筒预热器窑,此后,国内同类窑型全为消化和改进型华中窑。
华中水泥由于建厂历史悠久,生产技术经验丰富,产品质量上乘,深得省内外各界的信任,对全国建材行业的回转窑生产影响较深,因此,上门求教、对外输出人才很多。湖北华新水泥集团是由华中水泥厂搬迁部分设备,大部分技术人员建设起来的,湖南金磊水泥集团恢复建厂时,由华中抽调十九名主要技术骨干。此外,在不同年份,先后多次为青海水泥厂、湖北宜都水泥厂、辽宁海城水泥厂、江苏徐州水泥厂、四川的涪江、安县、绵阳水泥厂、河南林县水泥厂、上海金山水泥厂、黑龙江的哈尔滨建材厂、贵州的遵义水泥厂以及湖南的四十二个地、市、县办水泥厂,组织学习培训,为这些厂家培养看火、看磨和其他技术人才近三千人,其中有不少人成为重要骨干,还有不少人担任了主要领导。
在华中水泥工作过,后担任国家建材总局领导的有十多人,省、市建材行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多人。
华中水泥还创造了中国水泥行业的无数个第一,主要有:
——1967年,水泥窑灰提取钾肥。
——1978年,煤矸石烧水泥实验。国家建材科院为探索利用煤矸石作原燃料在回转窑上生产水泥的显示性和技术效果,拨款二十万元,进行部分煤矸石代土、全部煤矸石代土、煤矸石窑头喷烧等多项实验,为煤矸石废物利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977年12月至1978年3月,窑外分解实验。国家建材总局、南京化工学院在华中水泥厂二号窑进行烧煤粉的窑外分解新工艺的中间实验(国内外尚无成功先例),此项实验为国内现代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取得第一手资料。
——1974年,国内第一次采用玻璃纤维布袋收尘。
——1985年,窑尾余热利用,为湖南省唯一对窑尾余热再利用的尝试,为干法回转窑的生产节能走出了第一步。
——1985年,国内首次引进3X48M捷克立筒预热器窑,此后,国内同类窑型全为消化和改进型华中窑。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