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西水泥>十一五规划
  • 暂无资料

陕西省“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建设工程专项规划

更新日期: 2006年09月30日 来源: 陕西发改委 【字体:
  “十五”期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稳定、快速、健康增长,有力促进、保障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为“十一五”各项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战略机遇期,固定资产投资仍将发挥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投资的保障性作用,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特制定陕西省“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规划,提出“十一五”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的基本思路,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主要目标和任务、重大建设工程,以及实现目标的主要工作措施等。
  一、“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十五”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紧抓机遇,深入贯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效益日益提高,投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战胜非典疫情、洪涝灾害、禽流感和重大突发事件,有力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投资高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28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4倍,累计年均增长20%(2000年为基期),超过“九五”时期18%的增长水平,超额完成了年均增长16%、投资5700亿元的预期目标。其中2003年投资增速高达31.2%,创历史新高,2004年超过20%,2005年达到28.3%。“十五”期间的投资率一直在5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70%左右。尽管有“非典”、洪涝灾害、“禽流感”等的冲击,但在投资高速增长的强力带动下,经济发展实现并保持了高速增长。“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5%,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比“九五”时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也不断提高。
  (二)投资宏观调能力得到加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基础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加强。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土地和信贷双调控政策,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以及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进行清理。以此为契机,我省在清理、整顿的同时,适时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和社会事业等6个方面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领域的投资分别占到“十五”总投资的25%和26%左右,较“九五”期间有显著增长,成为影响全省投资走势的主要因素。同时,教育、卫生、住房、公共设施等和谐社会建设投资也得到了加强,已占到“十五”总投资的30%。
  从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看 ,第三产业投资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下降。“十五”期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远远高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中投向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九五”时期的3:36:61,调整为4:31:65。
  投资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各级财政性资金、社会资本、利用外资、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构成了来源基本完备、比例基本合理的融资渠道。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资金来源结构不断优化,国家预算内投资比重逐渐减小,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非政府性资金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为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保持政府意向与资本流向的一致性,省政府构建了省投资集团公司、省投资公司、省风险投资公司和省地方铁路公司等四个投资平台,同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500亿元贷款框架协议,并通过银企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定期向银行通报情况、推荐项目,稳定贷款规模,贷款占到总资金来源的25%。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实力的壮大和自筹能力的增强,企业自筹资金增加很快,已占到投资的55%以上。
  (三)重大项目建设成就斐然,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此专门成立了省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省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的推动下,优质、高效的前期工作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接替有序,保证了投资的稳定增长。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十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720亿元,占同期总投资的26%。重点项目建设支撑了投资增长,改善了发展环境。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设施条件空前改善,西康、神延、西合等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之间的大联通;五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871公里,累计通车里程达到1300公里,“米”字形公路主骨架和“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骨架日趋完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运,航运吞吐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了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水利、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五年退耕还林1100万亩,每年防治水土流失面积6400平方米公里。
  (四)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2003年7月2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核准制、备案制管理办法、核准项目目录、中央预算内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投资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我省制定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了核准制、备案制办法,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促进企业和社会投资的快速增长。并严格规范了政府投资的管理,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新的投资体制开始全面推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促进投资增长的巨大政策效应逐渐显现。
  (五)民营企业不断壮大,社会资本成为投资的主力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开投资领域,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各项建设,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民营经济迅猛发展,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十五”末,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万家,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31%提高到45%,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达到34%左右。
  我省“十五”固定资产投资在应对多次冲击中,保持了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成功的经验: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改革投资体制,完善投资环境,壮大民营经济,扩大招商引资等。
  同时,投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投资的预测性和超前性不够,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投资体制改革还处在磨合阶段,存在一些不协调和不配套问题;投资市场化进程较慢;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投资的地区差异比较大,农村投入明显不足;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保护和提高;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协调的矛盾多,重大前期项目培育孵化的难度加大。
  二、“十一五”投资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市场经济的加速形成,生产要素流动性更加充分,使我省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保持投资的快速增长具备了现实基础。在进出口总量小、居民收入低、消费需求有限的条件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仍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的唯一选择,这就要求投资也需要保持一个快速增长,以保障经济目标的实现,这种局面将会保持相当长时间。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投资、长期依赖于投资,也不利于经济运行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十一五”投资,既要快速发展,又要科学增长。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根据我省所处的经济阶段、客观环境和历史任务,“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纲要》对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纲要》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为指导,坚定不移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加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环境治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个方面的投资力度,促进四大基地、特色和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推进投资市场化进程,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投资“又快又好”的快速健康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GDP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突破6000亿元的预期目标,综合考虑投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变化趋势,我省“十一五”投资主要目标是:
  ——投资规模累计达到1.7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力争到2010年末突破5000亿元大关;
  ——投资率稳定在50%左右;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产业化项目投资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产业化项目所占比重比“十五”提高10多个百分点;
  ——非国有投资比重达到45%左右;
  (三)主要建设任务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关中、陕南、陕北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约型社会建设;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大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力度,继续加强城市道路、供排水等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加大“生态陕西”建设力度,抓好重大工程建设,使我省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我省冶金、有色和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创名优品牌,使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有一个新的提高。
  (4)发展优势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抓住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有利时机,发挥我省能源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力度,加快三个转化,建成全国主要的能源接续地。利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发挥我省存量资产优势,构筑产业集群,建成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
  (5)培育新兴产业,构筑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我省旅游、文物、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物流配送等体系建设,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产业。
三、“十一五”重大建设工程
  根据“十一五”投资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规划实施十大工程,238个项目,总投资9473亿元,“十一五”期间预计完成投资6276亿元,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37%。
  1、交通工程。总投资2251亿元,“十一五”投资1676亿元。主要项目有:
  10大铁路工程:包括西安枢纽扩能、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等。18条高速公路:包括户县至勉县、柞水至安康高速公路等。
  5个机场项目:包括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榆林、汉中、延安机场迁建,安康机场改造。
  “十一五”全省将新建铁路约2460公里,其中新建铁路约1000公里,增建第二线铁路1460公里,到2010年全省铁路运里达到4300公里,形成“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骨架网。全面建成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大通道“米”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着力改善“一纵三横两环”次骨架及国省干线公路通行条件,形成连接周边10个省会级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全面实施农村“通畅”、“通达”工程。到2010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6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1800公里以上,通车里程达到3100公里。基本形成“一主四辅”的省内空运格局,西安咸阳机场成为全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有效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硬环境。
  2、能源工程。总投资2142亿元,“十一五”投资1781亿元。主要项目有:
  超亿吨煤矿建设工程:包括红柳林、柠条塔等23个煤矿。
  1000万吨原油和60亿立方米天然气建设工程:包括长庆石油产能和天然气开发、延长石油产能和天然气开发项目。
  1890万千瓦火电建设工程:包括神木锦界、府谷庙沟门和马屋孟村煤电一体化和铜川电厂等16个项目。
  104万千瓦水电工程:包括喜河、蜀河等4个水电站。
  电网工程:建设330千伏线路4864公里,新建改造110千伏线路6857公里。
  到2010年,我省能源产业形成年产2000万吨原油、2000万吨炼油、100亿立方米天然气、2.5亿吨原煤和2300万千瓦电力装机,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3、化工工程。总投资2066亿元,“十一五”投资944亿元。主要项目有:
陶氏煤化工项目、神华300万吨煤液化、兖矿100万吨煤液化、兖矿230万吨煤制甲醇等19个项目。
化工工程是资源转化的关键性工程,也是我省“十一五”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到2010年,我省将形成400万吨煤制油、600万吨甲醇和100万吨烯烃生产能力,成为世界级煤化工基地。
  4、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工程。总投资475亿元,“十一五”投资335亿元。主要项目有:
  3个汽车项目:包括陕重汽重型汽车、比亚迪汽车、法士特重型变速器改扩建项目。
  2个航空项目:包括多尼尔328支线飞机、大型运输机研制。
  其它装备制造项目:包括庆安空调压缩机生产线技改、西电公司超高压开关设备产业化以及军工等21个项目。
  11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包括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基地建设、3G天线、铌钛合金超导材料等。
  这项工程是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实现“工业强省”战略的关键。到2010年,力争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左右,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5、传统产业升级工程。总投资420亿元,“十一五”投资398亿元。主要项目有:
  冶金:包括龙钢250万吨钢铁生产线及大西沟铁矿、汉钢和杨家坝铁矿开采等项目。
  有色:包括榆林煤电铝一体化、鑫光铝业技改等11个项目。
  建材工业:包括富平水泥、陕西蓝星玻璃二线等9个项目。
到2010年,我省形成1000万吨钢铁、80万吨铝、18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传统产业得到有效提升。
  6、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145亿元,“十一五”投资101亿元。主要项目有:
  4个产业化项目:包括海升公司果汁加工、银桥奶源基地、汉中150万亩水稻商品粮基地建设等。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卫生服务、文化设施、安全饮水和沼气工程等。
  这批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协调发展。
  7、水利工程。总投资291亿元,“十一五”投资104亿元。主要项目有:
  6个水源工程:包括王圪堵、亭口和南沟门等水库。
  4个调水项目:包括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引水一期工程、引石过渭、引红济石、引汉济渭。
  工程建成后,将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有力地支撑重点开发建设区和主要城镇群发展以及部分农村的用水需求。
  8、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总投资791亿元,“十一五”投资398亿元。
环保项目包括107个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106个城市和县城垃圾处理场、西安城市环保综合治理二期等。生态项目包括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秦岭生态和生物资源保护、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等。 
到2010年,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林草覆盖率达到6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65%左右,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9、旅游、文化和现代物流业工程。总投资397亿元,“十一五”投资197亿元。主要项目有:
  10个历史文化开发项目:包括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国家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等。
  4个自然景观开发项目:包括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榆林沙漠森林公园、玉华宫景区旅游开发等。
  11个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包括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航空港产业园等,以及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和连锁批发项目等。
  到2010年,初步建立以旅游、文化和现代物流为支撑,商业、餐饮、娱乐及新兴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0、社会事业工程。总投资495亿元,“十一五”投资342亿元。包括省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项目、高校“985工程”二期、西部影视文化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15个项目。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我省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四、实现投资目标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继续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十一五”期间,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陕西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意见》,以及出台的各项配套文件,研究完善各类投资政策,包括刺激社会投资,扩大利用外资,推行政府投资代建制等,进一步保障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和保护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维护投资政策的权威性、统一性。
  政府投资项目要强化规范的科学化管理。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领域,在“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要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方面,投资方式要发挥引导作用。要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管理:一是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重大项目要向社会公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改进建设实施方式,政府投资的项目推行方案招标和代建制。三是对于有一定市场前景也有风险的项目,由政府进行前期培育,待成熟后政府投入退出。四是要促进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的融合,对于一些重大项目,更多地采用注入资本金和贴息方式进行引导。五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用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投资效果。
  (二)加强投资的宏观调控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的平稳和社会的稳定,要切实加强投资的宏观调控。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通过编制重要领域、产业发展规划来引导投资方向。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建立起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间接按调控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政府灵活运用投资补助、贴息、价格、利率、税收等多种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对全社会投资实行间接调控。加强项目和信贷政策的对接,引导信贷总量和投向。严格控制和规范土地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社会投资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三)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1、选准项目,实现与国家发展需要的对接。我省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自主发展能力有限,需要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要加强与国家产业发展和投资方向的对接,使我省重大项目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
  2、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要积极探索投资体制改革后项目前期工作的新特点,针对不同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分类指导。工作重点转向做好项目规划布局、协调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前期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效推进。
  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要“十一五”规划重大工程和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都要向社会公开,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已列入开工计划或者具备开工条件的,要抓紧时间开工并争取多完成工作量;已开工项目要在不形成新的拖欠的前提下,力争超额完成投资任务。
  (四)努力拓展建设项目筹融资渠道,积极落实建设资金
  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国家投资的申报工作,多争取国家投资;充分发挥省政府投资平台作用,促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各级政府承诺的配套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资本金注入要达到项目规定的基本要求。并研究采用贴息、补助及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提高融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五)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力
  要充分发挥投资体制改革的政策效应,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加快项目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取消行业垄断、扩大行业准入、加强对社会投资的信息中介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投资者增加对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电信、城建等,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资,鼓励社会投资购买、兼并政府性投资项目,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六)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优化投资大环境。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快研究我省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相关政策措施,强化招商引资合作的基础。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领域,引导省外资金和外资向农业、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领域投资,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努力拓宽融资途径。要营造一个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良好氛围,配套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法规建设,优化服务意识,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发展中介、咨询机构,发布有效投资信息,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