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与判断
主持人:记者 程瑞华
特约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钱津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庄健
主持人:中国经济是保持高增长继续上行,还是减速下行?中国的经济周期是否进入了拐点?这些问题一时间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对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庄健:根据今年以来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和投资、消费、进出口等需求因素判断,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2%左右,比去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而根据影响居民消费价格(CPI)的供求因素分析,上半年CPI增幅应在2%左右。就GDP增速和物价涨幅的组合来看,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高增长、低物价”的理想运行状态。
从工业增长速度看,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依然强劲。继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6.2%后,四、五两个月的增幅均超过16%,1月至5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仅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8个百分点。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投资规模得到控制,结构向良性轨道回归。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基本上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1月至5月份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11%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约2个百分点。
出口增速稳定而进口显著放缓,上半年外贸保持顺差。尽管年初大多数专家学者都普遍认为今年中国的外贸出口会因外需疲软、成本上升、出口退税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明显减慢,但今年前5个月的出口形势却与此共识相悖。除1月份猛增42.1%外,其他4个月的出口都保持了30%左右的稳定增长。
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回稳带动通货膨胀压力趋缓。尽管存在一定的价格控制、生产资料价格到最终消费者价格传导渠道不畅等因素,但当前的通胀水平显然不足以促使央行出台提高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以来所进行的宏观调控有哪些成效?
钱津:概括地讲,有以下六点主要的成效: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已见成效。调控之前,结构问题表现为三大产业投资增长过速,即钢铁业、电解铝、水泥产业的投资迅猛,有失控的迹象。这一问题是2004年调控的重点。通过调控,已基本将投资的总量降了下来。目前,钢价下降,对钢铁业投资也形成了一种市场约束。二是未将局部问题蔓延全局。2004年出现需要调控的问题是局部的,其调控的成效就是将问题解决在局部,不使其蔓延。这也就是说,国家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没有让局部问题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全局问题。三是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2004年春启动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要防止国民经济大起大落,这就是说,国家通过调控,既不要让经济大起过热,也不要让经济一下子冷下去,影响发展速度。现在,从整个过程的效果看,国家的这一调控目标达到了。四是未使物价过度上涨。基础产业投资增长太快,极易引发市场大面积价格轮番上涨,这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这一次宏观调控的成效也是表现在此,即有效地避免了物价的市场冲击波。目前,全国的物价上涨幅度还是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五是保持了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2004年全国经济增长9.5%,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一直很好,这是很不容易的,是宏观调控取得的明显成效。六是使人民收入实现了稳步的提高。2004年,城市人口收入实际增长7.7%,农村人口收入实际增长6.8%。今年以来,各地的情况普遍看好,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实际收入增长不会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是最令人感到欣慰的调控结果。
主持人: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宏观调控力度又该如何把握?
庄健:从目前情况看,下半年宏观经济将面临加速上行、快速下滑和保持目前走势略有减缓等三种可能。
如果放弃适度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放开信贷和土地两道“闸门”,经济运行有可能加速上行,通货膨胀压力将骤然加大。尽管目前投资增速有所“收敛”,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投机因素有所减弱,但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25%以上的高水平;消费需求保持10%以上的实际增长;地方政府追求经济高增长、招商引资、扩大基建规模的冲动依然强劲;外贸顺差将比去年明显扩大等因素,将为经济加速上行留下了一定空间。
如果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适当的信贷和用地需求控制得过严、过死,经济有可能出现快速下滑,甚至年底前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形。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投资和出口较易受到宏观政策和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今年以来,针对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投机泡沫日益凸显的状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业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过快投资增长情况已有较大改观。从轻、重工业增速差距明显缩小的趋势看,带动经济扩张的投资需求正趋向收缩。而从企业效益指标变化看,企业生产和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明显减慢。由于多年来投资过度导致多种上游产业尤其是工业材料、机械设备等产能过剩,一旦房地产市场冷却过度,工业生产增幅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另外,由于国际经济走势趋缓,欧美对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更是祭起了非贸易壁垒、配额限制等“反倾销”大旗,下半年的出口将面临严峻形势。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一旦投资和出口出现大幅度“反转”,经济运行坐上快速下滑的“过山车”就成为可能。经济一旦快速下滑,前一时期的过度投资而导致的产能过剩和现实需求不足将迅速演化为“低增长、负物价”的通货紧缩格局。中国经济出现这种运行结果的可能性较第一种略大。
如果适度把握宏观调控力度,那么“有保有压,冷热兼治”,“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运行格局将得以延续。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分析,目前既有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力量,又有约束经济增长的力量。前一种力量包括:金融机构资金宽裕,要素价格(如劳动力成本、利率、土地开发成本等)偏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各地追求高增长、招商引资的惯性冲动仍然较大;出口加工能力巨大。
后一种力量则包括: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对信贷规模形成约束;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出口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影响整体出口能力和动力。这两股力量相互胶着、此消彼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走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影响上述两种力量消长的外生变量,因而显得更为重要。从目前若干宏观调控部门的政策走向来看,继续坚持财政和货币“双稳健”政策,根据经济运行的实绩适时进行结构性微调,将是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调。据此判断,中国经济运行出现“增速略有放缓,通胀保持较低水平”结果的可能性较大。
钱津:在当前形势下,还应考虑更多的长远问题。西部大开发的中央资金支持。一方面要遏制投资增长过速,另一方面还要更强地支持西部经济的发展;国家要加大教育支出比重。这是最重要的结构调整,必须从宏观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支出会取得长久的回报。现在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不足,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欠账太多,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迅速地解决;要支持农产品的价格调整。虽然要控制物价的上涨总水平,但农产品价格过低的情况要解决。不然,农民无法种地、养猪、养鸡、养鱼、种树,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市场上农民提供的产品价格低,有些甚至接近成本。这种状态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在产能大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要淘汰一部分技术相对落后的产能,而不能限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能看到投资多了就砍新技术项目;现在各地都缺电,但同时各地都在上发电项目,对此,要早做调控,不要等到问题完全暴露时再研究对应措施。
主持人:在适度微调宏观经济政策力度的同时,我们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
庄健:通过“双稳健政策”的及时微调和产业政策的配合,使经济继续保持活力。由上述几个方面看,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由过热峰顶向合理水平的转换期。投资需求扩张的势头将明显减缓,在消费需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一旦出口受阻,经济增长率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措施的着力点应做相应调整,对国内需求的主要调控任务已不是继续“削峰”,而是通过“双稳健政策”的及时微调和产业政策的配合,使经济继续保持活力,引导内需在适当的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在继续管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的同时,在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上,应灵活运用信贷规模和利率调控的“松紧搭配”,适度减轻信贷供给从紧力度,充分利用价格型货币工具,使经济主体在价格信号引导下,自主调整投资需求,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出台一些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由于投资和消费之间仍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和失衡现象,应考虑出台一些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如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对城乡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扶贫力度等。
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由于对人民币汇率调整有所期待,上半年出口增长大大超过进口增长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部分外贸企业的套“汇”心理有关,即尽可能赶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多出口、少进口,而升值后多进口、少出口,赚取汇差。从长期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经济增长应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而不是国外需求拉动。政府应在鼓励外贸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的同时,下大力气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环境,消除地区间的贸易保护和障碍,变潜在需求为有效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尽管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仍有一些领域的改革需要加快步伐,如金融体系、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需要加快步伐,而已经出台的有关改革和促进措施(如投资体系、非公经济促进措施)则需要认真加以落实。
主持人:通过上述分析,请您预测下一阶段经济运行趋势。
钱津:今年下半年的经济运行不会出现大的障碍。明年的形势会比今年更好。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稳定的重要的保障。整个十一五期间的经济运行情况会更好于十五期间,绝大多数的人可以树立起这样的信心,相信中国的明天更美丽。在未来的这一阶段,东部、中部、西部会有不同的表现。东部经济将更加繁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继续领先于全国。东部的对外贸易发展将放慢步伐,进入一个较长的调整时期。中部经济正在崛起,发展速度可能在这一阶段从总体上超过东部地区。中部的先进省份如湖南、湖北等可能会有令全国瞩目的发展速度,作出显著成绩,因为在十五期间已有相当的基础积累。西部经济正在逐步地崛起。各个省区都有宏伟的计划在等待落实。若在下一阶段有大批的人才拥入西部,那发展速度一定会有特别突出的起色。
来源:金时网·金融时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热门排行
- 谢亚轩:外资怎么理解“扩大内需”?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去年业绩靓丽 降…
- 一周年之际雄安新区概念重燃 最新…
- 雄安一岁了!新区规划呼之欲出 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
- 2018年国企混改从“怎么混”到“怎…
- 重锤落地 “2+26”城市3月1日起执…
- 雄安概念股再次雄起每次都有“会议…
- 任泽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全…
- IRM高峰论坛专题】王珠林:新时代…
-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21% …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强化能源管理 降…
- 受益供给侧改革 传统产业喜迎业绩…
- 国金策略:春季行情延续 聚焦“施…
- 这四大行业要特别关注!既是去产能…
- 行政去产能或将弱化 水泥产能缩减…
- 低估值周期白马重现布局价值 有望…
- 央媒:谨防新经济“虚火”引燃新产…
- 水泥等行业去产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
- 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1-9月份水泥等…
- 国君策略:拥抱周期消费第五波 战…
- 十九大中蕴含港股投资机会
- 雄安新区建设原则决定选股方向
- 任泽平: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 现金…
- 海通证券姜超: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
- 任泽平:新周期必将经历看不起看不…
- 华泰策略:关注雄安特色小镇建设概…
- 博弈“新周期”:产品涨价主导传统…
- 三季报业绩分化 周期股王者难归?
- 沪指宽幅震荡 水泥行业迎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