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2005年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更新日期: 2005年09月26日 【字体:
    2005年第二季度以后,全社会电力需求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发电能力快速增长,使得2005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较2003、2004年有所缓和。电煤运输问题和价格波动是影响今年电力供给的两大不稳定因素。因此要保证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源效能战略。
 
  一、需求增速放缓,重化工业和生活消费仍为主要拉动力量
 
  2005年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共计5442亿度,同比增长13%,比2003年15.3%和2004年14.8%的增速有所放缓。
 
  一季度钢铁、水泥、有色等主要用电行业增长景气从高位回落,投资增速明显放慢,是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而由于全国气温普遍偏低,生活用电增长较快,对用电增长贡献较大。
 
  二季度至下半年,宏观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慢,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放缓会使钢铁、建材等相关行业景气进一步回落,生活用电因为气温正常而增速放慢,受这些因素影响,电力需求增速也会进一步放缓。预测显示,二季度电力需求为5823亿度,同比增长12.8%,三四季度是用电高峰,电力需求将分别达到6366和6282亿度,增速均明显放缓。2005年全年电力需求为23913亿度,同比增长12.3%,比2004年14.8%的增速下降 2.5个百分点,但与2005年GDP预期增速8%相比,仍然较快,电力弹性系数将达到1.54。
 
  近几年我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电力弹性系数明显提高,与我国经济目前所处的重化工业阶段密切相关。预测分析显示,2005年拉动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是重化工业行业,电力、钢铁、有色、化工、水泥、机械六大行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的49.1%,增长速度快于整体增速,增长贡献达52.1%。但与2004年相比,这些行业用电需求的增长贡献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
 
  在电力需求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生活消费用电增长的影响开始凸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我国生活消费用电平稳快速增长,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比重由1990年的7.5%上升至2001年的12.6%。2002年以后,由于工业用电增长迅猛,生活用电又一定程度上因电力短缺受到抑制,居民用电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长远发展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生活用电水平还很低,增长潜力较大,其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是可以预期的。2005年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例预计将回升至12.1%,对用电总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3%。
 
  二、电力建设加快,电煤供应成为影响电力供给的关键因素
 
    一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电力短缺局面有望好转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2005年我国将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达6500万到7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将形成5.17亿千瓦的总装机容量。整体来看,2005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预计为5000小时,明显低于2004年5350小时和2003年的5250小时,但仍显著高于2002年的4860小时。分季度看,2005年一二季度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略低于2003年同期,但高于2002年同期;三四季度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与2003年同期相比以上分析显示,2005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总体上将有所好转,但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电力短缺局面仍然继续,例如1月份在电力需求旺盛和枯水期水电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下,有21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闸限电现象。预计在三季度用电高峰期,仍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缺电现象,但紧张程度将较去年有所缓解,最大电力缺口将由去年的3500万千瓦缩减至3000万千瓦左右。随着发电能力的不断增长,到四季度,电力短缺的局面将有较大改善。
 
    二 煤炭供需逐渐平衡,煤炭运输和价格是不稳定因素
 
  预测分析显示,2005年我国煤炭需求增速将放缓,全年国内煤炭表观消费量为19.96亿吨,同比增长7.52%,而全年产量预计超过20.5亿吨,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渐缓解并趋于平衡,煤炭库存在2004年的基础上会进一步有所增加,这将为煤炭的稳定供给提供一定的保障。从2005年一季度情况看,由于小煤矿开工不足,煤炭供需存在约4000万缺口,煤炭库存大量消耗,但有数据显示,一季度各主要用煤企业以及港口煤炭库存还略有增多,反映2004年煤炭产出充足,用煤企业在年底大量购进煤炭作为储备,同时煤炭运输有一定改善,使得煤炭库存从煤矿转移至下游用煤行业。2005年铁路、水运和公路的运煤能力都会有一定提高,煤炭运输将进一步改善,但季节性和地域性的运输压力仍然存在。煤炭的运输问题,以及煤价在高位的波动,仍是影响2005年电力供应的两大不稳定因素。
 
  三、电价上涨压力较大
 
  从供需角度看,电价上涨的压力在减小,当前电价上调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发电成本方面。2004年煤炭价格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一路上涨,而电价受政府管制,调整幅度大大落后于煤价。高煤价带来的成本压力挤压了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生产积极性。2005年一季度,电力生产行业的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均出现大幅下滑,电力生产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6.9%,而利润仅为去年同期的49.3%,据估计目前全国有一半的火电厂出现阶段性亏损,电价上调的呼声很高。2004年年底出台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二季度有望得到实施,但时机、幅度和方式都会考虑到当前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电价上调可能带来的连锁影响。
 
  当前煤炭价格相对稳定,一季度煤炭出厂价格涨幅仅在1%~2%之间,一些地区的煤炭市场价格甚至有所回落,考虑到煤炭供需形势的缓和,预计煤价还将维持在目前的高位震荡,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因此,电价上调将使发电企业的效益水平在二季度后有所恢复,但由于煤电价格联动方案规定电力企业仍要承担30%的煤价上涨,2005年电力行业的总体利润率水平仍会略低于2004年。
 
  供电行业得益于去年6月的销售电价上调,目前运行良好,一季度增长景气和效益景气均有较快增长。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电价调整面临着应对发电企业亏损和控制物价上涨,(尤其是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挑战,因此销售电价的调整有可能要小于或滞后于上网电价调整,这一因素将在短期内挤压供电行业的利润。
 
  四、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当前电力行业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电价形成机制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电价不能起到平衡供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剧了电力短缺。电煤价格的矛盾在2004年趋于白热化。一方面,煤电两个行业的体制改革不同步,电力价格由政府决定,落后于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另一方面,电力行业依赖于政府对煤价电价的调控措施,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动力不足,电力发展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和较低效益的传统增长方式。
 
  2005年4月5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等三个文件,对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电价改革方案》进行了细化。这是近年来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新的电价管理办法确定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市场竞争机制,明确了输配电价格的成本决定机制。电价与燃料价格联动机制,与之前单纯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相比,新机制将会更加促进电力行业内部的资源优化和结构调整。
 
  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保证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效战略的必然出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变全社会的能源粗放利用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采用价格杠杆比其他手段效果要好。
 
  (作者:杨建龙,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
 
来源:长城在线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