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中国重化工业之行的能源和环境约束

更新日期: 2005年10月15日 【字体:
 中国重化工业之行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一)

  用不起能源的可能

  文/林伯强

  不可避免的重化工业之行

  中国的重化工业之行始于“大跃进”。受工业化鼓励,重工业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的主导:1985年重工业所占比例就接近55%,尽管1990年降至50%,但在随后的10年间又呈上升趋势,至2000年已达到60%以上,2004年更跃至68%。

  2003年,汽车、铝业、钢铁和水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达到77.8%、88.4%、96.2%和113.4%。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目前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现状。2004年中国消耗的钢铁占世界钢铁消耗总量的27%,消耗的煤炭占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30%,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二分之一。

  城市化是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到2020年 中国人均收入将提高到30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2000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为2490美元,城市化率为62%。按此标准计算,到2020年将有近3亿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 城市化所需的钢材、水泥只能在中国生产,这就需要高耗能的重工业。因此,只要快速转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望不变,中国重工化之行就不可避免。

  能用多久

  但中国重工化之行将受到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就能源约束而言,主要来自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储量和价格。所谓能源储量约束,通俗地说,就是“能用多久”, 长久可靠的能源安全只能是立足于国内储备,只有国内能源的价格和数量才是最终可控的。

  中国的年能源消费在2002至2004年三年时间内增加了40%,其中煤炭增加45%、石油增加33%、天然气增加37%、水电增加30%,预计在2020年之前能源消费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工化的加深。 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和水泥行业,这三大行业的耗煤量在2003年占全国煤耗总量的70%;而电力消费又主要集中在建材、冶金和化工三大行业。重工化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耗国、第一大铁矿石消耗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

  近三年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使能源需求的基数上了一个大台阶,此后即使增幅减小也会造成巨大的绝对增量, 能源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如果经济不减速并且重工化经济发展模式不变,到2015年中国估计需要近30亿吨煤,石油进口依存度可达65%。要实现到2020年GDP翻两番、能源只翻一番的政府发展目标,可能性不大。

  而通过技术进步来摆脱能源困境的设想,因能源的快速消耗和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而大打折扣。对能源储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估计往往过于乐观,估计者常常忘了告诉我们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储备的成本。

  低能源价格政策之后患

  从价格而言,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低劳动力和低资源(能源)成本。 当然,政府从稳定和发展出发也人为地压低了能源价格。

  低能源价格鼓励了重工业的过度发展和能源的过度消费。以近期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为例,2005年上半年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6%,增量有一半左右用于出口。钢铁是高耗能行业,如果能源价格没有充分体现资源稀缺性和环境影响,出口就可能“过度”,若考虑到能源和环保成本,我们很可能做的是赔本生意。过去18个月来全球油价上涨高达80%,这一轮油价上涨之所以尚未在全球引起相应的通货膨胀,中国的廉价产品起了积极的作用。可是这对中国有好处吗?“过度”出口意味着,今天赚回来的,明天要以更高的能源价格和环境治理成本还回去,而且要高得多。

  能源价格没有充分体现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影响之一是近三年重工业增长速度远超预期。影响之二是资源利用不充分、效率低,主要耗能工业的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近一半。 企业在低能源价格引导下投资效率低、耗能高的设备和生产流程,这是合理的经济行为。影响之三是内贸与外贸比例持续下降,外贸不断增大。目前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7%,但增长方式粗放,附加值低,资源(能源)消耗大。

  过去和现在的低能源价格政策会导致今后更高的能源价格。未来几十年里,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矿物燃料仍将占据全球能源需求的85% 。目前中国的年耗煤量为世界煤耗总量的30%,又是第大二石油消费国,而人均能耗还不足世界平均值的50%,大约仅为美国的10%。按照对中国未来十五年的消费量预测,中国不会用完能源,但可能会用不起能源。

  (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主任能源经济学家,本文为作者本人的学术讨论,不代表所在单位的观点和政策意见,本文未完,待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