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特钢废物再利用将投产废矿渣变"绿水泥"

来源: 来源: 半岛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铁矿石投入高炉“百炼成钢”,产出的除了钢材,还有三到四成的矿渣,矿渣堆放污染环境,处理还要“倒贴钱”。青特钢环保搬迁至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后,炼钢排放的矿渣、钢渣不但没有污染环境,还为青特钢实现了“新创收”,甚至带动了下游水泥产业的“革命”。3月25日,记者来到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探访矿渣是如何“变废为宝”的。

  在董家口循环经济区青特钢高炉水渣、钢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环保项目现场,记者见识了该项目的“主角”,来自德国的立磨机。立磨机的“工作性质”类似咖啡机,炼钢产出的矿渣进入后,经过烘干细磨筛选,变成矿渣微粉。其中,1号立磨机主体已经基本完工,有四五层楼高,直径4.6米。2号立磨机的底座已经搭架完毕,配件也已经从德国分批运至现场,有的尚未拆箱。现场工人告诉记者,项目从去年9月开工,今年5月中旬将投产。

  过去,水渣、钢渣是高炉炼铁的主要排放物,大量的矿渣堆积或被用于填路,严重影响环境。钢渣不仅污染环境,还给钢铁厂增加了生产成本。用这两台“咖啡机”似的立磨机,让过去没人要的矿渣成了“宝”。该项目负责人、新加坡技术总监陈保业介绍,矿粉生产项目总投资1.6亿元,两台立磨机就占6000万元。这个项目是目前山东省规模较大、技术和装备水平领先的利废建材生产建设项目。“矿渣磨成粉后,可以取代等量的水泥熟料,配制水泥。”陈保业说,加入矿渣微粉降低了水泥生产的成本,还提高了水泥及混凝土的性能,掺加矿粉还能让水泥生产“减排”,产出“绿色水泥”。“过去生产1吨水泥需要消耗1.6吨石灰石,释放约1吨二氧化碳,掺加矿粉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为0.8吨。”陈保业说。

  陈保业称,青特钢一期工程在投产初期每年炼铁产生的矿渣约为120万吨,如果以每吨利润30元到50元的价格出售,收入是很可观的。

  青钢、海晶等老企业搬迁后,不但生产工艺升级,生产链也更加高效、环保、循环,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不可避免,搬迁至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前,企业大都配有各自的“污水处理系统”。搬迁后,企业处理污水不再“各起炉灶”,而是被纳入统一的“大系统”,进入“大循环”。“企业排放的污水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避免了企业在环境治理上的重复投资,更便于政府和环保部门的监管。”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管委工作人员介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