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为“改革牛”提供硕大平台

来源: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31日

    随着3月28日正式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本,“一带一路”战略呈加速推进之势。我们认为,这一战略将对中国股市“改革牛”引导形成共振格局。为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战略的理解,本报自今日起连续刊发《论“一带一路”与“改革牛”》系列评论。今天刊发的是第一篇。

    近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公布。这一重大战略将显著地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幅员范围,使壮大了的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共舞,必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改革牛”因此而拥有更硕大的运行平台。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会提高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水准,扩大经济合作的规模;其次,会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文化交流,提升合作的深度,从而为中国营造相对宽松自如的外部环境;第三,可以将国内资源与沿线国家资源统筹起来、互动起来,消化和重组过剩产能,优化产能结构,提高地区乃至洲际的整体经济效益。

    应该说,“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升级的产物,也是“发展起来的中国”为世界提供的第一份优质公共品。目前,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正在加紧组建,已有43个国家同意加入到亚投行。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使中国对外合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双边贸易或多边贸易模式,而是升级为相互融通、相互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并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迈进。

    把一体化发展模式搞好了,中国的地缘优势、体制优势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所谓中国只推进经济改革、不肯实施政治改革的说辞就会失去市场;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政治底蕴就会显露出生命力。中国与周边国家实现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发展,必然赢得优化的发展效益、优化的外交关系、优化的国家形象。

    而这些收获,也必将体现在股市上。因为股市不单是经济指标的晴雨表,也是改革进程的晴雨表。当体制改革适合市场需要、促进乃至引导市场前行的时候,投资者的信心就充足,上市公司的价值就会被挖掘并得到认可。我国股市长期缺失独立定价权,其实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没有得到外界一致认同的表现。如果这种融合发展走得好,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感受就会改变,中国经济就不再是“迷雾一团”,而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实料”。笔者预期,通过这种融合发展,合作方对中国的体制特点、优势也会更加认可。这种制度自信的能量是难以估量的,中国股市也必将对此做出积极的反映。

    当然,“一带一路”战略也会面临风险: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不会一帆风顺,域外国家与中国之间、域外国家与域内国家之间、域内国家之间,博弈不可避免,磨合不可缺少;每一个投资项目也会面临投入产出的盘算,有的也会亏损,还有的可能干不下去。但这些风险相对于亚洲国家共同的发展利益而言,都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都应该努力化解而不是放大。因此,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会受到一时的干扰,但不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我们对“一带一路”所搭建的硕大合作发展平台充满信心。

    股市作为价值发现的重要平台,前期对“一带一路”概念股有过挖掘。就具体板块来说,包括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板块,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板块,电力及相关基础设施板块,还包括通讯板块、金融板块、贸易板块等。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巨大,首推高铁装备,其次是核电设备,还会包括船舶制造、大飞机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方面。

    虽然一带一路概念也出现了短期过热的情况,但笔者认为,值得挖掘的题材是广泛和立体的,是可以持续的。对“一带一路”概念股炒作过度透支未来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多元化的资本持有者也在认真研读“一带一路”战略,他们会认知到这是一项长期战略、一项充满挑战的战略。我们应当相信,掌握中国大中型资本集团的人们会做出理性的判断;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这些资本的持有者也将逐步具备大国心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