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出台落实方案 地方供给侧改革加减法

来源: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0日

 最近两个月,地方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密集出台。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已有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重庆、青海等7个省份出台了供给侧改革实施方案,而上海、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政府已经审议通过具体实施方案。
 
    各地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基本都是3-5年的行动计划,大多采取“1+N”模式,即1个总体方案(或实施意见),配套N个专项实施方案。不过,也有一些省份如河北、甘肃、辽宁等先行出台了专项实施方案,大多是针对房地产去库存和企业降成本。
 
    从操作路径来看,地方供给侧改革大多做“加减法”。“减法”的重点放在了煤炭、钢铁去产能和房地产去库存,而“加法”则主要是通过加大基建投资和促进产业升级上。
 
    煤炭钢铁去产能:地方压减力度超预期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部分,去产能率先从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入手早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共识。
 
    今年2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去产能的两大意见,明确要求煤炭、钢铁行业未来3至5年内分别压缩产能5亿吨左右和1亿-1.5亿吨。
 
    随后,多省份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压减的目标。贵州计划用3至5年时间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左右;江苏则提出,到2018年底,分别压减煤炭、钢铁产能700万吨、1255万吨;重庆的目标是2-3年去化煤炭产能近50%,煤炭产能要压减到2000万吨以内。
 
    一些能源大省早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就明确了压减目标,且压减规模更大。比如,山西计划到2020年压减煤炭产能2.58亿吨;河北则提出到2017年,要减产6000万吨钢铁、4000万吨燃煤;内蒙古表示,在3至5年关闭280处煤矿,涉及产能1.2亿吨。
 
    从目前各地提出的具体数量目标来看,地方压减力度似乎超过了国家的要求。以煤炭为例,仅山西和内蒙古退出产能规模就已经占到国家总目标的四分之三,而上述6省份的压减规模已远超5亿吨。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在去产能过程中,也特别重视“僵尸企业”的退出。广东是第一个发布供给侧改革落实方案的省份,该省提出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
 
    房地产去库存:多地明确量化指标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5亿平方米。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很大,因此,各省在供给侧改革实施方案中都将化解房地产库存列为重点。
 
    不少省份确定了房地产去库存的量化指标。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去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6个月以内;江苏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力争控制在14个月内。
 
    重庆则提出,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两年内土地供应规模逐年减少10%,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速控制在3%以内;力争实现农民工及外来人口新增购房100万平方米;通过住房租赁市场及货币化安置去除房地产库存共计500万平方米。
 
    对于去库存的政策,各地都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放宽信贷等政策。比如,贵州提出,实行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应贷尽贷”。
 
    二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比如,广东提出,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收购或长期租赁库存商品房,以公共租赁住房形式出租,成为大型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企业;四川则表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持有的存量房源向社会出租,地方政府可给予一定奖励。
 
    三是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浙江、江苏、四川等省都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今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
 
    此外,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也进一步落实。除了给予资金补助外,多地也提出与公共服务挂钩。比如,江苏指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购买首套住房的,在收入认定、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进城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当地招生入学政策安排其子女就读。
 
    河北日前印发了《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农民工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连续足额缴存6个月(含)以上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补短板:
 
    瞄准基建投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地方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减法”,也在通过“补短板”做“加法”。
 
    多地在实施方案中将“补短板”的重点放在扩大基建投资上,且投资规模超万亿。
 
    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完成软硬基础设施投资1.15万亿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光纤入户、集中式充换电站、城市综合管廊、高速公路、高铁等建设;浙江强调,高标准建设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四大交通走廊。而根据该省“十三五”规划安排,四个交通走廊建设投资超过1万亿元。
 
    “补短板”的另一个重点在于产业升级。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比如,贵州提出,今年要完成技改投资700亿元,而四川则在省级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0亿元,专项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补助。上海提出,力争到2020年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的工业发展格局,使工业规模和比重保持合理区间、工业供给结构显著优化、工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工业供给动力和活力更大释放。
 
    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提到,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核心产业、金融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大产业,力争“十三五”期间七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20年达到2.2万亿元以上;贵州将重点放在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发展目标是规模总量年均增长20%以上。上海表示,要充分发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建立本市各产业园区合作交流机制,更好地促进项目落地和产业布局优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