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来五年地铁运营里程将达900公里

来源: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5日


    9月2日,《北京“十三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未来五年,本市将新建成哪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北京还将建多少条地铁?城市可供休闲的绿地将新增多少?北京的水质是否将有所提升?……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份《规划》里都给出了答案。
 
    “集中力量治理‘大城市病’、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突出百姓的获得感……”这将是“十三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本市重大基础设施将涉及交通、供水、绿色生态、污水垃圾、重点区域、智能服务等领域,包括首次提到高标准建设公交都市,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新机场配套设施,完善冬奥会及世园会基础设施等等。
 
    高标准打造公交都市
 
    轨道运营里程将达900公里
 
    为破解“大城市病”问题,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里被提到尤为重要的位置。按照“十三五”基础设施规划,未来五年北京地铁的运营里程将提高到900公里,核心区的地铁站密度将加大,中心城地铁站750米半径覆盖率将达90%,将加快推进3号线、12号线、中央商务区线、17号线、19号线一期建设,以及首都机场线二期。昌平线南延、房山线南延、8号线四期、7号线二期。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铁建设主要提升功能,解决一些断头的问题,“比如原昌平线只能和13号线进行换乘,每天压力很大。昌平线南延后,未来15号线、10号线、4号线都能换乘。”该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中心城区地铁密度将接近巴黎、东京、纽约等大城市。
 
    除了地铁建设,“十三五”时期北京还将建成连续成网的3200公里自行车道路系统。建设苹果园、北苑北等多个综合交通枢纽,实施中心城长途客运站功能外迁。在打造公交都市的同时,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区域交通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取得重要突破,包括构建区域“四纵四横一环”通道、打造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建成北京新机场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等。
 
    研究推动“海水淡化入京”
 
    再添20个城市公园
 
    生态基础设施也将是未来五年本市的重点建设任务。本市将构建多元供水格局,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能力,包括研究中线扩能方案,还将配合河北省南水北调廊涿干渠东延及北三县供水工程,推进与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连通,实现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和相互调剂。
 
    此外,本市还将研究推动“海水淡化入京”,统筹区域水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化供水格局,多渠道保障水资源供给。
 
    除了水供应建设之外,未来五年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本市将建设森林城市,推进“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建设。目前,已有80个城市公园,“十三五”期间还将新增20个,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
 
    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
 
    在十大主要任务中,高标准建设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也将是北京未来五年一大重点,包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及世园会,以及新城及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将以最高水平、最高标准来建设城市副中心”,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副中心的多项指标都将超越中心城区,如绿色出行率,城区为75%,通州将达到80%,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副中心也将超过中心城区。未来五年,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海绵城市及“近零排放区”。
 
    除了交通、生态、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未来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也将提上日程。“十三五”时期,本市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将超过“百兆入户,千兆入楼”目标,基本实现4G移动通信网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展5G建设示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