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海峡水泥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被生态环境部查处

来源: 来源: 生态环境部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0日

福建泉州海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烟温探测仪上加装电阻器件,致使自动监测烟气流量、排放量减少案列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四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控领域)》,相关内容摘要如下:

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全国继续开展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发现问题线索,坚持追根溯源、深挖细查,持续跟进案件办理进展,确保违法犯罪案件惩处到位,责任人员处理到位。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6个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查处典型案例和1个第三方检测机构伪造比对监测数据查处典型案例,并对天津市武清区生态环境局、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生态环境分局、安徽省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福建省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山东省聊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在办理案件中的突出表现提出表扬。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包括:

五、福建泉州海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烟温探测仪上加装电阻器件,致使自动监测烟气流量、排放量减少案

  【案情简介】

  2021年12月7日,泉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通过福建省生态云污染源监控管理系统发现,福建省海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窑尾烟气烟温于2021年11月18日10点左右出现异常降低,同时各项污染物数据异常。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公司进行现场检查,通过调阅视频监控录像发现,该公司工作人员分别于2021年11月18日和12月6日,对窑尾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上PT-100型烟温仪器进行了操作。经调查证实,11月18日该公司中控室主任曾某发现窑尾烟气烟温出现异常后,擅自指使电工李某在烟温探测仪后端传输线路接线板上加装电阻器件,致使该公司自动监测数据失真,烟气流量变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月6日曾某指使李某拆除该电阻器件。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属于《福建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实施细则》(闽环保监测〔2019〕3号)第十条第(七)项“篡改监测数据,系指利用某种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故意干预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规定的情形。2021年12月10日,泉州市德化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的规定,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022年1月12日,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启示意义】

  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查找涉嫌环境违法的问题线索,综合现场检查和视频监控等,固定违法证据,依法严厉查处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行为,严守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生命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