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水泥王克东: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来源: 来源: 中联水泥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7日

王克东,中国联合水泥副总裁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战略,积极践行“善用资源 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创新经营思路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探索“水泥+”一体化经营业务的发展之路,于2012年在鲁南中联建设了中国联合水泥第一条年产200万吨骨料机制砂石灰石综合利用生产线,成功地实现了产业链延伸和转型升级,既实现石灰石矿山资源的零排放又进一步提升了全产业链的盈利能力,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秉持创新理念,探寻发展动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是降本增效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王克东总是这么强调。在他的带领下,创新成果显著。他和南京凯盛水泥设计院一起对水泥外循环立磨终粉磨工艺及装备的应用研发,世界上第一条水泥外循环立磨终粉磨生产线2014年12月在鲁南中联建成投产,实现水泥粉磨综合电耗为25.9kWh/t,水泥适应性得到改善。该技术填补了国内采用外循环立磨作为水泥终粉磨的技术空白,使得水泥行业水泥立磨粉磨技术水平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组织内部技术人员和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针对分解炉自脱硝系统研究开发,并在徐州中联万吨线实施改造,改造后实现氮氧化物分解炉本体出口浓度降到300mg/m3以下,吨熟料标煤耗94kg,同比降低10kg,在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小于40mg/m3时吨熟料喷氨量减少3kg,吨熟料生产成本降低15元以上,丰富了水泥企业节能减碳和超低排放技术方案和路线。

产研结合,推进核心技术公关

王克东尤其注重产研结合工作,与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开展对中国联合水泥成员企业生料的易磨性、易烧性试验研究,经过不断努力,自2018年来中国联合水泥熟料质量整体提高了2MPa。联合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集团公司2021年原创技术策源地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水泥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大学参与“水泥工业高效粉磨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应用”项目获得通过。其中集团公司第一个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在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正按计划推进。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王克东牵头建立中国联合水泥创新机制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支撑,在中国联合水泥范围内成立7个专业委员会研究指导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路线;制定《中国联合水泥技术创新管理办法》确保创新成果的有效实施落地,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有效激发全员创新热情。截至目前中国联合水泥累计拥有有效专利500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十三五”期间,中国联合水泥共获得中国建材集团技术革新奖618项。获得省部级创新成果14项,成立科技创新平台18个,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4家。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王克东从未止步,看到一项项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一个个项目落地,他感到无比欣慰,“我在水泥行业工作了大半辈子,对他有难言感情,我希望这个行业能越来越好,现在,我对此充满了信心”,他真诚的说到:“我将继续为水泥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