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要为水泥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访全国人大代表、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陈章水

来源: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2日

    对水泥行业来说,去年有两件事值得写入历史,一件事是行业大范围的联合重组,另一件事是水泥作为产能过剩的行业,被列入国家调控的名单。在国务院转发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水泥行业调控的力度和约束性之强,在近几年都未曾有过。由此可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如何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保持水泥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章水认为,除政策引导外,要提高以水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力度,为水泥结构调整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科技支撑。

    “《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除了提出了产业政策导向、对策措施等原则要求外,还就单位电耗、单位热耗、粉尘排放浓度等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作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的副院长,陈章水深切地感受到技术装备水平对一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水泥设计制造水平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沙特、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制造的水泥生产线已经开始服役,并得到了业主的肯定。但在一两项关键技术设备上,我们还受制于人。”陈章水说,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国内的科技人员通过不懈的奋斗,在重大装备设计制造方面已经实现了突破。

    陈章水所指的重大突破,就是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设计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RM4800大型生料立式磨粉磨技术的研究及装备开发”项目。该项目也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高强度水泥绿色制造”项目的一个子项。“HRM4800大型生料立式磨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将使中国的水泥生产线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陈章水说,HRM4800生料立式磨整体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控制简单、易于操作,该装备可替代进口,满足日产5000吨级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要求,对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一些技术指标我们是有所保留的”,其言外之意是,该项目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已经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对技术创新的执著追求不但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赢得了社会效益,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去年全院业务总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38%;利润总额3.8亿元,同比增长142%。”陈章水表示,真正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热情还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善。据记者了解,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的改制工作,自去年9月开始以来进展顺利,得到了上级单位中国建材集团的关注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准备在资本市场上寻求更多的支持,让产业资源与资本结合,更好、更快地推动建材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

    此次来京参加两会,陈章水希望就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一些建议。“以单位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来算,在众多产品中,水泥是单位排放二氧化碳量最多的,我们这些从业者应该肩负起减排这个责任。”陈章水说,在他的考虑中,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第一种方式是寻求一些可以代替熟料的材料,比如钢渣,现在有高校通过碱激活的方式用钢渣来代替部分熟料,这个过程中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也就减少了排放;第二种方式是设备制造企业提供更节能的设备,并使这些设备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第三种方式是提高水泥环境保护标准,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我们把所有功课做足了,水泥行业离低碳、循环、绿色的目标就不远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