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盈利堕入低谷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22日

  从景气高峰快速跌落

  水泥行业景气度下降的征兆从2004年下半年就有所体现。2003年下半年,由于电力紧张导致水泥产能不能完全释放,同时“非典”疫情导致工程施工集中上马,水泥产品供应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水泥价格开始出现攀升。至2004年一季度水泥价格达到历史性高点,水泥生产企业获利丰厚。在利益的驱动下,全国部分地区(主要是华东地区)出现建设水泥生产线的热潮,适逢国家实施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但由于存在滞后效应,故调控的影响并不显著。与此同时,针对水泥行业的投资过热,国家也采取了抑制性措施,但由于多数水泥生产线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故新投资生产线多数只是缓建,并没有停建。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水泥需求的增长速度也随之放缓。与此同时,2003年下半年与2004年初新建的生产线产能释放,而立窑的淘汰速度跟不上新增产能的增长速度,这使得原本就供过于求的水泥产品雪上加霜。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直接导致了水泥价格的下滑。其中,华东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水泥价格从最高点的400多元每吨降至200多元每吨,其他地区水泥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基本上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颓势。行业的亏损是由几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一季度通常是全年水泥产品消费的最低点,水泥产量虽然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由于需求量少,供需矛盾导致水泥价格持续走低。

  二是自2004年起煤炭、电力和运输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煤炭价格持续攀升,对水泥生产企业的不利影响逐季体现出来。由于水泥生产企业缺乏成本转嫁能力,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只能由自身消化,这也直接导致了今年全行业盈利的大幅下滑。

  水泥价格会逐步回升

  进入今年4月份,水泥价格持续下滑的趋势基本停止,价格逐步企稳,325级水泥价格还出现小幅反弹。由于前期水泥价格的持续走低,大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亏损,因此价格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水泥价格的回升一方面源于随着天气的转暖施工量逐步增大,导致水泥季节性需求有所回升;另一方面,由于电力紧张水泥产能不能全部释放,同时小水泥生产企业由于亏损停止生产,为新增水泥产能让出了空间,供需矛盾有所缓和。

  考虑到一季度行业淡季的影响,可以预计,随着施工量的增加,水泥价格还会逐步回升。尽管今年各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资建设明显减少(一季度水泥行业完成投资57亿元,同比下降5.4%,新开工项目68个,同比减少36个),但由于去年上半年受利益驱动建设的多条生产线和下半年建设的部分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水泥产能扩张的速度仍然较快。

  由于水泥产品的产销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水泥产量来分析未来水泥需求的变动趋势。从1987年至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与水泥产量的关系来看,三者的相关性非常显著。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水泥产量增速相关系数0.8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与水泥产量增速相关系数为0.709。可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直接拉动了水泥需求的增长,其变动趋势也直接影响水泥的需求变动。今年4月、5月份国家出台了多条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考虑到政策效应的滞后性,下半年对水泥行业的负面影响才会显现出来。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与国家控制投资的调控政策相悖。可以预计,下半年随着房地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继续放缓,水泥需求的增长仍不乐观,供求矛盾依然突出,这也抑制了水泥价格的反弹高度。因此,总体来看,今年水泥产品的价格仍会在相对低位徘徊。

  此外,煤炭供需紧张的矛盾今年仍然难以缓解,从成本角度看,今年水泥的生产成本维持高位,盈利会出现大幅下降。

  在国内水泥市场低迷之时,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开始加大出口。一季度,全国出口水泥160万吨,同比增长76.1%,出口熟料101万吨,是去年同期的9.2倍。但是考虑到水泥区域性消费品的特点,同时,作为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品,国家也不会对水泥出口有什么优惠措施。相反,出口退税率面临下调的风险。而相对于产量来说,目前的出口量仍然很小,因此,对于改善盈利状况的影响不大。

  成本上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

  水泥价格的低位徘徊和持续攀升的生产成本使得多数小水泥厂濒临破产,也有助于大型水泥生产企业收购销售区域内的小水泥厂并改造成粉磨站,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优胜劣汰的同时,各地方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开始利用行政手段来整合行业。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由于污染性较高成为淘汰的重点。据了解,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了逐步淘汰立窑的行政性措施。比如,浙江省计划2005年底前淘汰50%的立窑产能,到2007年底前立窑全部退出市场。当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将是一个由东至西、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逐步过渡的过程。

  目前水泥行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据英国《国际水泥评论》发布的全球水泥报告显示,2004年全球水泥总消耗量21.6亿吨,其中中国达9.63亿吨,占45%。可见,我国仍然是水泥产品的主要消耗国。根据发达国家水泥消费经验以及我国经济的增长目标,未来10-15年我国水泥行业仍然处于需求的持续增长期。就投资而言,长期可以关注区域市场内的龙头企业。

来源:中国证券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