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效应明显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04日
    二、既要认识当前投资主导型增长的必然性,又要警惕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的不可持续性

  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看,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延续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化水平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地方积极性的增强,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据有关研究,在现代化经济的资本存量中,体现城市化水平的基础设施以及居民住宅约占全社会资本存量的一半以上,这种状况决定了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投资,由此使得城市化正在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作为公共产品,城市化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介入与引导,而我国的情况恰恰是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中坚的作用。虽然改革使其逐渐退出了竞争性领域,但由于城市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性,为政府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舞台。上述两种因素的耦合,使得各地政府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工业比重高、服务业比重低的结构性特点以及完成工业化过程的客观需要,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延续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投资膨胀的趋势依然存在,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无论是用投资效果系数,还是资本生产率来测度投资效率,实证分析的结果都显示,我国的投资效率远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各地方政府人为地控制投资成本以及过度干预,是造成投资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国有企业在即使投资失败仍能获得债务免除等软预算约束情况下纷纷进行过度投资,也是导致投资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其政策建议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将对我国未来5年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需要对我国未来5年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有一个正确判断,对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二是应为“十一五”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为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三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就要以实际行动明确未来5年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当前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当经济运行进入较为正常的状态、经济围绕潜在增长率波动、波动幅度不大、且相应的通货膨胀也比较温和时,宏观调控应注意少用行政性手段或措施,而要多采用市场性手段或措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发展,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因此,一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在尽可能长的时段内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针对经济总量关系变化方向不确定性加大的问题,应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反弹或过度回落两个方面的苗头,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微调措施,防止经济总量出现大的失衡。二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在现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背景下,下一步应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减少行政手段,更好地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二、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作为今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扭转目前消费投资比例失调和经济社会中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设计改革措施

  1.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的事业支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一是提高政府消费性支出,可以直接改变GDP中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增加最终需求,从而促进国民经济中消费与生产、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二是通过增加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消费性支出,可以间接达到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目的,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三是随着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从源头上提高我国劳动力的价格,从根本上改变二元经济的分配格局。

  2.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扩大消费首先应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城乡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增加他们的收入可有效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建立粮食价格补贴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3.完善公共支出政策,刺激消费。居民储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未来养老金发放、医疗卫生和教育成本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目前,造成高额居民储蓄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包括失业、住房、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项开支)增加,为了应付未来的这些不确定性支出,居民减少了即期消费。因此,要改革养老金制度,提高其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扩展社会保障网和医疗卫生保险,明确政府在提供教育经费中的角色,以便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刺激消费的稳定增长。

  4.推进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农民工工资基本上由企业和市场决定,政府可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制性推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等。

  5.抓住时机,理顺资源类和公共事业类商品的价格。总体来说,我国资源类及公共事业类商品的价格偏低,这种扭曲不利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有些地方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在适度区间运行,是理顺资源类和公共事业类商品价格的良好时机。

  三、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应根据经济金融运行实际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注意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效用,特别是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1.考虑通过适当机制引导合理贷款。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在近期内的主要任务为培植内需扩大机制。当前,我国金融结构不平衡,特别是目前债券市场迷失、资本市场面临根本性的股权分置改革、货币政策受到汇率政策的制约,在这样条件下,提高宏观调控的预先性,就要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通过信贷政策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

  2.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形成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存款利率差别定价,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约束资产过度膨胀。要引导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窗口指导”与信贷政策引导,优化信贷期限结构,积极贯彻国务院“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对过热行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助学等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积极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

  3.要探索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内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一要严格短期资本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二要探索新的资本流动渠道,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三要加快外汇市场基础建设,完善现有汇价管理和监测体系,以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课题总负责人:陈佳贵;执行负责人:汪同三;执笔:汪同三李雪松张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