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契机下,地方开发区扩区动作再露苗头。近日,多地相继批复了一批开发区扩区的要求,安徽批复文件显示,获批扩张的开发区最少的扩大1倍,最多的则扩大超20倍。此次的开发区扩张潮对于水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近而带动水泥需求。
从安徽省6月份出台的政策来看,已初步选定32家开发区作为产城一体化试点园区。对于此轮开发区扩区,当地发改委人士表示:“开发区扩区不是为了产城一体化,但它与产城一体化密切相关,它可以起到推进城镇化的作用。”不仅仅是安徽,热衷于扩区的还有中西部多地,四川省政府近日也批复了一批省级开发区的扩区调位。此外,湖南、山西等多地都有类似的动作。
据安徽省政府文件显示,此次集中批复的开发区有潜山经济开发区、太和经济开发区、涡阳工业园区、萧县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共5个,都为省级开发区。其中扩张幅度最小的潜山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0.84平方公里扩大至21.25平方公里;扩张最大的蒙城经济开发区由原来的1.3平方公里扩大至23.79平方公里。这是继2011年前后的一轮开发区扩区热之后,当地兴起的又一轮开发区扩张现象。与上一轮区域振兴战略刺激下的开发区扩张潮不同,此次扩区行为地方更期望推动在城镇化语境下的开发区造城。当地发改系统人士认为,2008年以前还感觉不到当地开发区面积很小,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转移加速,对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国家战略的机遇,当地开始走上了开发区扩张的路子。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随着大量土地指标的下放,安徽曾经历过一次开发区扩张潮,至2011年达到一个顶峰。其间当地大量的开发区升格为省级或国家级,截至2012年数量为中部第一、全国第四。2012年,当地在讨论开发区到底有多大的成长空间时意见不一。现在产业转移的势头减缓,对于园区空间的扩张也还是在限制的,不像几年前项目落得很快,空间需求很大,现在感觉到势头减缓,防止、控制开发区过度扩张。
安徽以开发区产城一体推进城镇化政策的出台,让跃跃欲试的开发区再次看到了希望。“产城一体的政策在开发区肯定是受欢迎的,对于它们是个利好,接下来很多开发区的规划都要调整”,当地发改委专家表示。仅一个月之后,就有一批开发区扩区获批,接下来或将还有一系列开发区的扩张和整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