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2005 中国水泥八大关键词解读

更新日期: 2006年01月09日 【字体:
  2005年中国水泥工业在结构调整的“高调咏叹”和产能潜在过剩、利润下滑的“声声叹息”中走过,其中还夹杂着对扶散费征收及“凝石”现象的热烈讨论。《中国水泥》编辑部把这些声音都“收集”下来,以“关键词”解读的形式邀您一起回顾、检索、品味。 
  
      关键词:并购重组

  回顾:企业的并购成为2005年中国水泥行业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中国水泥》9月号在“拉法基拉开行业强强并购序幕”一文中指出,此举为希望在其他区域市场迅速做大做强的水泥企业集团提供了一个范例。拉法基集团并购瑞安和四川双马之后,Holcim加大增持华新水泥B股,海德堡水泥收购冀东扶风、冀东泾阳的股份,亚泰水泥北上重组哈尔滨水泥厂,金隅集团控股太行水泥……,无论是内企还是外资都在上演着一幕幕并购的好戏。

  点评:在外资企业占领中国水泥市场,加速扩张,获取利润的同时,国内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也意识到整合的重要性,通过扩张、并购重组,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企业间重组、资本重组,使中国水泥行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铺摊子或扩建新生产线已不是“十一五”的重点战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适时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才应是“十一五”的主打战略。

      关键词:扶散费

  回顾:水泥企业对“扶散费”一直意见很大,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应广大会员的要求,中国水泥协会召开了专题座谈会,进行了专题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拜访了政府有关部门,雷前治会长亲自领队参加听证会,力顶再向水泥企业收费。那个本意是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政策,现在却打击了水泥企业发展散装水泥的积极性。《中国水泥》7月号发表言论,大声呼吁“发散之路≠收费之途”,指出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是上策,向企业直接征收“扶散费”来发展散装水泥实为下策。

  点评:在大中型水泥企业发散能力超过70%以上时,若再让水泥企业为这笔专项资金“埋单”的话,就显然不合情理了。协会是企业之家、会员之家,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中国水泥协会在呼吁取消向水泥企业收取“扶散费”的问题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物力奔走相告、大声疾呼,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中国水泥协会的所作所为都值得称道,其在行业中、会员中的威信和地位将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结构调整

  回顾:2005年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成绩明显,新型干法比例继续增长,向“半壁江山”迈进。昔日的立窑大王张怀连拆除立窑,建设起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一拆一建,使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曾学敏女士在《中国水泥》3月号上撰文“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新纪元”指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标志是新型干法对水泥工业的影响,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型干法开始主导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

  点评:结构调整是近年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它已切切实实成为全行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年底前,国务院出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对水泥行业“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做了细致划分,使得结构调整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这也为水泥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健康发展谋划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产业集中度

  回顾:海螺集团所属的铜陵海螺公司2005年熟料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成为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熟料生产基地。海螺集团的扩张之路折射出我国大水泥集团的快速发展,正是他们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排位前十家的大型企业集团,集中度已由2000年的4.4%提高到2005年的13.3%。《中国水泥》2月号“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分析”一文提出,只有积极推进大企业的发展,同时培育公平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才能提高市场绩效,在世界水泥行业中脱颖而出。

  点评:大企业集团抓住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兴建新型干法生产线,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了水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行业存在的技术落后、无序竞争泛滥的问题。对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区域市场的控制力,增强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潜在产能过剩

  回顾:2005年预计水泥产量达10.5亿吨,将再创历史新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钢铁等7个产能过剩的行业,还提到4个潜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水泥名列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迅速,但落后生产能力退出缓慢,使水泥出现产能潜在过剩。受产能集中释放和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全行业利润大幅降低, 2005年与上年同比利润下滑60%左右。针对此类现象,《中国水泥》也多次发表专家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出路与对策。

  点评:产能过剩行业无疑将成为2006年宏观调控的剑锋所指。有人曾这样形容某过热地区水泥行业的情况是“一群小伙子分吃一个包子,还不断有壮汉要挤进来。”为此,已有业内专家就水泥的潜在过剩之忧提醒主管部门,对市场水泥量的需求做出客观的判断,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当下,过剩的警报已拉响,水泥行业到了必须进行“瘦身”的紧要关头了。

      关键词:节能降耗 
  
  回顾:为应对高成本时期带来的压力,水泥企业纷纷投入资金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装备,特别是熟料煅烧、余热发电、高效粉磨设备,在降低热耗、电耗上做了大量工作;还有企业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矿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走循环经济之路。《中国水泥》8月号发表社论“建设节约型社会 水泥工业大有可为”,提出水泥行业应坚持生产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逐步挖掘水泥行业巨大的节约潜力,尽快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

  点评:水泥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同时节能潜力也很大。如果我们的企业坚持采用先进技术,使用节能设备,提高管理水平,能耗就会大大降低。如今节约资源已成为基本国策,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对水泥工业来说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水泥出口

  回顾:水泥出口在历经多年下降和徘徊后,2005年出现了少有的增长势头,其中前三季度累计出口水泥789.5万吨,同比增长78.59%;熟料出口量达710.4万吨,同比增长1124.08%,创历史新高。我国水泥工业正在发挥着自身优势,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际市场。《中国水泥》5月号发表吕桂新的文章“适量出口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需要”,文章指出适量出口是水泥工业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可以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平衡国内市场供求。

  点评: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中国水泥协会3月联合召开了“2005中国水泥出口高层论坛”,就出口税收政策、质量检验、行业自律等问题进行研讨。会后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水泥出口享受退税13%的优惠政策不变。因此,适当出口一些水泥,可使企业在国内市场不景气情况下增加盈利空间,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当然凡事要从两方面看,有专家就提出“要冷静看待我国水泥的出口形势,水泥出口只是一种补充,是权宜之计,不宜做为‘十一五’战略选项”,善意的提醒希望能减少企业出口的盲目性。

      关键词:“凝石”风波

  回顾:经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知名媒体的“热炒”,携21位院士的联名建议推荐,“凝石”这个词一下子被行业内的人士所知晓。不少小水泥厂更是“眼前一亮”,险些被“忽悠”了。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材协会的专家们对“凝石热”的现象进行了冷静思考,发表了“关于凝石技术的基本意见”。《中国水泥》作为专业媒体,及时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就“凝石”技术展开深入的探讨及科学分析,并推出了系列追踪报道,“凝石能替代水泥吗?”、“是是非非话凝石”、“亦真亦假论凝石”、“科学客观析凝石”等专题报道,从科学研究、生产应用、商业炒作等方面,为行业内外如何看待“凝石”问题进行了正确舆论导向。

  点评:“凝石”,这个号称“可用于取代传统水泥且比传统水泥有更广泛的用途”及“代表一代新的建筑胶凝材料,即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代建筑胶凝材料”的产品,真的像它的发明者孙恒虎教授所说的这样神奇吗?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凝石”在长期强度安全性、体积稳定性、环保性、与其他建材的共容性、施工过程中的可控性等最基本的试验数据。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绝不能把尚在“中试”阶段的试验品拿来做商业推广。

来源:《中国水泥》2006年1月刊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