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划出水泥审批红线 人均熟料超1000公斤停批新线
“十二五”期间,人均熟料产能超过1000公斤的省将停止审批新线。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由工信部牵头拟定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的初稿已经形成。而在初稿中,众所关注的停批新线政策似乎比预想中还要严厉。
四省触线
关于部分产能过剩的省停止审批新建水泥生产线的消息早在6月份就被传的沸沸扬扬,而最终以人均拥有熟料产能的量作为审批新线的指标仍然让很多企业出乎意料。
“这个初稿,我们还没有看到,如果真是以这样的标准执行,安徽这样的熟料基地就别指望再批新线了。”一位水泥企业老总这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数字水泥网的统计,2008年人均熟料产能超过1000公斤的省包括安徽、浙江两省。2008年浙江省新干法熟料产能达到6847.9万吨,而该省人口总数为5060万人,人均熟料产能1353公斤;而安徽省2008年新干法产能共7737.6万吨,人口总数为6118万人,人均熟料产能为1265公斤。
然而,这一数字并不能完全体现出“红线”的威力。实际上,2009、2010年全国计划投产新线众多。这一点,从水泥投资增速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从2008年至今,全国水泥投资的月度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40%以上,2009年3月累计水泥投资额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10.45%。2008年全年,全国水泥投资额共计1051亿元,同比增长了60.67%,而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的投资增长率则为67.01%。
根据发改委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到2010年,安徽、山东、江苏、福建、江西、四川将分别新增3000万吨、1000万吨、1000万吨、2000万吨、2000万吨和4000万吨的产能。此后,江西、福建两省的人均水泥产能也将超过1000公斤,突破“红线”限制。
全行业产能过剩的争论
“我们说的产能过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能过剩,而是指产能严重过剩。”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曾如此措辞严厉的评论过目前的水泥行业产能问题。工信部得出上述结论是基于这样一组数字,2008年我国水泥熟料能力利用率69.1%,水泥能力利用率66.7%。部分省份的产能利用率更低,浙江省2009年上半年水泥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3.0%,多年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一个结果却出现了先进产能也开始面临新的过剩。
而对于这样一个全行业产能过剩的结论,一些水泥企业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立窑、小型新型干法线、没有矿山配套的生产线还没有被淘汰出市场竞争的阶段,新建水泥产能依然拥有空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泥企业老总这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少水泥行业从业者认为,目前国内水泥行业的问题不是整体过剩的问题,而是结构失衡的问题。而调整结构的首要任务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如果不通过新建线挤压落后产能的生存空间,结构调整就难以完成。
当然,对于停批新线的新政也有企业表示欢迎。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有限公常务副总裁张剑星就表示,对于部分省区建新线批建的限制刻不容缓,如果国家有决心限制产能,政策的执行就不会有难度。
另据了解,除划定停批红线外,工信部还计划将从资源配备、能耗、从业资质等多方面对新建线进行控制。如:新建水泥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从目前的30%提升至50%,并要求拥有3年以上国内水泥从业经验的企业才能够投资水泥行业,生产线需配备30年开采储备的矿山;并要求除西部及偏远山区外,新建线规模下限从日产4000吨提升至日产5000吨。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中国市值100强:海螺水泥排在小米…
- 投资过10亿元的湖南桃江南方水泥二…
- 海螺水泥: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0…
- 祁连山水泥武山淘汰落后异地重建45…
- 高登榜董事长会见中国建材协会副会…
- 海螺任勇总经理会见中联水泥董事长…
- 塔牌集团600万吨水泥项目一期工程…
- 海螺水泥看"稳"水泥价格 将加大投…
- 中国建材2016净利10.6亿 同比增长3…
- 塔牌:2016年净利4.54亿 同比增长1…
- “两材”重组获得商务部反垄断局批复
- 塔牌集团蕉岭项目一期工程计划2017…
- 海螺以利润118亿分列安徽企业3项指…
- 人民网:山水集团实现扭亏为盈
- 金隅冀东战略重组干部大会隆重召开
- 天山水泥与中材股份签订《股份认购…
- 中信银行助力两材重组 提供500亿授…
- 中建材与中材重组获批 央企合并再…
- 下游需求疲软 华润水泥转型环保业务
- 宋志平: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是改革…
- 李叶青:水泥业供给侧改革的三种途径
- 亚洲水泥公告:首季亏损6270万元人…
- 金隅股份投30亿与冀东进行重组 18…
- 冀东水泥2015年亏超17亿 系上市以…
- 金隅股份与冀东水泥战略重组拉开序幕
- 万年青:量增价减 看好区域水泥价…
- 天瑞水泥:终止收购河南永安水泥100…
- 宋志平:伟大的上市精神
- 乔龙德:中国建材十年改革发展成绩…
- 机构预计海螺2015净利同比下降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