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9家重庆水泥企业上书市政府始末

更新日期: 2009年09月04日 作者: 国建工 来源: 水泥商情网 【字体:

    从6月中旬发出“公开信”,到7月9日展开座谈会,再到7月中旬出台文件宣布对水泥新建项目的新政策,仅仅一个月时间,即完成了从主管领导批示——各主管部门研究落实——再到市政府出台文件这个循环,重庆市政府的反应可谓非常迅速,而出台的措施,也是极为富有实效。可以说,政策一出,重庆的水泥投资将收到立竿见影、嘎然而止的效果,丝毫也不拖泥带水,得到各方广泛好评。

    其实追溯起来,重庆市政府对水泥过度投资、产能过剩早有警惕,“353号文件”即是最好证明之一。在这个文件中指出:“我市水泥工业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出现投资过热的苗头。全市核准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为3800万吨左右,但个别区县仍继续将水泥作为重点招商项目,这将导致我市水泥投资过热,出现产能过剩。二是布局不合理。一小时经济圈内已建、在建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4140万吨,渝东南、渝东北两翼仅1360万吨。

    在对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目标中,文件明确指出:2008―2012年,累计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41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1000万吨以上,全市水泥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85%以上。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提高到70万吨。

    353号文件中,提出了“严格控制新核准建设水泥项目”。其中的“优化区域布局”,更是明确提出“一小时经济圈内,主城9区不再核准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其他14个区县2009年12月31日前暂停核准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以后根据市场需求及全市水泥产能情况确定是否新核准项目”。渝东南、渝东北各区县(自治县)要结合本地市场和资源条件,合理布局新型干法水泥。

    此外,2008年7月,重庆市政府在一个“专题会议既要”中就明确指出:“针对当前我市水泥新建项目发展过快的情况,由市经委牵头会同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水泥产业政策指导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2008年8、9月份,重庆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两个新建水泥项目的请示报告上,明示为规划布局不合理,不宜布点建线。

    2009年1、2月份,重庆市主要领导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三届二次环委会上分别表示:“我市现有水泥企业产能已经过剩,但有的区县还在引进水泥企业。这种只求效益的短视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单是增加二氧化硫排放,破坏了当地环境,也可能拖垮现有水泥企业”。

    从上述事实来看,重庆市政府对于保障水泥产业健康发展,抱有一贯的积极态度,而且有着具体的措施。只不过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个别部门出了偏差。在接到9企业的公开信后,立即着手整改,重申严格执行以往的政策,因此立即令行禁止,效果斐然。

    9企业上书政府留下的思考

    此次重庆9家水泥企业上书政府,虽然由两条新核准生产线引起,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重庆水泥产业过快过度发展的深深忧虑。

    截至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共有水泥生产企业153户,水泥产能为4630万吨,比年初增长15.8%。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能2570万吨,比年初增长33%。同时,截止5月底,全市的在建生产线为24条,拟建的生产线还有17条,如果全部建成投产,仅新增的水泥产能便高达6790万吨。新增的和原有的产能相加,只有3000万人口的重庆市,水泥产能将超过1亿吨!而据预测,到2012年,重庆的水泥消费量仅为5400万吨。即便将现有的2000余万吨落后产能全部淘汰,仍然有数千万吨水泥,不知将来销往何处?

    另外,近期重庆市水泥价格的波动也很能说明问题。重庆市水泥价格自去年8月开始一路走高,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今年3月一度达到了每吨420元。但到6月份,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为每吨370元,环比下降7.5%,同比下降5.13%。究其原因,与新建产能的大量释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目前重庆市水泥产能已经远远超过“适量过剩”的合理范畴,呈“严重过剩”态势,而本地又没有明显和大量的水泥需求刺激,邻近的四川更是产能过剩的典范,价格一跌再跌,使重庆水泥入川销售的空间大大缩小。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重庆市水泥价格下半年将持续下降,而且很可能出现比上半年更猛烈的降价。

    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如果不能严控水泥产能无序增长,其后果必将重蹈浙江水泥的覆辙!而水泥行业众所周知的“浙江现象”,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的审批过于宽松。这是浙江的政府官员、行业协会及企业老板在痛定思痛后的一致认识。

    2000年,浙江的水泥产量不过2300万吨,,新型干法占比仅为10%,到2005年,水泥产量便剧增至1.05亿吨,新型干法占比高达95%以上。浙江水泥在全国水泥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的全行业严重萎靡。2002年,浙江水泥行业吨均利润为37元,到2005年,吨均利润只有为1.1元,创造了全国水泥行业之最。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浙江水泥企业不得不实行在全国水泥行业罕见的“限产保价”,2007年全省水泥企业平均停窑为58天,2008年为75天,今年上半年也已经有30天之多。浙江因此成为全国水泥行业“投资过热,核准过度,产能过剩,行业特困”的一个负面典型。

    与浙江不同的是,无论是重庆市政府、行业协会,还是水泥企业,都较早的对行业健康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在水泥投资正当火热之时,及时发出了警示,并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9企业上书,不过是在重庆已经开始的对水泥投资控制中,加入了一段插曲而已。

    笔者想起一段并不久远的往事:2008年9月17日,98家浙江水泥企业集体上书浙江省政府,联合抵制海螺水泥上马建德二期4000t/d 生产线,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浙江扩充产能,当时在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据媒体报道,此次集体上书,背后有浙江水泥协会和“南方水泥”的推手。但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对此的回应却是:目前浙江省水泥行业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超过96%,现有的生产线大多数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此很难进行调控。而对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政府也不宜干预。

    浙江水泥企业集体上书后不到一个月的10月10日,浙江省经贸委便以浙经贸资源〔2008〕547号文件的形式,向建德市经发局转发了《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4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二线技改工程节能评估报告审核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该项目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相关产业政策,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产业布局相符合,采用新型干法工艺,并配套建设余热发电和垃圾焚烧等节能项目,能源利用效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从而正式批准了该项目的建设。2009年8月8日,该生产线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浙江省、杭州市和建德市的相关领导参加了这个开工仪式。

    不仅如此,2008年12月23日和28日,南方水泥浙江虎山集团在江山县的5000t/d生产线、浙江桐庐红狮水泥公司在桐庐县的5000t/d生产线分别点火投产,又为浙江增加了400万吨产能,使浙江水泥市场雪上加霜。

    笔者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制止水泥投资乱像,政府责任重于泰山”的文章,痛陈一些地方政府在水泥投资项目上,只顾眼前利益,不管行业规划与布局,盲目引进水泥项目,是导致水泥过剩的主要原因。而浙江水泥之所以成为行业的反面典型,政府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9企业上书,笔者看到的是一个清醒和负责任的重庆市政府,有这样的政府,重庆水泥的健康发展就大有希望。如果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像重庆市政府这样,则中国水泥产业必然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