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浙江水泥全行业亏损真相调查

更新日期: 2009年09月15日 作者: 孙丽娜 来源: 市场导报 【字体:

    “两次‘上书’,背后的问题是同一个:浙江水泥的产能已经饱和。”业内人士介绍,短期的停窑限产并不能根本性解决低价竞销的局面。

    浙江省水泥协会两次呼吁,水泥是高能耗产业,不可再盲目建设新的水泥生产线,这将严重影响浙江全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他们建议浙江省政府采取果断行政措施,停止一切水泥生产线建设,做到水泥、熟料产能的零增长。同时,加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依法淘汰落后生产企业,控制水泥总量,净化水泥市场。

    浙江省发改委曾回应,浙江省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主要是2004年以前审批过于宽松造成的,将按照国家有关水泥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妥善处理浙江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逐步限制和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厂,对新项目的审批严格把关。

    但同时省内现有的生产线大多数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此很难进行调控。而对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政府也不宜干预。

    此后,省发改委曾希望对行业企业进行引导,在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的长兴、常山、建德建设三大水泥生产基地,在没有石灰石资源的温州、台州等消费地建设粉磨站,将电厂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最终形成布局合理、有序开发的局面。

    然不仅浙江,乃至全国的过剩形势并未有好转。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点评批评水泥行业“盲目扩张”,9月6日,工信部下发了 《水泥行业准入条件 (征求意见稿)》,对水泥行业准入设置了高门槛。

    而在此前的6月底,浙江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浙江省水泥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意见的通知,暂停审批新上水泥项目。

    有准备复苏 亟待行业“凝固”的化学反应

    在最新一轮的浙江水泥涨价中,不再是南方水泥的“独角戏”而孤单落幕。这一次,海螺、红狮和红火等都参与合作配合,而江苏、上海、浙江三地也价格联动,竞合中,浙江水泥正期待复苏。

    目前,浙江水泥主要有四方力量,南方水泥、红狮水泥、海螺水泥以及其他中小水泥企业。南方水泥通过联合重组控制了浙西南、浙北和浙中的骨干企业,在省内的市场份额达到60-70%,成为最大的水泥厂商。红狮水泥引高盛入股,占据浙中沿江一线,水泥产量位居第二。海螺水泥则坐镇建德,虽然水泥产量不高,但其布局沿江沿海,并倚靠其国内市场的整体优势,实力不容小觑。而中小水泥企业,则利用自己“小、快、灵”的特点游走市场,与各方苦苦周旋。

    在企业看来,要想改变利润率低的现状,行业内必须要有领头羊。姚季鑫说,浙江有很多狼,但是浙江没有虎,浙江有很多群鱼,但是浙江没有龙。他认为当行业发展高潮过去之后,浙江各水泥企业间的实力依然旗鼓相当,“谁也不能吃掉谁,谁也不能打垮谁”,整个市场进入一个“低成本,低价格,零让利,我打死你,你打死我”的竞争僵持阶段,这是导致“浙江现象”的真正原因。“要有一个龙虎巨头将我们‘捞出’水生火热。”

    中国建材集团南方水泥公司扮演了救世的角色。

    2007年8月,中国建材集团成立南方水泥公司,开始了以江浙为中心的市场重组整合。先是与光宇集团就浙江水泥有限公司省内股权转让签约,再是与尖峰合作;后又收纳立虎山水泥等多家民营水泥企业。又历时9个月终将浙江最大的水泥企业三狮集团揽入怀中,不仅占据了浙江水泥行业的主动,更一举超越海螺,成为国内水泥制造行业的“新老大”。

    “现在浙江省的水泥价格基本上已经能由南方水泥控制了。”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虎山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剑星说,一向被称为国内水泥市场“锅底”的浙江省有望借南方水泥的整合走出低谷。

    姚季鑫在2008年出席第二届水泥浙商大会时曾感慨万千,“就在几年前水泥和钢铁价格比例是1:10,现如今浙江的水泥价格只有钢铁价格的1:25;2000年初煤炭几乎与水泥等价,如今也已经突破千元大关,而现在的水泥价格甚至比1993年还要便宜。”

    获得定价权,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南方水泥将在集中采购设备、原料、耗材方面向整合要效益,还将以南方水泥管理委员会为纽带,协调旗下水泥企业的定价行为。”张剑星说,他们每半个月就会开一次价格碰头会,协调定价,共同托高辖区内水泥价格。

    而红狮、海螺等的共同参与更增加了区域内定价权的掌控。“至少要让价格的降幅超过成本的上涨,这样不至于一再亏损。”某水泥企业老总如是说。

    章小华也认为,当形成一定的规模,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加强公司内部的协同、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协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面对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他表示:“外部压力也可以转变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通过困难的洗礼,企业将变得更加强大。”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