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2010年水泥行业主旋律:调整结构 节能减排

更新日期: 2010年03月30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蒋明麟:变压力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动力

    能源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而这两者都与高碳排放有密切的关系:碳密集的能源结构和生产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导致全球的能源消费日益增长、能源供应日益紧张,最终的结果将是社会不能持续发展;而高碳的排放,则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越来越威胁到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面对这些危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点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走低碳发展之路,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等高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碳排放为度量的人类经济活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清洁能源结构,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各国纷纷提出用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把发展低碳经济看作是缓解当前经济危机和今后长期发展、实现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经济基础薄弱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面临长期和艰苦的发展任务。我们需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积极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1.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一方面,提高立法层次,以法律规范形式明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另一方面,将规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2.研究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推动企业自愿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把“碳排放”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使企业能够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2008年8月成立的北京环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为我国环境类权益提供了市场交易平台,推进了环境权益交易的市场化进程。

    3.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在努力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鼓励节能新技术研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完善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配套鼓励政策,实现多能互补,扩大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从而减少碳排放。

    4.建立有效的低碳技术开发和转让制度。应当抓紧研究和建立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和转让的政府引导资金;加强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引进和消化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新技术。

    5.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形成排放检测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考核体系和相应的奖惩体系。适时颁布环境会计准则体系。除此之外,政府应加强金融、税收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加强和完善国际合作机制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建材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也是消耗资源能源大的工业领域六大耗能产业之一,同时又是排放温室气体的大户。当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建材产业产能和产量的高速增长。在产业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情况下,导致某些建材产品如水泥、平板玻璃出现了产能过剩。因此,如何使建材产业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变压力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动力,在于我们认真分析建材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着重在总量控制、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5个方面,确实针对建材产业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建材产业应成为资源能源消耗少、温室气体排放小、与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产业,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探索有力的途径,为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40%~45%贡献力量。我相信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