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2010年水泥行业主旋律:调整结构 节能减排

更新日期: 2010年03月30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雷前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战略重组刻不容缓

    编者按 在日前召开的重庆水泥协会年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畅谈了重庆水泥的发展情况。目前,重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成果辉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展望未来,市场整合和战略重组任重道远。雷前治还对未来水泥市场提出了6点意见:1.控制总量;2.淘汰落后要坚定不移;3.加快战略重组;4.加强市场整合;5.谋求技术进步,降低成本;6.研究低碳经济下的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报记者孙阳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如下。

    结构调整成果辉煌

    重庆市的水泥行业,无论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是技术结构、规模结构等,都取得了很大成果。首先,重庆新型干法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速度在全国也少见,今年新投产的新型干法总量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其次,大企业迅速进入重庆,比如海螺、冀东、华新、台泥等;最后,淘汰落后,水到渠成。多数落后产能的企业觉悟很高,表示只要政策到位,将立即关闭淘汰。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第一,生产集中度偏低。目前,重庆企业的规模都不太大,任何一家企业想要对重庆市场的价格起主导作用,都还不具备实力。因此,重庆水泥市场还处在“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今年将面临具备3000万吨产能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投产。去年建成投产的1200万吨新型干法线今年要集中释放,这样产能无休止的集中释放,打破了水泥市场需求增长的规律,将对重庆市场造成冲击。水泥市场需求增长是一条曲线,而水泥集中释放成为一条直线,许多新投产的企业为了能获得合理的自己想要的市场份额,价格战在所难免。

    第三,重庆去年消费水泥达到3660万吨,重庆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1吨以上,这已经在高位运转,要指望重庆市场消费总量有较大增长,可能是天方夜谭。因为日本人均消费最高峰时是700千克;美国是520千克;德国比较高一点,最高峰时将近800千克;西方国家最高的是西班牙,前2年也才1吨多一点。

    市场整合和战略重组任重道远

    第一,重庆水泥要寻求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重庆的中小企业、立窑企业怎么办?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我们要有自己的市场定位。从整个区域来讲,到今年年末,重庆已经有5000万吨~6000万吨的新型干法总量,总量大了,对水泥行业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控制水泥发展总量刻不容缓,因此,重庆市政府或行业协会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水泥发展总量。

    第二,淘汰落后要坚定不移。国家的政策(国发[2009]38号文件、国发[2010]7号文件)非常明确,立窑企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其中涉及的淘汰3米及以下的立窑和磨机,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非常坚决果断的措施。根据全国水泥许可证管理部门统计的产量,全国立窑总产量不过三四亿吨,重庆也不过2000万吨,比重不算太大,淘汰的任务也不是太重,希望落后产能的企业要早作打算早主动,越往后拖就越被动。

    第三,战略重组要开始酝酿。不要搞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拉郎配”,希望政府将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结合起来,加强企业间的战略重组。当年的渤海水泥和长江水泥是江苏最好的两家企业,拉在一起未搞成;河北的冀东水泥和邯郸水泥也未搞成。据了解,企业都有上、中、下3种策略,即上策,保持企业独立性;中策,加入企业集团;下策,卖掉企业。任何企业、任何产业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大、中、小的结合。所谓战略重组,就是要让企业形成一个合理的规模结构,前两三名的产能占市场份额的50%以上,还有一批小企业能占到20%~30%或30%~50%。而中小企业,要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特别是在低碳经济形势下的夹缝中求生存,在现实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在夹缝中找到合理的位置,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因此必须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重庆本土企业可以考虑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寻找替代燃料等出路,这也是将来水泥工业发展的道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