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 暂无资料

中国建材挺进西南 区域重组升级

更新日期: 2011年12月21日 来源: 经济观察网 【字体:
摘要:中国建材此前以区域战略为目标的重组,对象基本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未来十年将是中国产业重组的黄金时期,公司将着手和大企业进行重组合作。

    中国水泥行业最后一个缺少龙头企业的区域——西南地区,正随着央企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3323.HK,下称“中国建材”)总投资约500亿元的联合重组而格局生变。

    12月15日,中国建材重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三省一市多家水泥企业所组建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成都揭牌成立,其目标是明年年底前完成约100家目标公司的重组,将水泥产能提高到1亿吨以上,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20%~25%,成为区域内最大的专业水泥公司。

    至此,中国建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水泥产业战略布局基本完成。此前该公司已在淮海经济区、东南经济区及东北地区开展了规模庞大的联合重组,迅速成为所在区域的优势企业,公司水泥总产能随之跃居全球首位。

    不过,中国建材的重组步伐不会停止,重组的对象也将发生变化。该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对本报表示,中国建材此前以区域战略为目标的重组,对象基本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未来十年将是中国产业重组的黄金时期,公司将着手和大企业进行重组合作。

    挺进西南

    中国建材又一次抓住了全球经济转冷和区域市场低迷的重组时机,在西南水泥市场迅速出手。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酝酿和调研,今年年中,中国建材决定进军西南水泥市场,以联合重组的方式迅速形成规模优势。这和该公司2007年9月在上海组建南方水泥时的背景有很多相似之处:所在区域的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集中度低,企业因竞争激烈而效益惨淡,且均面临着国外经济恶化和国内增长放缓的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西南地区已建成的水泥产能有3.7亿吨,在建和拟建产能约有1亿吨。而2010年西南区域的水泥消费量约3.1亿吨,仅新型干法水泥供给就已超出市场需求。在市场格局上,据数字水泥网统计,截至2010年底,前十大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仅占整个西南市场的34.85%,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其他五大区域,还未形成区域领袖企业。

    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导致水泥价格一路走低。西南地区的水泥价格从2010年年初的450~500元/吨左右,跌至目前的约190~200元/吨,接近浙江2006、2007年的水平,处于全国水泥价格洼地。近期全国水泥的平均价格约为320~360元/吨。

    据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介绍,今年西南地区尽管水泥市场需求增长达到了两位数,但由于无序竞争,每吨水泥的平均利润下降了近10%。当地一家水泥企业的高层告诉本报,其所在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

    对中国建材而言,重组西南水泥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在行业低迷时进入,成本较低,当地企业也有这方面的诉求。而在市场行情看好、行业盈利较多时,企业参与重组的意愿并不强烈。“我们的重组恰逢其时。如果早来,当地还没有建这么多水泥厂;如果晚来,这些企业可能会被别人重组。”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说。

    事实上,中国建材锁定西南市场时,其他已在当地有所布局的大型水泥企业,如海螺水泥、拉法基、台泥、华润等,也有意通过并购进一步扩大规模,其对潜在重组对象的开价也水涨船高。

    一位将大部分股权转让给了西南水泥的企业高层透露,外资拉法基和地方国企海螺水泥都曾与其接触,希望进行重组,开出的价格较高,但它们只愿意并购优质资产,收购程序也十分严格。中国建材的报价尽管不是最高,但态度最为诚恳,且愿意接收一些非优质企业,对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暂时缺少土地证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况,也较为包容。

    再加上看中中国建材央企身份的吸引力和该公司此前对水泥行业联合重组的经验,上述高层最终下定决心与中国建材合作,将所在企业纳入西南水泥的阵营。

    今年以来,西南水泥已重组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三省一市的多家水泥企业,其中包括当地的龙头企业,如重庆科华集团、四川利森水泥集团等。目前西南水泥的产能约为5000万吨,预计年底前可达7000万吨。

    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表示,公司在西南地区锁定的目标水泥企业约为100家,预计明年年底完成联合重组工作,届时西南水泥产能将超过1亿吨,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25%左右。

    重组升级

    此次大举进入的西南地区,是中国建材继淮海经济区、东南经济区及东北地区后,选定的第四个水泥战略区域。依托在上述四个区域分别组建的西南水泥、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和北方水泥,中国建材展开大规模联合重组,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

    实施对西南地区的联合重组后,中国建材在全国水泥市场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全国各主要区域也各自拥有了占有优势地位的大型水泥企业。

    业界预期,中国建材短期之内不会在四大战略区域以外的地区实施新一轮大规模重组,这是因为在西北地区,中材集团和海螺水泥已形成优势,市场容量较为有限,而在京津地区,北京金隅和冀东水泥已占有主导地位,不会轻易展开重组。

    中国建材是央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的核心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2006年3月在香港上市。上市以来,其主营的水泥、轻质建材、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服务四大业务获得迅猛增长。尤其是在水泥业务上,中国建材最近几年联合重组了国内250余家水泥企业,水泥产能从2006年初的1100万吨快速增加到今年年底的2.5亿吨。

    据了解,中国建材“十二五”时期水泥业务的发展目标是产能3亿吨,这一目标有望于2012年底提前实现。该公司未来的总目标是水泥产能达到全国总产能的25%~30%,目前其占比约为12%。

    中国建材此前联合重组的250余家水泥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规模企业,涵盖多种所有制。这些重组的思路是实施“大水泥”区域化发展战略,将同一地区众多中小企业通过重组和整合,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型企业。

    在中国建材等大型企业的带动和协同下,中国水泥行业长期存在的无序竞争局面有所改观,通过节能减排、限产保价等措施,行业效益获得明显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747亿元,增长1.3倍,预计全年利润将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明显高于水泥产量12%左右的增幅。

    水泥业利润的快速增长,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大企业对市场的协同合作,特别是抑制产能密切相关。例如在水泥大省浙江,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联合海螺水泥、红狮集团、红火集团、江山虎集团等水泥大企业开展节能限产,推动水泥价格逐步实现价值回归。今年浙江水泥行业已节能限产5次,在抑制供应的情况下,水泥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根据11月9日发布的《水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水泥业将大力推进兼并重组。力争到2015年,行业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在35%以上。有关部门正在不断支持行业内的大企业集团进行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区域水泥集团。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大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将拉开帷幕。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认为,中国绝大多数产业都在进入饱和市场时代,未来企业的发展不能像过去那样依靠建新线、圈地皮、盖房子、买设备,而是要推进重组。

    他表示,从发展规律来看,今后的重组会在大企业之间,或者大中企业之间进行。在完成西南水泥的联合重组后,中国建材将着手和大企业进行重组合作。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