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适应7%到8%的增长速度
7月初,最新PMI发布后,网友的疑问在增多。当下的我国经济是在企稳回升,还是已经开始出现通缩苗头?为此,中国经济网邀请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和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全方位探讨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紧张是因为习惯了高速度,今年不具备通缩条件”
6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也更逼近50%的荣枯分界点。对此,王一鸣和王小广两位专家都认为,今年不具备通缩条件。
“长期来看,我国价格上升的压力依然很大,主要是我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不可逆转的。随着下半年农产品生长环境的变化,价格可能还会重新上升。”王一鸣说。
不必忧虑,更不必恐慌,因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基本面良好。王一广继续分析说,“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还是一枝独秀。”但他补充认为,“我们不可能再回到两位数的增长了,因为潜在增长能力下降了”。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适应当前的增长速度。“发展靠速度,但是发达不是靠速度,而是靠你的竞争力。”王一鸣说。
“从用电量判断硬着陆不合理,增速调到7%也正常”
PMI是先行指标,GDP在有些人看来是比较粗线条的数据,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的放贷量这3个指标可以视为经济的晴雨表。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上月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我国今年前5个月,电力需求出现明显回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8%,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为近几年来较低水平。
对此,王一鸣认为,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当经济收缩的时候,消费类产品下降的幅度要小,投资类产品下降要大,比如水泥、钢材、玻璃等,这些东西都是高耗电的,它们的下降幅度大,用电量的下降幅度就会大。“所以不能马上就直观推断我们经济的下降幅度,实际的经济下降幅度可能不如用电量下降幅度这么大。”王一鸣说。
有国外金融机构担心我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对于这个观点,王一鸣反驳说,“中国不可能硬着陆,因为它不存在短时间的急剧下降。”
王小广认为,“当前只是宏观经济波动到较低位置,谈不上硬着陆。不‘保八’不代表中国经济就要垮了,即使调到7%,也是可以的”。
“首要问题是把经济稳住,建议给政府降压”
分析完PMI这个经济先行指标和用电量这个实在数据,两位专家也在节目中表达了自己对目前经济大势的看法。
王一鸣认为,从一些基本条件来看,中国经济还有保持8%的条件,有抗击风险的能力。比如,资金来源,国内储蓄率比较高,银行有抗风险能力;存准率很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财政增速也比较多。“我们要越过这个恐慌的时期,要习惯7%到8%的增长。”
王小广也呼吁,给政府降压,给社会降压,给自己降压,“中国经济在慢慢形成一些共识,不管是政府还是我们的专家或企业家都要形成一个共识,就是接受这个增长速度调整的变化,不能像1998年和2009年那样的保8思维了”。
针对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认为“每次在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中国都会选择后者”,王一鸣说,“现在中国选择稳增长没错,我们就是要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如果速度下降过多、过低了,也不利于调结构。”
“新刺激是媒体炒作,目前不存在降息周期”
近几个月来,针对主要经济数据增速放慢,旨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各项预调微调措施也在密集出台。王一鸣解释说,“事实上现在没有什么新的刺激计划,这都是媒体过度炒作。”
有学者猜想新一轮的降息周期会持续多久。王小广认为,“首先不存在降息周期,今年是一个微调。现在CPI下降,给了降息空间,但再降息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到0.25%,欧盟到0.5%,这基本是零利率。我国的利率2%到3%就基本上是零利率。”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百姓该如何投资理财?”“现在是抄底时刻吗?”这些与百姓最贴近的问题,两位专家也在节目中给出了建议。
王小广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百姓最好是不要想太多投资,那样反而会被投资忽悠,最好就是好好工作,去消费。”王一鸣认为,“现在价格是比较低的,股市也在走低,楼市价格回稳,这种情况下对投资来说,就要看你的战略性判断。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也许是个投资机会。关键是你怎么判断,你对中国经济有没有信心,对中国股市有没有信心。”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