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平台整理期”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稳增长”,更要“稳政策”、“稳预期”。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深入分析主导本轮经济减速的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将有助于我们真正找到稳增长、稳政策和稳预期的药方。
我们很容易把眼下情形与2008年相比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两轮较为显著的减速:一次是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一次是2011年三季度至今。不过,两轮减速的动因有着本质的不同。
尽管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创下三年来最低的7.6%,但与上一轮减速相比,本轮下行周期的幅度和速度都相对缓和。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经济增长出现急速下行,GDP季度环比折年率从2008年二季度的10.3%一路下滑至四季度的4.0%。这主要是由于外需“断崖式下跌”,出口同比从2007年7月的34.2%降至2009年5月的-26.5%的历史谷底。然而,今年上半年的净出口要好于预期,经济下行速度和幅度都不算大,随着国家刺激性政策集中发力,中国经济在三季度“软着陆”可期。
如果说上一轮减速最主要的是外部冲击,那么本轮减速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条件、中长期结构性因素以及宏观大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
首先是全球增长格局的演变。目前,全球外部不平衡逆转、分工体系格局日趋稳定、国际市场容量逐步界定、劳动和资源成本上升、逆周期的贸易政策盛行。在这五大因素的影响下,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和主要源泉难以维持,并将步入递减区域。
其次是中国的“人口红利”趋于衰减,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提升,整体经济进入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这样一来,工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来越薄,资本回报率将持续下降,出口驱动的增长红利会进一步减少。
最后是“资源红利”衰减后面临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特有的“过度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可持续发展的上限。所谓上限,就是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容量约束、气候变化约束。多年来,廉价的自然资源价格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也造成了高能耗、高污染现象。由于资源本身具有难以再生的特性,以及“降耗减排”政策的实施,粗放型增长正在受到遏制。
因此,供给面和需求面的趋势性变化已经使潜在增长水平下移,中国经济正面临由“超高增长”到“次高增长”甚至“中速增长”的长期拐点,整体进入“平台整理期”。
短期内,可以通过逆周期操作把经济增速稳住;但长期看,应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到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来,靠内生力量启动新的增长循环。要通过加快要素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转变。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