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工具效果递减 下半年期待政策创新
8月3日至4日,央行2012年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今年下半年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央行或“纠结”预调微调
进入二季度,宏观经济并未“反弹”,而是进一步放缓,GDP、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中采PMI指数明显下滑,通货膨胀进入2%~3%区间,央行年内两次降准、降息,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
但流动性的缰绳并不能说放就放。6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3.6%,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4.7%,较2009年刺激经济时期动辄20%以上的M2增速要低不少,但存量部分与其他国家经济体相比仍然庞大,而过度的流动性被认为是造成上一轮通货膨胀的直接“推手”。
“稳增长”和“防通胀”,央行在近期的报告中屡次将前者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但无奈的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正在递减。
中国银行分析人士认为,经过今年的两次降准、降息,经济基本面没有太大转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不太好,而微观层面更差,二季度一些企业经营状况很艰难。”
“货币层面央行可能不想放得太开,但又希望有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希望银行让一部分利出来。但现在贷款在供需层面失衡,经济处于不好的周期下,银行想放款的客户可能不需要贷款,而银行的坏账率存在潜在上升的风险,放贷比较保守。”农业银行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将货币比喻为水的流动,央行货币政策只能保持一定的水量,但在引导水的流向方面还是缺乏效果。”
在2012年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再次强调,下半年要继续加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发挥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改进和完善信贷政策,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与上周央行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相关表述如出一辙,“因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下半年大家更期待一些财政措施,如结构性减税和刺激政策,但在十八大召开以前,大的政策变化也不会出来,央行屡次强调"预调微调",可能央行也还没想好,比较纠结。”上述北京地区分析人士称。
下半年期待政策创新
2012年央行分支行行长会议,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并称,“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系统性风险与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有很大关系,企业的需求下降、销售不畅、盈利减少导致投资和生产受到影响,也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形成威胁。”分析人士认为,区域性风险则与系统性风险密切相关,如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发生的中小企业跑路、倒闭现象。在全球经济疲软,需求萎缩时,一些制造企业又受到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上升的挤压,在其本身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特征下,形成了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而在上周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在下阶段政策思路的表述中,也首次增加并强调“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防范实体经济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正规金融体系外的各类融资活动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巴克莱资本认为,中国央行对全球经济及国内通胀风险的观点已有明显改变。除政治及经济对其他政策实施时的限制,第三季度将迎来货币宽松。
“要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必须把GDP增速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我们认为今年的GDP潜在增长率在8%左右,这是一个适度的水平。”该分析人士表示。
目前,机构对7月份信贷增长规模的预计普遍在6000亿~7000亿之间,比起增量控制更重要的是,央行传达了希望能调整信贷结构的信息,如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并列举了重点支持的行业。
但问题是,除了降准和降息,央行的货币宽松工具难有新意,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其刺激经济的效果有限。但央行在上半年放宽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以及扩大人民币中间价波幅等举动,则释放了另外一种积极的市场化改革信号。
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时点上能看到的政策工具非常有限,央行在上半年的两次降息和扩大存贷款浮动区间,还是比较激进的。“下半年是否还有其他的创新举措出来,市场也很期待。”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