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见底将延后 通胀回升成共识
7月经济数据倒逼“稳增长”提速
一边是CPI创30个月新低利好消息提振,一边是PPI、工业增加值等核心经济指标数据低预期回落。上证指数在尴尬中蹒跚而行。上周先行指标PMI在淡季不淡时,曾透露些许经济企稳信号。但细品7月经济数据,难免有些苦涩。经济何时见底?未来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到底有多大?
多项数据下滑 经济见底将延后
三季度的第一个月,作为判断经济是否企稳的核心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速再创新低,使得之前市场对经济见底企稳的判断并未成立,经济仍处于衰退中。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经济仍处于筑底过程中,企稳有待政策发力,尤其是在财政政策上。“当前经济处在关键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范建军表示,经济仍在筑底过程中,经济企稳仍待8、9月份经济数据验证。现在政策力度还是不够,尤其是在财政政策上。有分析师表示,7月工业增加值9.2%,照此推算GDP增长只有7%。目前经济处在衰退的过程中,前期政策正逐渐释放能量,经济三季度正在筑底,四季度有望回升。
从数据来看,PPI同比下降2.9%,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PPI持续下行表明产能过剩、国内的有效需求仍然处于疲弱的状态,同时,也反映出目前企业的盈利水平处于不断下滑的过程中。这也拖累了工业增加值上涨,7月工业增加值9.2%,较6月的9.5%进一步下滑。低于之前市场预期的9.6%增速,为2011年7月以来新低。其中钢铁、有色金属等重工业继续遭受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和严重的利润率压缩。进出口数据双双下跌,7月出口增速由6月的11.3%降至1%;进口增长4.7%;贸易顺差251.5亿美元,收窄16.8%。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与6月份持平,同比上涨20.4%,但环比增速从6月的1.7%略有下滑至1.4%。
虽然7月经济数据普遍无惊喜,实现V形的反弹动能正逐步减弱,底部徘徊的可能性拉长。不过,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酝酿,比如工业增加值,同比虽低于市场预期,但环比降幅收窄,显露企稳迹象。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4~7月环比增长0.37%、0.9%、0.76%、0.66%。另外,7月发电量出现回升,同比、环比均上涨2.1%,按照电监会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下半年同比增速可达11.6%。用电量数据也为工业增加值企稳提供了动力。比如固定投资、制造业投资出现反弹,房地产数据好于预期,尤其是新开工项目有所回升,表明政策刺激正在起效。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同时在货币政策宽松配合下,市场分析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在8月继续回升,工业增速最晚可在9月份出现回升。因此,经济最迟在9月见底回升,下半年经济复苏仍较确定。
宽松政策待加码
经济增速下滑、通胀下行、企业融资成本高盈利空间继续减小、贸易收窄、新增贷款减少等因素将迫使央行通过释放流动性和降息来稳定增长。但央行继续降息、继续释放流动性可能又会加大未来通胀压力。7月CPI同比增长1.8%,再创30个月新低,主因则是食品价格下降明显、前期油价下调及负增长的PPI传导影响的。但食品价格同比虽下降1.4%,环比收窄却只有0.1%,而受全球干旱影响,食品价格上涨压力犹存。而非食品通胀受季节因素(旅游、居民用电量上涨)7月环比、同比均出现攀升的现象,分别升至0.2%和1.5%。业内认为,CPI是假摔,而不是真跌。
无论是假摔还是真跌,未来通货膨胀回升正成为市场一致共识。农产品批发价格自7月中旬以来持续上升,而涌动在最近几个星期商品价格的影响尚未消除。加之近期出现油价再度上调,综合考虑到国内稳增长、扩内需所采取的扩张性财政及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CPI步入“1时代”或是昙花一现。“7月CPI将是年内最低点,未来逐渐回升。”经济学家对此点评。受雷雨天气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猪肉价格探底回升,未来CPI将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多重因素交织令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多大?目前多数机构认为降息和降准势在必行,8月降准仍是大概率事件。汇丰银行报告称,三季度将会降息25个基点、降准100个基点,即便不降息,降准也很快就会来。也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降息的话,财政刺激将成为稳增长的又一动力。
对于近期的反弹,范建军则表示,主要原因是证监会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的积累效应导致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改变,而并非经济见底导致的反弹。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