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回“2”或成定局 降息降准预期再起
本周日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的日子,根据惯例,众多研究机构对此进行了预测。由于国家统计局此前刚刚发布“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在约六成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和成品油以及翘尾因素降至0.68%的影响下,机构纷纷预计8月份CPI同比将回升至“2时代”,较7月CPI增速水平1.8%有所反弹。
根据记者统计,机构对8月CPI涨幅作了从1.9%到2.5%不等的预测。其中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预计8月份CPI涨幅为1.9%,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均预测为2.2%;兴业证券认为可能会达到2.5%。
而虽然8月份CPI回升似乎“已成定局”,但这并没有影响市场对降息或降准预期的减弱。事实上,由于此前几个月官方PMI数据一直差强人意,汇丰PMI更是出现大幅下跌,并且创出自2009年3月份以来的新跌记录,这引发了市场对未来中国经济继续走弱的担忧。尤其是若第三季度GDP继续下滑,则第四季度为保证完成今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的任务就要陡然增重。
食品价格上涨成CPI回升主要动力
受前期暴雨天气的影响,8月份蔬菜价格环比明显上涨(商务部监测涨幅为13.4%),同时受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已经进入上涨通道,再加上8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上涨,这些因素使得8月份CPI反弹成为大概率事件。
据证券公司分析预计,8月初以来,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将带动食品价格环比大幅上升;考虑成品油价格上调,衣着、交通和旅游类消费季节性回落,非食品或温和上涨;考虑翘尾因素降至0.68%,预计8月CPI同比将大幅回升至2.1%。
证券经济学专家也表示,一定程度上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8月份食品价格有所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止跌,加上基数效应,估计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将从7月份的2.4%升至3.2%,推升8月份CPI同比增长率至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2日还发布预测报告称,8月CPI同比涨幅预计将回升至2.3%左右。
2012年各月CPI数据一览
CPI温和上升有利于经济企稳
而对于CPI回升对经济的影响,国泰君安分析专家认为,7月CPI、PPI均继续回落,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企稳迹象,预计8月CPI小幅反弹但通胀压力不大,物价走势将有利于政策宽松和经济企稳。
瑞穗证券经济学家也认为通胀虽将有所反弹,但并不足虑,因为需求疲软、翘尾因素回落等,即使通胀有所反弹,也是温和的,更何况生产价格指数还处于通缩阶段,预计全年通胀或达到2.6%。
经济下滑趋势不改 降息降准预期再起
有分析称,由于央行逆回购操作力度有限,前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资金现在到了集中回笼阶段,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很难以通过微调解决,加之CPI预期升高,导致市场对数量化工具产生期望,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再度升温。
4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疲弱的经济数据很可能会触发近期政策进一步放松,在9月份,货币政策放松很可能将以一次降息或降准的形式出现,并预计中国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小幅反弹至2%,不过这依然为再度降息留有空间。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CPI环比为正,从目前经济数据看,经济短周期下行的趋势仍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保增长的任务将更为重要,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的传统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和通胀的平衡中,通胀的趋势性下行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提供了支撑。预计3季度货币政策可能会再降低存款准备金、降息一次。
而中国银行经济学家也认为,尽管当前经济放缓是周期性和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还需政策继续放松。他表示,在政策放松过程中,需把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比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弥补历史欠账,还能“稳增长”,更能促进城市化进程。
机构预测情况一览
少数专家给出不同意见
虽然市场降准降息呼声渐起,但仍有市场人士给出不同意见。有银行经济学家称“在逆回购已成为常态操作的背景下,继续关注是否会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萧条时点没有任何意义”。他预计年内不应该也不会再下调基准利率,但可能考虑发挥利率浮动空间的调节作用。
同样的观点也被证券公司经济学家认可,他称当前资金比较充裕,降息和降准的可能性都不大。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