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为经济增速底线 实体经济转型最为迫切
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逐季回落。上半年GDP累计增速为7.8%,是自2010年以来最低的半年增速。而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当前各方面也存在不同看法。
近日,厦门大学发布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2年秋季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2012年下半年,由于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有可能再次下滑,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下行压力。但国内需求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影响,使经济增长维持在7.5%的水平上。随着缓中趋稳趋势的逐步确立,不宜再次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当务之急是促使实体经济转型。
经济增速受外部经济影响有限
《报告》指出,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是2012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从中国进出口地区构成看,2011年中国对美国及欧洲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依然占据半壁江山。
按照《报告》中模型的假定和模拟结果,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有限。其中,2012年我国GDP增长7.71%,2013年进一步降至7.5%,同时2012年居民物价指数将增长2.69%,2013年则降至1.84%。对此,厦门大学研究中心主任龚敏表示,即使外部经济情况继续恶化,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幅度是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居民消费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经济增长率下滑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对稳定的居民消费逐渐成为构筑国内需求平台的重要力量,开始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第二,外部需求萎缩使投资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扩张;第三,财政、货币政策针对性、有效性的增强,将降低经济下滑对投资、就业、居民收入的影响,稳定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从而稳定居民消费及国内投资。
《报告》认为,国内需求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经济增长维持在7.5%的水平上。
大规模投资计划不宜重启
《报告》认为,在目前外部经济继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辅之以适度的宏观调控,能大致支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即便外部经济进一步恶化,也将能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据此,如果将8%的经济增长率视为中国进入次高增长阶段之后的正常增长率的话,则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宜再度启动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
龚敏称,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发债空间减小、偿债逾期风险较高以及相关的宏观风险背景下,再度推行大规模的投资刺激政策成本巨大,它将恶化政府的债务负担状况,不利于总需求结构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延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体经济转型最为迫切
《报告》结论显示,目前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稳住8%的增长速度是可行的。政策的重点应该逐步转向深化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为稳增长创造更好的国内需求基础,为“次高”经济增长阶段的稳定奠定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目前,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企业正在转型升级,整个经济转型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潜在增长率阶段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准确地计算潜在增长率在现在来讲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能够把经济增长稳定在7%至8%之间,就可以避免过于严重的失业问题。同时,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也是总体可控的。”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目前对中国来讲,最迫切的还是实体经济的转型。“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应该及时出台供给管理政策。全球泡沫经济时期形成的基础产业的过剩产能大于杠杆化以后的实际需求,制造业转型升级难度很大。因此,要想保持7%的长期增速,需要进行对供给的大调整。”他表示,在之后的关键五年内,需要切实采取大规模的减税措施,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来进行调整;同时,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做“温水青蛙”;此外,还要靠进口解决企业的技术转型之困。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