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政策取向更加谨慎 市场降准预期消退殆尽
在欧美日相继加大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的政策取向反而更加谨慎。在周四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加大了逆回购操作的力度,这使得市场的降准预期几乎消退殆尽。
分析人士认为,美QE3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在保持法定准备金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预计央行将加大逆回购等短期工具的操作规模和频率,以稳定长期利率,压低短期利率。
央行20日公告,当日开展了7天和28天逆回购操作,规模共计1600亿元。其中,7天期逆回购交易量55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3.35%,28天期逆回购交易量105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3.6%。
央行同日公告,将于25日进行2012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十期)招投标,操作量400亿元,期限6个月(182天)。
有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规模为1400亿元,在资金投放方面,央票及正回购到期60亿元,同时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2350亿元,公开市场本周实现资金净投放101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三周净回笼资金后的首度周净投放,央行上周从净回笼80亿元。
但是,受到季末和双节因素影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周四几乎全线走高,隔夜利率涨至35周以来高点。其中,隔夜利率上 涨49.84个基点,报3.9992%;7天利率上涨60.58个基点,报3.9075%;14天利率上涨28.5个基点,报3.9775%;1个月期利率上涨20.3个基点,报4.308%。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看来,28天期逆回购发行力度有所增加,流动性管理工具期限拉长的趋势较明显,这将有助于市场对资金面维稳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
虽然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位,但央行依旧将准备金工具束之高阁,继续选择短期逆回购操作放水。经济学家表示,可能是对2008年至2010年间释放出的大量存量流动性仍心有余悸。
央行对待降准的谨慎态度,反映了决策层对流动性泛滥的警惕,这种警惕更随着欧美日的再度宽松而加剧。
9月以来,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相继加大了宽松力度。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6日宣布,欧洲央行将无限量购买成员国政府短期债券。美联储13日推出新一轮积极的货币刺激计划,称将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到美国就业市场明显持续改善。日本央行19日决定进一步追加货币宽松措施,将用于购入资产的基金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约合1264亿美元)。市场普遍担心,这些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的举措会产生较大外溢效应,不仅会加大全球的通胀压力,还将使得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大的热钱流入压力。
美日欧央行的宽松政策效果已经外溢到其他国家,一些投资者正在涌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及资产体。在美联储采取行动后,巴西雷亚尔较前一周上涨0.3%。墨西哥比索过去一周上涨2.8%,波兰兹罗提和韩元分别上涨4.3%和1.6%。为防止美联储放松举措的潜在冲击导致本币大幅升值,巴西17日采取了所谓“反向美元互换”的举措,旨在阻止雷亚尔升值。秘鲁也调整了干预策略,目的是压低秘鲁索尔。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日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四收升至五个月来新高6.3038。这主要是由于QE3增强美元贬值预期,但由于短期人民币升幅过猛,市场预计后续升幅有限。
机构认为,欧美日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制约了中国货币宽松空间。美QE3极大改善了市场的预期,由此导致了大宗商品的普遍上涨,这会加大全球的通胀压力,中国央行政策放松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的最新一期宏观点评表示,QE3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冲击,一是增加了物价上涨的可能性;其次会加剧汇率的波动;第三不利于短期内出口的改善;但总体影响有限。
农行认为,QE3加大了阶段性滞涨的可能性。使得稳增长和稳物价(特别是稳房价)的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货币政策目前面临的两难是由于物价与房价的背离。由于房价与长期利率关系更为密切,而物价与中短期利率更为密切。货币政策应采取中国式的扭转操作,稳定长期利率,压低短期利率。即在保持法定准备金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加大逆回购等短期政策工具的操作规模和频率。
不过,也有一些机构的观点认为,虽然央行近期的操作旨在缓解近来商业银行资金缺口较大的现状,平滑及缓解三季度末市场流动性压力,但从另一方面看,随着发改委批复项目的不断增加,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亦逐渐加大,加上临近季末机构资金成本有上升的趋势,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需求依旧存在,降准仍有必要。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