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政策仍有空间 长期增长需释放制度红利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态势非常复杂。经济没有如预期那样在二季度见底,稳增长政策也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力度。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虽然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但是中国的宏观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长期来看,要想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速,必须从制度改革入手,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经济下滑的必然性
对于中国经济下滑的背后原因,有证券公司经济学家主张从长周期角度进行分析,他在出席“2012远见杯全球宏观经济预测年会(秋季)”时表示,如果把过去30年作为一个长期来看,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借助市场和外部的力量快速增长,二是低要素成本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繁荣。
“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告别了低成本发展的阶段,劳动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都在快速提升,这些提升预示着中国经济靠低成本驱动的力量在减弱;同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这方面的推动力量也在弱化当中,所以从长周期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在情理之中。”该经济学家说。
在长周期增长能力下降的同时,中国经济短期内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有些专家认为,其中不能排除政策失误的因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平新乔上周末出席第二十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时分析说,今年宏观经济下滑形势,其中当然会有国际原因,但也有国内紧缩过度的因素。
平新乔说,今年4月份以后宏观经济增速往下掉,甚至出现了环比下降的情况,同2010年以后将防通胀作为主要任务是有关系的。房地产调控的一系列措施很有必要,调控两年下来也取得了效果,但其副作用是房地产拉动的需求全面下跌。
政策须作短期和长期准备
意识到经济可能会加速下滑之后,决策层及时转变方向,调控政策转向全面稳增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在应对经济下滑方面,中国的宏观政策仍有很大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中国的刺激力度还有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率都不高;货币政策方面,存款准备金率还很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
经济学家也认为,随着政府政策调整和方向的改变,可以期待中国经济会逐渐摆脱短期的困难,由下行转为回稳,进而由回稳转为回升。预计今年四季度随着政策的落实,有可能结束这一轮短期的经济下行,经济增速有望回到7.8%左右的区间。
长期来看,要想经济重拾升势,还是需要制度变革。也有经济学家表示,未来5年~10年,垄断部门实质性放权可能带来经济的能量释放,需要在这方面做些努力。
上述经济学家说,应该重视结构性改进所带来的增长动力,多元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将带来结构的优化和提升,经济活力和效力的提高,这个基本趋势还没有逆转,只是程度有着变化。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