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央行注入2000亿遏制钱紧苗头 否认违约传闻

更新日期: 2013年12月20日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资金面紧,央行不愿意放松货币政策,这是一个大的环境。”另有银行交易员称,临近年底,大家都在为来年资金做准备,资金交易都在高位成交。

  而在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中心研究员马跃看来,准备金缴存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月中准备金补缴使得资金拆入出现一定难度。”马跃解释称,而随着时间渐近年末,为提前应对年末的流动性需求,大行有可能主动提高备付水平,导致融出资金意愿降低,从而加剧资金面的季节性紧张。

  此外,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还表示,美国削减量化宽松(QE)、IPO开闸等事件虽然不是主要因素,但也在心理层面冲击市场。“这周资金面紧张,主要还是国内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开启QE退出之旅:决定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缩减100亿美元,至每月750亿美元。美国退出QE,将推升全球利率水平,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资金外流。

  SLO救急释放信号

  资金面紧张,市场期盼央行早早出手。但央行似乎并不急于出手向市场投入流动性。算上昨日在内,在多个公开市场操作日,央行已经连续多次暂停了逆回购操作。

  分析人士称,临近年底,银行揽储压力大增,但央行连续两周都未进行逆回购,这对市场信心打击很大。日前有4000亿的国库定存到期,加上美国退出QE,央行又没有进行逆回购,让机构大为失望。

  6月资金紧张之初,央行就曾坚守“原则”不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此后事态愈演愈烈,Shibor也创下了历史纪录,央行才公开发声维稳流动性。或许是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央行在昨日及时声明:已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这或多或少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维稳作用。但市场期待央行能进行逆回购操作,为何央行却偏偏选择SLO?

  在上述银行交易员看来,采取SLO而不用逆回购,这是央行在向市场传递一种信号。

  该交易员解释称,央行如果进行逆回购操作,表明其不希望资金如此之紧。昨日不进行逆回购,央行就是不希望给市场传达一个“松”的预期。而SLO是一种对口式的操作,动用SLO说明央行在随机而动,随时引导市场预期。

  SLO于今年1月创立。在央行的工具箱中,SLO是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央行曾称,这一工具的及时创设,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李志强则表示,SLO主要是针对几个大行进行操作,只是一种局部性的缓解,流动性依然紧张。

  年底“靴子”待落

  事实上,除了年底因素,以及QE退出等对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外,当下亦有一些积极因素,能适当缓解流动性紧张。

  11月全部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规模达到3979亿元,已经是连续4个月正增长。外汇占款是创造基础货币最主要的渠道,其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外汇占款增加,意味着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流动性。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12月外汇占款依然将保持高位。

  与此同时,相较往年,2013年年初至今财政存款总体留存较多,从已公布的前三季度和10、11月财政存款数据来看,中央增加财政管理力度、整治“三公消费”,对计划外财政支付形成了明显约束,前三季度财政存款高达1.46万亿,是去年同期的2.5倍。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就表示,按往年规律,年末集中支出的现象——12月财政资金集中投放——仍有较大可能出现。这将形成年末1.2万亿以上的资金投放,故此,预计12月市场流动性将由此得到缓解。

  央行昨日也称,历年,年末市场流动性状况受财政收支情况等因素影响较大。

  在透露进行了SLO操作之后,央行昨日还表示,如有必要,将据财政支出进度情况,继续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通过SLO提供流动性支持。未来,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上述交易员认为,不管央行怎么操作,到年底资金面还是会偏紧。因为,明年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国家也不会要求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常高,所以会把资金面保持在一种偏紧的状态。

  马跃也认为,在年底之前,流动性将持续紧张。但马跃强调,鉴于有6月“钱紧”的经验,央行不会坐视利率飙升不理,即使临近年底,“钱紧”亦料难上演。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