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政策吹风会
摘要:今年中央财政拿了34个亿,计划三年内拿102亿来引导地方搞试点。地方财政,也应该优先安排搞管廊建设,这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还有一个,就是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加。怎么样吸引社会资本参加呢?一是鼓励企业化运作,这个企业可以是社会资本、社会企业,也可以是管线单位,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二是建立收费机制,谁进入管廊里面,要交纳合理费用,地下综合管廊就有点类似于地面上的“高速公路”一样,谁用谁交费。另外,就是融资支持。这次中央专门安排了专项金融债,允许管廊建设企业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还有配套的中长期政策性金融贷款,来支持综合管廊的建设,来解决融资的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5年7月31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介绍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促进旅游消费和投资有关政策,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举行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政策吹风会
陆克华: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部署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进展:
一是我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确定了包头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今年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二是以试点示范带动了全国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积极性。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的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5至2018年计划建设100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约1000亿元,今年计划开工建设148公里。三是加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管理工作。我部今年印发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地规划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及布局,要求管廊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四是加快建立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标准规范。目前已发布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等标准规范,有力地支持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
为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进一步发挥地下综合管廊保障民生、扩大投资等作用,在认真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今年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明确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职责分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抓紧编制规划。各城市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
二是明确建设要求。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三是加强入廊管理。已建设管廊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既有管线应逐步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四是保障管廊质量。完善管廊建设和抗震防灾等标准,落实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入廊管线单位应交纳适当的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将管廊建设列入专项金融债支持范围。支持管廊建设运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融资。
目前,我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正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尽快制定和细化相关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尽快落地见效,通过城市集约高效安全发展提升民生福祉。
谢谢!下面欢迎大家提出问题。
凤凰卫视记者:
有两个问题提给陆部长,关于地下管廊建设的。首先我们关注到在地下管廊当中的排水问题,因为最近大城市暴雨之后积水的问题比较多,在这个建设当中关于排水问题有没有优先和特别的安排?另外,关于这次国务院出台的规划当中能不能透露一下投资规模大概是多少?结合这方面,以后的收费会又怎样的变化?谢谢。
陆克华: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特别是第一个关于排水的问题。我们刚刚发布的综合管廊工程的技术规范里面包括电力、通讯、积水、排水、燃气、热力等所有管线,刚性的管和柔性的管都包括在里面。大家知道建设管廊最早的就是法国1833建设的下水道。但是,我们国家东西南北地形和地质结构差异比较大,排水是重力流的,排水管道需要坡度,有的地方可能不适合入廊,但是我们要求尽可能都要纳入综合管廊建设。
第二个问题,关于投资规模。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刚才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需要同步建设综合管廊,目前一年大概新建的这些道路有1.5万公里,如果20-30%配建综合管廊,仅这部分大概就有4000公里左右。建设投资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廊体的部分。简单来讲,就是挖一个洞分几个仓把这些东西装进去。这些洞体平均下来,这个投资跟你装多少东西有关系,装多少东西跟你的截面积相关,你需要多少的截面积,比如30平方米的截面积和3平方米的截面积相比,投资是不一样的,我们做一个总体的测算,大概这个廊体加上管廊附属设施设备,大概需要8000万/公里。廊体相当于一个房子,里面配上必要的管线,入廊管线投资大概是4000万/公里。这样如果建1公里的话,从廊体加上入廊管线,大概1.2亿左右。当然会因我们国家南北西北的不同而有不同,一年看你安排多少,老旧城区不是翻倒重来,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旧城改造、道路改造、河道的治理,用这种方式铺设下去,比如一年有个两三千公里,这样8000公里左右,投资量大家一算,那个数字就出来了。
至于收费,主要是要综合考虑原来管线直埋时的成本,跟采用新的方式入到廊道的成本要进行匹配,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因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管线,收费的标准可能不同。
总体上来讲,一是必须都进去;二是要考虑到直埋和综合管廊这样一个可能成本相对高的收费状况进行平衡,要确保社会投资人,这个收费机制社会投资人有一个合理的回报。我们将和国家发改委进行一个整体的测算以后出台一个指导意见。
谢谢。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问陆部长。第一,现在在大城市当中像“马路拉链”和“城市内涝”现象比较多。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下一步怎样推进地下管道的建设?第二,刚才提到资金的问题,在建设过程当中怎么解决资金问题?谢谢。
陆克华:
综合管廊把所有的管线集中在一个廊体里,客观上就避免了“马路拉链”。为什么叫“马路拉链”呢?地下支撑我们城市老百姓生产生活,主要是靠地下的基础设施,各种各样的管线,大概有7大种、30多类。大家都知道,“马路拉链”是因为不同管线的投资主体分离,部门不同,建设时序不一致。综合管廊是大家都在这里面,你可以通过出入井进去以后增加容量,去维护,这样就能有效地解决“马路拉链”问题。
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下排水管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解决内涝问题不能够靠无限制扩大管网来解决,这是不现实的。比如说两小时内降雨50毫米,得多大的管子把这个水一下子消化掉,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现在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要仿造生态,通过采取先渗透,再把雨水收集、蓄起来,能减缓一点,逐级滞留,不产生大的汇流,蓄、渗、滞,然后我们还可以把这个雨水用掉,来打造这样一个“海绵体”,再加上必要的地下排水设施来解决内涝问题。不能够只靠管网工程来解决内涝问题,它是一项综合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资金问题。因为综合管廊投资量是相当大的,怎么解决资金问题?有几个渠道,一是中央财政资金来引导。比如今年中央财政拿了34个亿,计划三年内拿102亿来引导地方搞试点。地方财政,也应该优先安排搞管廊建设,这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还有一个,就是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加。怎么样吸引社会资本参加呢?一是鼓励企业化运作,这个企业可以是社会资本、社会企业,也可以是管线单位,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二是建立收费机制,谁进入管廊里面,要交纳合理费用,地下综合管廊就有点类似于地面上的“高速公路”一样,谁用谁交费。
另外,就是融资支持。这次中央专门安排了专项金融债,允许管廊建设企业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还有配套的中长期政策性金融贷款,来支持综合管廊的建设,来解决融资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我想问陆部长一个关于管廊的问题,因为马上“十三五”要开局了,我想问一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否会纳入“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们在国家层面建设规模、投入规模上有什么设想?谢谢。
陆克华:
这应该是纳入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里面的,我们都已经做了一些前期的工作。具体的投资规模,要根据“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去安排。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