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图片资讯
  • 暂无资料

【大讨论】崔星太:深化供给侧改革,平衡供需间关系

更新日期: 2016年01月13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2015年是水泥企业最艰辛困苦的一年,从表象上看是由于我国经济下行、水泥需求减少造成的,实质上是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应对不理性、不统一、不协调造成的,是我们的供给侧出了问题。因此,就水泥行业而言,从供给侧入手,针对产能严重过剩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星太
 
    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上升至新高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2015年是水泥企业最艰辛困苦的一年,从表象上看是由于我国经济下行、水泥需求减少造成的,实质上是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应对不理性、不统一、不协调造成的,是我们的供给侧出了问题。因此,就水泥行业而言,从供给侧入手,针对产能严重过剩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供需矛盾演化趋势的判断
 
    1、从供给侧看,水泥产能严重过剩。1995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了4.8亿吨,结束了46年供不应求的局面,第一次出现产能过剩,这次过剩体现出经济增速下调导致的阶段性过剩,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很快化解。2003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开始高速发展,同时以立窑为代表的落后生产力退出缓慢,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很快的地区出现结构性过剩,但由于需求增长强劲,立窑水泥的逐渐退出,产能过剩逐步得到化解。
 
    2007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首次过半,达到了53%,且落后生产能力呈加速退出之势,2009年由于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迅猛发展,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占比70%的阶段性目标,但新型干法水泥迅猛发展之势未减。为避免出现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国务院出台了38号文,要求停止审批新增水泥产能项目,但是,由于“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出台,一大批未经审批的项目上马,自2009年国务院38号文下发以来,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了623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7.07亿吨。比38号文出台时核定的418条在建生产线多建了205条,多增熟料产能近3亿吨,使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达到1637条,设计水泥熟料产能16.3亿吨,从业人员都知道,我国自行设计的生产线产能富裕度很大,实际产能均超出设计产能15%-20%,按低值15%计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已达18.75亿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熟料产量12.79亿吨,水泥产量22.1亿吨,由此可以计算出我国1吨熟料生产1.72吨水泥,按近五年统计资料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年每吨熟料生产1.65吨水泥。因此,截至2012年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实际产能为30.9亿吨,即使不考虑尚未退出的落后生产能力,我国水泥产能已经超出当年水泥需求8.8亿吨。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产能过剩如果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是合理的,就水泥行业而言,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5%左右,即富裕度在15%左右是合理的,低于80%就不正常了。2012年,全国熟料产量12.79亿吨,熟料设计产能富裕27.4%,熟料实际产能富裕46.6%,实际水泥产能富裕40.5%,远远超出15%的合理范围。
 
    截至2014年底,我国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770条,设计水泥熟料产能17.72亿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实际产能已达20.38亿吨,按照1吨熟料生产1.65吨水泥计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已达33.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近10亿吨,产能过剩较2012年进一步加剧。
 
    据水泥协会预计,2015年还将有31条生产线投产,熟料产能约4700万吨,同时还有拟建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数十条,如果这些产能如期释放,水泥产能过剩更是雪上加霜。
 
    2、从需求侧看,水泥需求已经进入持续下降通道。1949年建国以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水泥需求量由66万吨增长到24.8亿吨,66年消费水泥300亿吨,其中1949年-2000年消费67亿吨,2001年-2008年消费83亿吨,2009年-2011年消费56亿吨,2012年-2015年消费95亿吨,特别是进入21世纪,15年消费水泥234亿吨,占建国以来水泥消费总量的78%,近三年消费水泥占建国以来消费总量的近30%,同时,人均年水泥消费1.7吨和人均累积消费23吨均达到高位,已经到达消费增长极限。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水泥需求逐渐接近峰值,增速开始放缓,已经由两位数增长回落到2014年的1.8%,2015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预计全年总需求下降5.5%,2016年之后可以肯定的是还会继续下降,只是幅度大小的问题。
 
    从以上供需分析看,我国水泥产能不仅当前过剩,将来也过剩了,水泥行业已经步入供需失衡常态化,并呈越演越烈趋势,因此,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二、水泥供需失衡带来的问题
 
    面对已既成事实的水泥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如果政府、企业、社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不可能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的应对措施,结果是企业间恶性竞争沉渣泛起,首先会出现全行业亏损,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直至难以为继;其次是企业倒闭银行贷款难以收回,造成金融风险和从业人员失业,引起社会不稳定风险;第三是产品质量下降,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第四是企业技术进步停滞不前,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缺失。
 
    三、对推进供给侧改革措施的探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过去,我国过多地通过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特别是政府的投资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从需求侧“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有形之手”伸得过长。今后我国应该更加强调供需平衡,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政府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当前,水泥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坚决停止新建项目。鉴于水泥产能高水平严重过剩,不得以有毒有害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协同处置、水泥产能置换、循环经济等任何理由审批新增水泥产能,对已批未建的水泥生产线收回批文,不允许再建。
 
    2、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认真检查国发【2009】38号文、国发【2007】7号文、国发【2013】41号文的执行情况,坚决淘汰立窑、湿法窑等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装备和直径3米以下水泥磨。同时,随着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发展,探讨早期建设的日产2000吨以下生产线的淘汰。
 
    3、消减水泥产能20%。在上述1、2条意见的基础上,探讨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消减20%左右的过剩产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4、加大力度推动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发达国家基础原材料行业都是高度集中的,因为这个行业高度依赖资源能源,对环境有重大影响,不适合过度竞争,而只能是适度竞争,我国水泥行业亟待有大企业引领重组整合。近几年中国建材集团投资近500亿元,在行业里进行了大规模联合重组,重组整合水泥产能近4亿吨。由于近两年资本市场低迷,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加大,企业间兼并重组遭遇资金瓶颈,作为兼并重组母体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因资本金短缺,导致债务负担过重。建议政府设立水泥行业兼并重组专项资本金,对国有龙头企业,特别是央企,通过国家资本金注入方式,降低其资产负债率,提高其融资能力,进而继续带动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的集中度。
 
    5、坚决淘汰落后品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我国42.5强度等级以上水泥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的情况下,淘汰普通32.5水泥品种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取消普通32.5水泥产品标准,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当前水泥供需矛盾,还可以使我国水泥产品与国际接轨,实现产业升级。
 
    6、支持行业自律,以销定产,限产稳价,良性竞争。倡导以减排限产,特别是错峰生产的方式应对产能过剩危机。支持鼓励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在行业健康发展方面承担更大社会责任,带领区域内企业自律减排,开展市场协同,维护市场的供需平衡和有序竞争,实现水泥价格理性回归。鉴于水泥需求刚性强,产品寿命短,长距离运输受限的特征,为降低PM2.5等颗粒污染,政府指令水泥企业限产30%左右,即每年停窑80—100天,既可降低产品积压造成的不必要资源、能源消耗,又可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在水泥行业和水泥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政府应在补齐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服务、社会公平等领域诸多短板;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与水泥企业共同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