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图片资讯
  • 暂无资料

【专访】孙存稳:错峰生产成为水泥行业重大产业政策

更新日期: 2016年09月25日 作者: 梁喜琴 来源: 数字水泥网专访 【字体:
摘要:新疆在全国率先开展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创新地将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与减少污染排放相结合,为全行业起到了创新示范效应,水泥窑冬季错峰生产活动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使得原来行业自律的市场行为上升至国家认可的产业政策。


    新疆在全国率先开展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创新地将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与减少污染排放相结合,为全行业起到了创新示范效应,水泥窑冬季错峰生产活动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使得原来行业自律的市场行为上升至国家认可的产业政策。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将错峰生产列为我国建材行业“十三五”期间的重大产业政策。为表彰新疆建材行管办、新疆建材协会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表率作用,在9月9日召开的中国水泥协会七届五次理事大会暨八次常务理事大会上,经乔龙德会长提议,大会临时决定,由中国水泥协会授予新疆建材行管办、新疆建材协会“重大产业政策突出贡献奖”。为深入了解当前新疆水泥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办发34号文件精神,推进水泥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数字水泥网记者对新疆建材行管办副主任、新疆建材协会副会长孙存稳进行了专访:


新疆建材行管办副主任、建材协会副会长孙存稳

数字水泥网:首先,祝贺新疆建材行管办、新疆建材协会获得中国水泥协会颁发的“重大产业政策突出贡献奖”,请您谈谈对这次获奖的感受。

孙存稳:首先感到非常荣幸,这是乔龙德会长和中国水泥协会对于我们所做的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代表新疆建材行管办、新疆建材协会表示感谢!新疆能够率先把错峰生产落到实处,在全国起到示范效果,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建材行管办、行业协会领导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是政府、行办(协会)和企业三支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政府支持是前提,行业担当是关键,企业共识是基础。特别感谢自治区经信委的大力支持;感谢国家工信部和中国水泥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感谢大企业集团对错峰生产给予的积极配合和带头作用。

数字水泥网:据了解,新疆是于2014年10月开始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的,当时是如何推进错峰生产的?今年的错峰生产有什么样的计划?

孙存稳:2014年年初新疆自治区建材协会向全疆水泥企业发起“冬季停产,为蓝天工程做贡献”的倡议书,准备在水泥行业实施冬季停窑限产,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错峰生产。2014年上半年我们召开了水泥企业法人代表会,当时采取的措施是通过企业签订自律公约的形式来进行,会上有企业提出,仅靠企业自律,没有约束力,力度不够,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考虑由“政府+协会”的方式推动可能效果会更好,当时,我向新疆自治区经信委主任胡开江做了汇报,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胡开江主任认为这是对社会有益的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和行业的经济效益,鼓励我们大胆地去干。仅用半个月的时间,新疆自治区经信委、自治区环保厅、新疆建设兵团工信委、新疆建设兵团环保局四个部门联合签署了执行错峰生产的文件,自2014年11月1日起,新疆水泥行业正式开始为期4个月的冬季水泥窑错峰生产活动。有了文件以后,我们还做了大量的顶层设计。我们在推动新疆错峰生产的过程中,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和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支持,并率东北各省代表参加观摩我们在10月份组织的新疆错峰生产会议,那时候东北三省也在酝酿阶段,但还没有推行起来。之后,全国多个地区在中国水泥协会的倡导下,陆续开展起冬季水泥窑错峰生产活动。

    今年新疆继续推进冬季水泥窑错峰生产,计划从11月1日起开始执行,期限为4-5个月左右。根据地区的差异,北疆的停窑时间为5个半月,南疆的停窑时间为4-5 个月左右,预计到明年春天,储备产能将达4000万吨,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市场供需矛盾,实现全疆行业效益的增长。

数字水泥网:新疆在实施水泥窑冬季错峰生产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错峰生产开展以来,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孙存稳:说实话,当时确实遇到了许多困难,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实施错峰生产大家还有许多争议和疑虑,行业内部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大家顾虑比较多的是,停窑了会不会限制市场供应,会不会违反国家的有关政策等。第一次错峰生产于2014年11月1日起执行,我们于10月23日才召开错峰生产会议,时间紧,力度大,有的企业有点儿措手不及,但最后也都如期执行了。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是,政府和协会形成了合力。当然,这期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利用水泥窑余热提供职工生活采暖,停窑影响供暖问题;由于南北疆气候的差异,错峰时间的设定上要考虑地区的差异问题;还有电厂渣企业生产水泥问题等等。我们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现在错峰生产已经形成制度和习惯了,北方地区水泥企业一到冬季就放假,并且保证不影响职工生活,做好职工培训,做好窑炉检修,同时,还要满足零散用户的需求。停窑限产只是对于熟料生产而言,水泥磨机不在错峰生产范围。

    2014年和2015年新疆开展水泥错峰生产以来成效非常显著:

    一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烧煤2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70万吨,二氧化硫0.1万吨,氮氧化物2.6万吨,粉尘2.7万吨;每年压减产能约2000-3000万吨。熟料库存两年减少450万吨,熟料产量、库存连年下降,两次错峰生产结束后,熟料产量分别同比下降75%、20.1%,库存分别同比下降20%、27.9%;流动资金占用减少2.8亿元;各企业按照停窑计划,进行生产设备、环保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更换,或者进行余热发电、脱硝设施安装工作,为生产旺季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大多数企业安排职工集中培训,各类培训共计3.5万人次。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连续两年成功推进错峰停窑,使企业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错峰生产成效已得到大多数企业认可,从被动的“要我停窑”转变为积极的“我要停窑”,从过去的抵触心理转变为自觉行为,企业表示:年初生产计划就按照错峰停窑来做,也不再担心“其他企业会不会不停窑”。在每年的自律工作中,大部分区域已达成以销定产协议,除错峰停窑之外自觉接受间歇性停窑,为达到产销基本平衡目标共同努力。

数字水泥网:贯彻落实国办发34号文件精神,加强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方面,新疆建材行办和协会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孙存稳: 新疆水泥产能过剩比内地其他地区更为严重,投资建设高潮时,新疆有建设兵团和地方政府两个主管部门同时在批项目,导致投资过热,大批新增熟料产能项目集中上马,水泥产能由2005年的1700万吨发展到2015年的1.1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接近100%。“十二五”中后期以来,受需求大幅下降,新增产能大幅增长的双重作用下,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产能过剩加剧。2015年新疆水泥产量为4200万吨,全疆水泥产能利用率仅为39%,远远低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新疆有一条投资十几个亿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年只开了56天。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产能过剩太严重,另一方面新疆电石渣熟料很便宜,企业购买电石渣熟料生产水泥成本更低。现在,新疆过剩的都是技术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34号文件精神,有效推进新疆水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新疆行办与协会坚持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政府推动与协会引导、去产能与行业解困脱困结合的四大原则,积极主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用好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去产能方面很重要的措施之一是,通过政策来挤压,从环保,节能,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达不到要求的采取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实施关停。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需要筹集专项资金,用于退出企业人员的安置、下岗补偿或者转岗培训费。国家对煤炭和钢铁行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水泥行业没有。新疆建材行办(协会)制定了一个《新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办法》,欲通过行业集体的力量筹集专项资金,化解产能过剩,不等不靠。这个《办法》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的认同,也得到了政府部门领导的支持,乔龙德会长给予了高度评价,被誉为”创新之举。目前,这个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难度比较大,没有经验,也在探索中,协会正在想办法积极推动。另一方面,我们正在研究“32.5等级水泥提前退出市场,以及提高42.5等级及以上水泥的消费比例和C35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示范推广应用”方案,以提高工程质量,增加高品质水泥及水泥制品用量。

数字水泥网:新疆水泥市场需求如何?未来行业发展的目标是怎么的?

孙存稳:今年以来,全国水泥水泥需求保持小幅增长,新疆需求则还在继续下降。2016年上半年新疆水泥产量约1600万吨,同比下降8.7%,行业亏损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1亿元,实现了减亏40%。在政府、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市场需求继续下行,但各方面正向好的方向转化,价格也出现恢复性上涨。未来新疆水泥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16年实现减亏50%,用2-3年的时间,实现行业扭亏为盈,摆脱困境。到“十三五”末,依法依规挤压退出产能1500万吨;坚持错峰生产,每年压减无效产能3000万吨;前5家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达70%以上;水泥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水平。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