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图片资讯
  • 暂无资料

中国水泥工业辉煌发展之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更新日期: 2019年09月30日 作者: 孔祥忠、张建新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处 【字体:
摘要:70年来,中国水泥工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水泥工业功不可没!
 
    水泥作为主要的基础建筑材料,不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还是构筑世界物质文明的重要基石。水泥被广泛应用到机场港口、铁路隧道、海堤码头、水库大坝、油井核电、道路桥梁和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70年来,中国水泥工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水泥工业功不可没!
 
一、由小到大跨越发展  从弱变强铸就辉煌
 
    1889年,中国第一家水泥企业——唐山细棉土厂创办,生产出第一桶“洋灰”。旧中国,始终处于腥风血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天灾人祸、水深火热之中,民族水泥工业艰难起步,风雨飘摇,发展极为缓慢。1949年全国水泥厂有35家,产量仅为66万吨,4.5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均水泥不足1.5公斤,中国水泥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共和国水泥工业70年的发展历程,是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的70年,是几代水泥人奋发图强、不懈努力的70年;是沧桑巨变、跨越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70年。今天,一座座绿色环保与循环经济的花园式水泥厂遍及祖国各地。
 
    70年的艰苦努力,新中国水泥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企业运营质量和技术研发能力占据世界水泥行业的前列,这既是几代水泥人的艰辛付出和共同努力所致。通过多年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持续投入,今天的中国水泥行业已经走上了先进制造业和环保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在产能规模、效益贡献、能效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水泥境外投资和海外工程建设规模也占世界水泥工业的半壁江山。70年的艰苦奋斗,70年的创新发展,展示了中国水泥工业辉煌发展之路。
 
    水泥产能、消费量、品种,位居世界首位——中国现有水泥企业3000多家,其中水泥熟料生产企业1100余家,回转窑生产线1681条,设计熟料产能18.2亿吨,设计水泥总产能30亿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持续拉动水泥市场需求。2018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21.77亿吨,占世界水泥年总产量56%,比1949年产量增长3300多倍。从1986年起,水泥的产能和消费量就一直持续稳居世界第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研制发明了六大体系、七大类共60余种特种水泥品种,广泛应用于水电、核电、煤炭、交通、石油、海工、国防等特殊工程领域,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江三峡工程、大亚湾核电站、所有高铁路基、所有城市地铁、舟山港码头、南海油田、秦岭隧道、粤港湾大桥、北京大兴机场等国家重点工程都用上了中国生产的特种水泥。
 
 
    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两大集团进入世界500强——2007年,中国建材集团、安徽海螺集团等大企业全面启动市场整合,大举收购各地民企和中小企业,迅速扩张各自的产能规模,加快市场布局。2016年,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集团合并、金隅集团和冀东集团重组、华新水泥整合拉法基瑞安水泥资产等一系列重组事件,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8年,前50家企业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量的75%以上,前10家大型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了57%,其中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金隅冀东水泥年熟料产能分别达到3.9亿吨、2.1亿吨和1.1亿吨,在世界水泥排名中名列第一、第三和第五,中国建材集团和海螺集团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安徽海螺水泥以其资源、市场和管理优势,年效益指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实现了“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水泥人梦想。
 
    先进生产技术、装备制造和工程服务能力,引领世界水泥发展——通过早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我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国际先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面前,我国日产5000吨规模及以上的熟料生产线的总量占比超过60%,日产10000吨规模及以上的熟料生产线有12条,已成为全球拥有万吨级水泥熟料生产线最多的国家。水泥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带动了我国重型机械装备加工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了所有水泥生产主机装备国产化,并大量出口国外市场。国内大批量水泥项目建设也造就了一批专业工程服务队伍,一年建成一座水泥厂的速度使国外同行望尘莫及。
 
    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金隅冀东、华润水泥、华新水泥等一批大集团已纷纷研发推广智能矿山、智能生产技术,一批智能化水泥工厂呈现在世人面前。
 
铜陵海螺3条日产万吨级水泥熟料生产线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全面提升中国水泥制造技术水平——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共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特别是由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组织行业内科研机构和水泥企业,联合进行二代水泥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已取得的科技成果中,有7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以上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标准。一大批立式辊磨机装备、钢丝胶带斗式提升机系列装备、粉体计量给料装备、水泥窑低氮燃烧、氮氧化物减排、水泥窑协同处置、燃料替代技术、高性能保温耐火材料、智能化水泥制造、两化融合等先进成果已广泛在企业中推广应用。辊压机装备技术亮相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超过百家水泥企业建设了企业级能源管控中心。
 
    资源利用、能效环保、绿色低碳,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水泥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固废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制造业,每年消纳我国6亿吨以上工业废渣。中国水泥工业能耗指标世界先进,全国水泥生产平均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小于114 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综合能耗小于93 千克标准煤/吨,部分重点地区水泥企业环保实现超低排放,水泥窑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分别为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100毫克/立方米,环保指标世界领先。有1065条熟料生产线装备余热发电装置,总装机容量7472MW,发电能力达483亿千瓦时/年。已有金隅鼎鑫、芜湖海螺、华润(南宁)等 39 家水泥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世界第一套对窑尾烟气中CO2进行捕集和利用(CCSU)装置在海螺水泥投入商业运行,处置技术世界领先。
 
海螺在芜湖建成全球水泥行业首个水泥窑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
 
    协同处置、功能拓展,为城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水泥窑具有高温煅烧、系统还原气氛和处置能力很大等特点,在煅烧水泥熟料的同时,拓展水泥窑系统功能,增加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时突现巨大优势。全国已有20 多个省份建成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危险废弃物的生产线150 余条,还有一部分水泥窑被利用处置长江三峡大坝漂浮物,处置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处置大面积有毒土壤等有害固废。水泥工厂已成为城市的净化器、固废处置的重要的环保支柱产业。北京市仅存的两家老水泥企业已经转为协同处置各种危废和垃圾焚烧飞灰的环保公司。中国的水泥和环境专家已独立研发出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水泥生产的同时,也为城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走出国门、境外投资、打造中国水泥国际品牌和跨国公司——“一带一路”服务新兴国家基础建设,水泥先行。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华新水泥、红狮水泥、金隅冀东水泥、葛洲坝水泥、上峰水泥等一批企业纷纷在境外50多个国家投资水泥和建材项目,其中投资建成水泥生产线40多条,水泥产能3000多万吨。EPC国际工程业务是中国水泥服务“一带一路”新亮点,已在70多个国家,承建了300多个大型水泥工程,并提供了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服务,甚至是投产后的企业生产运行管理。中国的境外水泥和建材投资项目正走出一条“产能+投资+服务业”的复合型发展模式。走出国门,境外投资水泥项目,推广了中国水泥技术和装备、传播了中国水泥企业文化,打造着中国水泥的国际品牌,未来中国的水泥跨国公司必将遍及世界。
 
中国建材埃及6条水泥生产线项目
 
    70年来,我国水泥工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产品严重短缺,到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的转变;从主要生产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到国产新型干法技术装备出口并占国际水泥工程市场份额70%的转变;从引进消化吸收跟跑并跑,到创新发展超越、引领的转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水泥生产大国,我们正向世界水泥强国迈进。
 
二、总结行业发展历程  历史经验弥足珍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使中国水泥工业走向伟大复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新中国70年不平凡的历程,回眸共和国水泥工业跨越式发展的过往,或许能够加深理解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引导我们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为伟大的奇迹。
 
    历史证明:体制机制的转变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中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极大地激发了水泥人的热情,迸发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干劲,水泥工业快速发展。
 
    1978年,党中央决定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随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从统配水泥的单轨制到双轨制,进而完全取消双轨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确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水泥企业由清一色的国有资本向多元化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大,行业不仅引进了国外的技术装备,也引进了国外的投资。拉法基、豪瑞、海德堡等七家世界水泥排名前10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独资、合资、参股、控股多种方式参与中国的水泥工业建设,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水泥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建材局上世纪末提出的:低投资、国产化、大型化,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原则,取得了效果,行业掀起了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高潮。2000年中国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在总产量的比重仅为11%,2005年上升到45%, 2011年猛增到87%,2015年已经达到99%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一统天下。技术装备的创新,是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的突破口。 
 
    2012年,党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水泥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步入快车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走出国门一带一路发展成效明显,去产能、调结构、促创新、增效益,水泥行业正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迈进。
 
    历史证明:自主研发创新是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刚成立后的水泥工业基础薄弱,实现水泥工业的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历史上的“土洋结合”、“大小并举”、“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等政策是当时国情所致。水泥工业既承担着立窑水泥的发展、改造提高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开发、创新的任务。在国家实力不强,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完全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是不现实的,一定要走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 
 
    2000年以前,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项目投资高、建设周期长、达产达标慢。对此,当时国家建材局在组织实施的水泥“2000吨一条龙“、”4000吨一条龙”技术装备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示范线,完成了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的自主创新。
 
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水泥工业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引导水泥行业加快了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出重点支持全国60家大型水泥企业投资建设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至此,中国水泥工业进入了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快速时代,九年时间的结构调整,实现了水泥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历史证明: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水泥行业拥有3000多家企业,上百万员工的产业大军,只有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铸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的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思想,才能形成中国水泥行业独特的行业文化。文化兴则行业兴。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面对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困难,行业协会倡导树立“国家利益高于行业利益,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国家、行业利益之中”的理念,得到了行业的认同和践行,广大水泥企业遏制新增、错峰生产、行业自律、公平竞争,维护水泥市场秩序,促使行业利润逐年稳步提升。
 
    水泥工业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全面推进,得益于城乡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要充分认识水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先行特征,水泥工业只有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保持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70年水泥工业的辉煌成就,倾注着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过中国水泥的国内外企业、工地、签约仪式……,为水泥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几代水泥人艰苦卓绝、奋力拼搏的结果,它凝聚着共和国全体水泥人的心血、汗水。
 
    共和国水泥工业70年光辉历程,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还有很多,这些演变的过程弥足珍贵,折射出我国所能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变革的时代逻辑。我们要从中吸取营养、摄取智慧。
 
三、水泥报国初心似磐  助力圆梦使命如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坚定不移地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水泥工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守水泥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为国家全面小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