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资讯详情

国家统计局:4月CPI温和上涨 同比涨幅重回“2时代”

更新日期: 2022年05月12日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摘要: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物价指数。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影响,物流成本上升、居民囤货食品需求增加,以及国际原油价格带来的输入型因素,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年内首次突破2%。与此同时,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环比上涨0.6%,环比实现“三连涨”。

当前,随着物流保通保畅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地,国内多点散发疫情阻断物流的现象在减弱,高速路口封闭情况大幅减少,基本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供应成为各方保障重点,4月部分食品涨价可能只是短期现象。

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正视困难,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

本次会议围绕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确保物价稳定、确保能源供应、对困难企业纾困帮扶等方面展开。

会议指出,确保物价稳定。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充裕,但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稳定,夯实稳物价基础。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会议指出,确保能源供应。在前期支持基础上,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要优化政策,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的稳物价、确保能源供应,都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天发布的4月物价数据也反映了这些问题。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物价指数。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影响,物流成本上升、居民囤货食品需求增加,以及国际原油价格带来的输入型因素,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年内首次突破2%。

与此同时,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环比上涨0.6%,环比实现“三连涨”。受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加息影响,4月国际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国内相关产品价格继续走高,但涨幅有所收窄。与此同时,4月煤炭价格有所回升,成为监管层监测的重点。受上游涨价压力影响,部分工业企业利润压力加大。

“疫情+输入型通胀”推升4月CPI

4月份,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涨幅居前的品类,分别是蛋类、鲜果、交通工具用燃料、猪肉、水产品、粮食、食用油等。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因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货需求增加,薯类、鸡蛋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8.8%、7.1%和5.2%;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5%;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3.0%;受小长假因素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上涨14.9%、6.8%和1.5%。

当前,随着物流保通保畅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地,国内多点散发疫情阻断物流的现象在减弱,高速路口封闭情况大幅减少,基本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供应成为各方保障重点,4月部分食品涨价可能只是短期现象。

以猪肉价格为例。国家统计局监测的猪肉价格在经历连续三个月回落之后,4月价格出现反弹。4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5%,但相较去年同期仍然下降33.3%。由于猪肉供应相对充裕,5月猪肉价格依然存在下行压力。以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价格为例,4月中下旬猪肉价格不断走高,最高冲至21.5元/公斤,较4月初15元/公斤的价格上涨不少,进入5月后价格在17-20元/公斤左右区间震荡。

北京新发地市场分析师刘通表示,今年以来,猪肉市场处于供应宽松、价格下行的周期。4月中下旬的价格反弹,既跟疫情使得猪肉调运难度加大、成本提高有关,也跟国家连续启动猪肉收储有关,抑制了猪肉价格连续下行的势头,使得肉价逐渐从谷底走出。

不过,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9%,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反映出国内消费需求整体偏弱。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团队表示,猪肉价格可能止跌回升、物流成本提升、居民消费稳步复苏等,有望推动CPI的温和上行。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扰动全球粮食、能源供给,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且国际供应链和贸易依然存在堵点,国际贸易成本持续抬升,输入型通胀压力依然值得关注。不过,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整体物价难以发生大幅跃升,预计上半年CPI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压力仍大

4月PPI同比上涨8%,环比上涨0.6%,年内环比实现“三连涨”,工业品价格整体依然在走高。

具体来看,4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上涨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3.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上涨2.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8%,涨幅居前。

需要指出的是,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诸如石油加工、石油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等价格依然在上涨,但涨幅较3月份有所回落。

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汤林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高位震荡,跟地缘政治和美联储加息有关。4月俄乌冲突持续,市场对原油、有色金属未来供应的担忧增加,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与此同时,美联储官员鹰派言论,抬高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4月美元的持续走强,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压制。

汤林闽表示,展望未来,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依然会受俄乌冲突及美联储加息节奏影响。比如,美国4月通胀若低于预期,美元强势可能出现阶段性停滞,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若美国4月通胀继续上行,可能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抑制。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王静表示,PPI环比连续上涨,海外输入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目前乌克兰危机加剧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或将保持高位,海外主要经济体加速收紧货币政策,通过收缩需求抑制价格上涨压力。

除了国际输入因素,4月煤炭价格上涨,也成为监管层的重点关注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继续环比上涨2.5%,煤炭价格连续两个月回升。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重点煤炭和电力企业、行业协会、煤炭交易中心、市场资讯机构等召开专题会议,研判煤炭价格形势,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工作。国家发改委明确,发现煤炭价格超出合理区间时,将立即进行提醒约谈,必要时通过调查、通报等手段,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能源专家马俊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虽然受疫情干扰,但是下游的钢铁、焦炭产量并不低,在下游需求带动下,4月煤炭价格有所走高。当前,国外煤炭价格比国内高,且面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压力,煤炭贸易商进口热情不高。展望未来,较前两年,今年出口形势应该会比较平稳,但是随着6、7月份国内工业生产的加快恢复,不能完全排除短期内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加强原材料产需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联动。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市场监管,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