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四部门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更新日期: 2024年12月17日 来源: 工信部 【字体:
摘要:重点研制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方法,水泥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等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对实施效果好的团体标准按程序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推进水泥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建材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分级标准制修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我国引领原材料工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完成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行业的标准评估及优化,分行业构建支撑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其中,与水泥行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建设。聚焦低碳技术、碳减排、绿色产品等方面,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推动原材料重点行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引导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研制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方法,钢铁、电解铝、水泥、尿素、氢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等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对实施效果好的团体标准按程序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快绿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新型绿色产品标准及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制修订,持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研制。

质量提升。推动原材料工业产品和装备相关标准的升级换代,提升产品供给质量,促进用材结构升级。推进水泥、安全玻璃、防水卷材、轮胎、化肥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建材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分级标准制修订。

建材行业。重点研制基础共性、智能装备接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标准,优先制修订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集成互联等标准。

重点制修订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六零”示范工厂评价、绿色建材评价、工业固废等资源综合再利用等标准。

关于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工信部联科〔2024〕2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应急管理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有关行业协会、中央企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等要求,以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年12月13日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原材料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军和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标准在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原材料工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供给质量持续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建设等提供了较好支撑。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我国原材料工业在标准管理协同、标准供给水平、标准实施效果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等要求,以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推进、继承创新、分级实施、开放共享的原则,按照“缺标补标、低标提标、优标转标、有标贯标”的思路,加快构建引领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壮大为着力点,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以筑牢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为立足点,建设协调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进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配套;以需求牵引和标杆带动为切入点,强化标准实施应用,为促进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7年,引领原材料工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完成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行业的标准评估及优化,分行业构建支撑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

——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标准体系优化建设。分行业开展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评估,推进现有标准体系优化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要,以优化存量标准为目标,废止一批已被替代、产品或技术已被淘汰、标准实施效果差,内容不具备可操作性,不再适用的标准;整合一批标准化对象相似、标准颗粒度过细过小、标准技术内容交叉重复或标准分类尺度不一的标准;修订一批适用范围不能覆盖新材料产品、绿色低碳等新工艺、数字化转型等新技术以及技术内容不适应市场需求,与上下游标准不配套的标准;制定一批符合数字化转型、节能降碳等最新产业政策要求、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标准。合理布局材料交叉领域标准制定,建立完善新材料标准体系,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系统性、协同性。

(二)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数据安全和装备智能化发展需要,持续完善原材料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原材料工业深度融合相关标准制修订。面向采选、冶炼、加工、管网优化、窑炉控制等典型场景,加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细分行业应用标准研制。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与成效评估标准。

(三)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建设。聚焦低碳技术、碳减排、绿色产品等方面,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推动原材料重点行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引导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氢冶金等低碳工艺以及相关技术装备、管理评价等标准研制,鼓励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技术标准预研。重点研制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方法,钢铁、电解铝、水泥、尿素、氢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等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对实施效果好的团体标准按程序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快绿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新型绿色产品标准及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制修订,持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研制。

(四)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围绕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突出应用场景和产业研发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关键标准研制实施。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跨行业应用,制定一批通用性强的重点先进基础材料标准。坚持应用牵引,围绕生物医药、船舶及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转化成关键战略材料标准。聚焦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条件下制定标准技术响应速度快、标准研制效率高等优势,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研制。

(五)夯实行业标准化安全质量基础。加强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先进工艺、试验方法等基础通用标准研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国家级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计量校准技术规范研发,不断完善原材料工业基础标准群。强化质量标准建设,系统推进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追溯、质量分级、质量控制能力等标准研制,支持企业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管控体系。围绕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安全生产类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开展特种玻璃、危化品、矿产品等领域安全技术类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筑牢产业安全发展基础。在行业标准研制过程中统筹考虑安全生产等内容,与现行的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协调。

(六)强化标准实施应用。以用户需求为牵引,持续畅通反馈渠道,加强标准贯标推广和实施应用效果的跟进评估,探索遴选一批标准应用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场景。强化标准与政策规划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在行业规范条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平台建设等政策举措中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标准。研究制定重点标准实施指引,加大标准应用力度,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落实相关标准要求,提升管理和工艺水平。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完善标准服务网络,打造一批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型、创新型标杆企业,更好带动先进标准实施应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上下游衔接和工作协同,充分发挥各行业标准化初审机构、各相关标委会在体系维护、标准研制和宣贯实施等环节的作用。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协作体系,研究建立新材料标准化统筹机制,及时解决标准制修订和实施中的问题。有关行业协会、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重点企业等要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各项任务实施落地。

(二)加大资源投入。加强对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支持,推动科研和产业化专项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质量安全等领域标准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鼓励重点企业提高标准化相关经费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标准化领域汇聚。

(三)强化人才建设。提升标准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原材料工业又懂标准、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面向重点行业开展专题培训。鼓励标准化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原材料领域标准化高端人才。支持企业将标准化人才纳入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范围,优化标准化人才梯队。建立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专家库,强化对标准化工作的决策支持。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