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叶檀:京津冀一体化破解北京虹吸效应 是中国之幸

更新日期: 2015年05月06日 作者: 叶檀 来源: 东方财富网 【字体:

       ===本文导读===

  叶檀:京津冀一体化破解北京虹吸效应 是中国之幸

  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发展纲要 A股影响

  重磅利好!政治局会议来了 7类股分享42万亿蛋糕

  ===全文阅读===

  叶檀:京津冀一体化破解北京虹吸效应 是中国之幸

  京津冀一体化是个宏伟工程。在中国东部沿海,有两个市场内生的庞大城市群坐落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但京津冀城市群一直停留在相对孤立的位置,在硕大无朋的北京之后是尴尬的直辖市天津,以及参差不齐的传统制造业城市与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

  京津冀内部差别极大,北京凭借首都的区位优势汇聚了各方资源,金融、文化等高端产业聚集,相邻的河北以重工业主导,环保压力巨大,产业结构转型受困。

  以张家口为题材的农村电影《光棍儿》,导演是张家口出来的郝杰,这个原生态电影展示了当地农村的真实景况,能够吃上饭但娶不起媳妇,种西瓜卖不了太好的价钱,农业发展模式与文化生活相对落后、贫瘠。很难想象,此地离北京只有200公里。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区域经济学专家祝尔娟的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京、津、冀三地每百万人口拥有三级医院数分别为3.2家、2.9家、0.9家,北京是河北3.56倍;2012年三地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分别为3038元、2680元、1188元,北京是河北的2.56倍;2012年三地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6022元、12456元、2860元,京、津分别是河北的5.6倍、4.4倍。如果是处在不同的国家,这样的数据差异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关键在于,北京如同巨大的吸管仍在鲸吞各类资源,这就导致人财物源源不断涌入北京。以居民人均存款为例,北京比富裕的上海、浙江都高得多。2013年底,北京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747.60亿元,常住人口2114.80万,人均存款112292.42元,上海为87720.02元,排名第三的浙江只有53402.11元。

  如此参差不齐的经济生态,使京津冀很难形成逐级健康发展的经济模式。为改变这一现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于4月30日获批。

  从目前的规划看,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在京津冀内部联通是最重要的,为此京津冀将打造一小时轨道交通圈,同时打通断头路。截至今年4月,京津冀三地之间仅断头路就多达2300公里,目前河北与京津之间仍有18条断头路和24条瓶颈路。2014年12月25日,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瓶颈被打通,断头路京昆高速公路涞水至北京段被打通,从石家庄出发可直达北京六环,一天通两路,可算快速。

  交通一体化只是硬件的改善,企业流动也是重要方面。目前,中关村多家企业、高校积极与天津、河北各地开展合作,用友软件等476家企业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1029家;神州数码等393家企业在天津设立分支机构503家。

  在软件的对接方面还有更多的难题需要处理:外迁企业职工户口落于何处,公共福利是否会降低,税收应该交到何地,当地是否有民间组织协调,使企业家、企业的竞争环境不会因为搬迁而恶化,所有这些软件的对接与硬件一样重要。

  中国城市群区隔、断头路几乎都与行政区划有关。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推动,京津冀沿用以往行政治理模式将难以为继。事实上,不仅京津冀,就连较为市场化的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吃了传统行政区划治理的亏,税源争夺自不必说,连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年限等问题都要扯皮。

  按照现有规划,京津冀一体化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一部分非政治中心的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实际上,京津冀城市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北京辐射了整个北方经济区,北京是否市场化直接决定环渤海、东北、西北能否市场化。

  接通公共服务,使京津冀资源要素流转,形成市场化的城市群,成为中国的增长极,将是中国经济之幸。(每日经济新闻)

  京津冀协同路上风光旖旎 七大方向寻找受益者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规划从“对接”入手,提出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络的目标,在公路、港口、航空、城市公交等方面同步推进,计划到2017年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京津保地区1小时交通圈。

  产业资本多方位支持

  京津冀作为我国三大城市圈之一,其发展一直滞后于长三角与珠三角,自去年2月习主席提出要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上升到国家战略,京津冀的发展进程走上了新轨道。2014年8月,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内“三大支撑带”。2015年2月,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预见京津冀一体化即将进入政策落地期。

  去年至今,京津冀三地推出了多项措施,比如签署了交通、环境保护和园区建设、物流发展等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等。与此同时,金融资本也出台政策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日,农行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贷政策》,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产业转移与整合升级作为三大支持重点,平安银行15日与河北省政府签署了额度为2000亿元的“平安兴冀”产业基金。

  三大领域率先突破

  2014年1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张高丽副总理强调: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第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轨道交通互通程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首都机场的利用率高达96%,而天津机场的利用率不足50%,石家庄机场的利用率则仅为28%。未来,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是突破口。第二,环境治理。根据环保部数据,2014年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8席。环境治理迫在眉睫。第三,产业转移。主要是首都地区的产业疏解及天津、河北两地的产业承接。总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区域内相关企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依据上述分析逻辑,重点寻找交通一体化、环保治理和产业转移三大领域带来的投资机遇。我们认为,受益层次有三点:一是交通一体化与产业转移带来的土地重估、基建投资和运营,关注地产、交运、基建、建材等;二是环保治理要求下具有区域优势的环保企业;三是京津冀一体化逐步实现后带来的区域消费能力的提升,而河北作为产业承接方,其未来提升空间也最大。

  七大方向寻找受益者

  国信证券

  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寻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关的公司。

  1,区域内土地储备较多的公司。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得河北土地具有增值空间,我们整理了一些在保定、石家庄、邯郸、承德等河北主要城市有较多土地储备的公司,如宝硕股份凌云股份常山股份河北钢铁风帆股份恒天天鹅乐凯胶片海大集团等。2,在河北、天津具有较多业务的房地产公司,包括华夏幸福中国武夷万通地产廊坊发展荣盛发展首开股份万方发展华业地产等;3,区域内的基建相关公司,如金隅股份冀东水泥、河北钢铁、首钢股份巨力索具河北宣工江河创建等;以及轨道交通类公司,如中国南车中国北车鼎汉技术永贵电器晋西车轴北方创业晋亿实业等;4,区域内的港口,如天津港等;5,环保节能公司,如先河环保迪森股份国电清新创业环保东方园林等;6天,津自贸区相关公司,如天保基建津滨发展天津海运等;7,区域内金融机构,如渤海租赁泰达股份(参股渤海证券)、亿城投资(参股渤海信托).(证券市场周刊)  

  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发展纲要 A股影响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从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专题汇报到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规划纲要,经过一年多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完成顶层设计,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也已清晰明确。

  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会议强调,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要大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

  1

  【关键词:疏解功能】

  疏解非首都功能应发挥市场作用

  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什么是北京的核心功能,2014年2月,习近平考察北京时曾对北京的核心功能明确定位: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开忠认为,非首都功能主要有两大类,首先,从经济角度考虑,一些相对低端、低效益、低附加值、低辐射的经济部门;其次,区位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公共部门。而疏解去向,除了河北、天津等周边区域,还包括从市区疏解至郊区。

  杨开忠说,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应当在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着力调整政府机构自身或政府举办之公共事业的区位。为此,他建议,应考虑在北京市区外围规划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国家行政新城。

  除了公共部门,杨开忠说,经济功能疏解的重点包括,区域流通网络枢纽功能,培育天津、石家庄、唐山区域性枢纽机场,疏解首都航空运输压力;将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等区域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迁往市中心50公里以外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此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上各地有过不同意见,地方各自都想争取更高的地位,而最终中央拍板决定,还是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而从此次会议的表态看,的确如此。

  常纪文表示,按照程序,规划在中央政治局通过后,可能还会有些修改,最终将由国务院公布,按照程序可能半个月左右后会公布。

  2

  【关键词:调控人口】

  北京多次表态严控人口规模

  昨日会议指出,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

  北京究竟能承载多少人口,杨开忠说,自己曾以水资源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为变量测算过,至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最好不要超过2300万。具体如何测算,主要依据水资源量、单位GDP耗水和当时的生活水平。

  举例而言,在水资源和生活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可承载的人口就越多。由于三个因素是变化的,所以可承载的人口也是动态的。2020年以后,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水量加大,可能可承载的人口就少了。

  今年3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2014年全市人口发展形势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

  此前,北京市官方曾多次表态,将以最大决心和更大力度控制人口规模,提出明确人口调控目标,落实各区县人口调控的责任等。要通过严格控制中心城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中心城新建和扩建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等措施,促进人口疏解。

  杨开忠表示,北京强调的以业控人和以房管人,是影响和调控人口规模的方式方法,人口和就业联系在一起,就业又和产业相关。

  此外,北京又将出控人新政。今年3月,201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发布,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的研究制定任务已确定由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牵头。完成时限今年12月底。

  北京今年将全面实施人口规模调控方案,落实区县调控责任。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及16区县均将承担人口规模调控任务。

  3

  【关键词:协同发展】

  环保和交通成协同发展突破口

  常纪文表示,环保、交通和产业升级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因此要单出三个一体化细则。

  需要“先行”的是两个领域,即环保和交通。常纪文称,“先行”的意思就是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没有交通一体化,没有环保一体化,就没有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升级转移则是重点领域。常纪文说,“转移”并非是污染产业的转移,而是绿色转移,要根据绿色化的要求升级转移或就地升级,“企业不想转的,可以按照新的环保标准就地升级。”

  常纪文说,京津冀部署协同发展,并非一下子实现一体化,而是首先进行部署的协同和一体化,然后是行动的协同和一体化,最后实现标准的协同乃至一体化,“有部署,有行动,有标准,是相互支持、配合的一体化。”

  常纪文还表示,这个规划有不少特点,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寻求发展来解决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同时也通过环境的约束性为发展打下基础。如通过产业转移、加大投入、生态补偿等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令京津冀区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层级。

  4

  【关键词:要素市场】

  中关村企业、高校先行对接津冀

  会议指出,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一批高新企业、高校已在“中关村”这个平台上辐射京津冀三地;而北京环卫集团向张家口、固安输出“首都标准”的环卫管理经验,则成为了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亮点。

  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中关村多家企业、高校积极与天津、河北各地开展合作,目前用友软件等476家企业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1029家;神州数码等393家企业在天津设立分支机构503家。

  除了企业层面的合作,北大、清华等高校与天津、河北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仅北大就与天津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70余个;与河北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60余个。

  环卫保洁则是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亮点。去年,北京环卫集团与河北省固安县、张家口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输出北京先进的环卫管理经验,推广首都环卫标准。此前,张家口市的环境卫生工作采用国家标准,而“首都标准”的要求更高。比如,对于执行“环境卫生一级标准”的重点保障区域,国家标准规定垃圾停留在地面上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而“首都标准”将其缩短至5分钟。(新京报)  

  重磅利好!政治局会议来了 7类股分享42万亿蛋糕

  中国经济增长自金融危机后首次跌破7%,经济下行危机令政府“揪心”,未来中央或对加速经济改革下重拳。

  按照惯例,4月25日是中央政治局召开关于经济会议的时间,然而时间过去5天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姗姗来迟,终于召开: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主要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

  会议指出,在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要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掌握认识发展趋势和准确分析经济形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发现和使用经济人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新的本领。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据了解,《规划》将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规划》包括总纲、实施细则和具体名录。既有顶层设计纲要,也有实施方案细则和路线图。细则包括交通一体化细则、环保一体化细则和产业一体化细则。

  《京华时报》援引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京津冀协同规划作为高层力推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将带来巨量投资,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相对落后的河北、天津两地无疑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规划即将出台的预期下,京津冀板块依旧值得关注。

  据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多家机构一致认为,这将给房地产、建材、环保等板块带来确定性投资机会.业内人士强调,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中,交通一体化将率先发力,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间的立体化规划都在执行中,基建板块等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

  由于对该政策获批存在市场预期,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屡遭市场爆炒,据统计,该板块4月份整体上涨超过20%。

  国信证券建议投资者从七大方向寻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受益者:

  1)土地储备较多的公司

  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得河北土地具有增值空间,我们整理了一些在保定、石家庄、邯郸、承德等河北主要城市有较多土地储备的公司,如宝硕股份、凌云股份 、常山股份 、河北钢铁 、风帆股份 、恒天天鹅 、乐凯胶片 、海大集团等

  2)在河北、天津具有较多业务的房地产公司

  华夏幸福、中国武夷 、万通地产 、廊坊发展、荣盛发展、首开股份 、万方发展 、华业地产等

  3)区域内的基建相关公司以及轨道交通类公司

  基建:金隅股份 、冀东水泥 、河北钢铁、首钢股份 、巨力索具 、河北宣工 、江河创建等

  轨道交通:中国南车 、中国北车 、鼎汉技术、永贵电器 、晋西车轴 、北方创业 、晋亿实业等

  4)区域内的港口

  天津港等

  5)环保节能公司

  先河环保 、迪森股份 、国电清新 、创业环保、东方园林等;

  6)天津自贸区相关公司

  天保基建 、津滨发展、天津海运等

  7)区域内金融机构

  渤海租赁、泰达股份、亿城投资

  附:京津冀概念股一览

  天津港(600717)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具有区位优势,是北京的海上门户,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将为天津港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恒天天鹅(000687)京津保金三角+恒天系国企整合+人民币贬值。

  宝硕股份(600155)京津保金三角+保定土豪金+公司转型+脱帽补涨。

  凌云股份(600480)京津保金三角+保定涿州土豪金+距离北京最近的保定发展前沿地区+环北京13县市概念。

  万通地产(600246)北京市副中心通州地产股+众多天津地产项目。

  唐山港(601000)曹妃甸自贸区+京津冀大码头。

  廊坊发展(600149)公司是一家以电子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业务、房地产咨询、租赁等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华夏幸福(600340)据北京市大兴区委书记透露,大兴区首都新机场工程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拆迁,新机场核心区的配套设施总投资不会低于2000亿元,市场预期这会带动相关地产升值。

  荣盛发展(002146)公司是一家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商品住宅开发为主导产业,以设计研发、物业服务为支撑,致力于中等城市商品住宅的规模开发、跨地区专业化经营。业务范围围绕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

  大龙地产(600159)北京市地产龙头+著名的北京地王+拥有10年可开发的土地储备。

  河北宣工(000923)张家口冬奥会+京津冀建设机械。最早启动且涨幅最大的个股之一。

  中化岩土(002542)北京第二机场概念+建设机械+高送转+重组收购。(21世纪网)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