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江苏水泥>背景资料
  • 暂无资料

南京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

更新日期: 2007年08月23日 来源: 中国江苏 【字体:
中深水、深水岸线,但由于地处新济洲夹江、又有骚狗山山体阻挡,航道水域宽度和后方陆域受到限制,综合条件为2、3级。目前已占用0.9公里,主要为砖厂、小造船厂等小型企业。由于地处长江南京段上游,对上游污水有一定缓冲过滤作用,应拆除已占用小码头,并严格控制新的占用。将《南京市环境保护规划》中的桥林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上移至此岸段,作为水源与生态保护岸线。

   (2)骚狗山东-新建村岸段:港口与工业预留

    岸线长5.8公里,基本稳定,其中骚狗山东-陈家大村段(3.1公里)近岸水深12.5米以上,其余为中深水岸线,岸线条件优良,本岸段除布局有过江电缆之外,目前未开发利用,可作为港口与工业预留岸线,由于地处长江南京段上游,下游有渔类保护区,应限制发展水污染严重的产业。

    (3)新建村-滨江(七坝岸段)岸段:港口

    岸线长4.6公里,近岸水深为12.5米以上,岸线稳定,综合条件为1级,建港条件优良。建议作为港口岸线,逐步将浦口煤码头搬迁至此岸段,建设长江流域煤炭中转储运港。

    (4)滨江-陈圩岸段:水源、生态保护与城市

    岸线长16.7公里,为3级岸线,布局有长江三桥、高速铁路桥、过江电缆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根据《南京市环境保护规划》,从高旺河口至江浦边滩滩尾为江浦渔类保护区,江浦水厂取水口上下游2.2公里为江浦浦口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因此,将本岸段规划为生态保护岸段,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都市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

    (5)陈圩-老江口岸段:城市

    岸线长6.4公里,综合条件等级为1级。已占用5.1公里,为棉麻仓库码头、浦口轮渡码头、油运公司码头、港务局码头、浦口火车轮渡码头、南京造纸厂等占用。逐步将港务局码头置换搬迁至七坝岸段,本岸段结合浦珠新市区、滨江大道的建设,作为城市生活与旅游、商贸岸线,与对岸隔江呼应,共同展现南京跨江发展的大都市形象。

    (6)老江口-浦口京新村岸段:城市

    岸线长4.7公里,浅水、淤积,综合条件等级为3级。已占用0.7公里,随着江北新市区的建设,作为城市居住与生活岸线。

    (7)浦口京新村-南钢岸段:生态保护

    岸线长5.2公里,浅水、淤积,位于八卦洲夹江,综合条件等级为3级。本岸段布局有取水口,规划作为生态保护岸线,形成城区与工业区的生态隔离带,严格限制各类占用,以尽可能减缓八卦洲汊道的萎缩。 

    (8)南钢-通江集岸段:以化工、冶金、能源为重点的工业

    岸线长15.3公里,其中2级岸线长10.9公里,其余为3级。主要占用单位有南京钢铁厂、南京热电厂、华能南京电厂、南化公司、扬子石化、扬巴等。

    本岸段在3公里范围内布局有4处过江电缆(3处为水下电缆,1处为架空电缆),且过江电缆保护区均被占用。本岸段的华能电厂、南化公司、扬子石化均有取水口,但目前除扬子石化外,其余的取水口水源保护区均被占用。

    建议过江电缆、取水口集中布局,以集约利用岸线。由于该岸段属于八卦洲汊道北汊,呈萎缩趋势,需严格控制新建码头,以原有码头调整改造为主,将南京钢铁厂、南京热电厂、华能南京电厂、南化公司等企业自备码头进行整合,提高码头利用效率。必须增建的要有相应的补偿措施。

    (9)通江集-沙洲桥岸段:生态保护

    岸线长1.8公里,浅水、淤积,位于八卦洲夹江尾部,综合条件等级为3级。根据《南京市环境保护规划》,本岸段为黄天荡水源保护区,但本岸段作为水源保护区受到上下游化工码头的潜在威胁,规划作为生态保护隔离区。

    (10)沙洲桥-白庙河口西(西坝)岸段:港口

    岸线长5.5公里,岸线稳定、近岸水深12.5米以上,为1级岸线,开发条件优良。可依托南京化学工业园,建成液体化工专用港口,为南京化学工业园配套,并形成长江流域石油、化工、液化气等中转贮运中心。

   (11)白庙河口西-小河口岸段: 水源与生态保护

    岸线长16.9公里,浅水,淤积,为3级岸线,目前已占用1.4公里,为轮渡、南京第二热电厂卸灰码头等。根据《南京市环境保护规划》,划子口至小河口为六合渔类保护区。规划作为生态保护岸线,严格控制新增污染项目。

    第十二节  航运功能整合

    25、航运功能建设。积极开发与整合深水和中深水岸线资源,加快航运枢纽设施建设,配套陆、空交通网络和物流园区,把南京港建成现代化、多功能的江海中转主枢纽港。以政策为先导,以资本为纽带,积极组建南京港口集团,实施大范围的港口航运资源整合,重点建设四个航运中心,巩固南京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副中心的地位。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争取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万标箱左右。

    集装箱航运中心。调整南京港布局,将龙潭港区建设成为以集装箱业务为主,以增值业务为辅,多式联运发达,规划预留总吞吐能力300万标箱的专业港区。以龙潭港为核心,加强与镇江、扬州、芜湖等周边集装箱码头的协作,将南京发展成为长江流域集装箱航运中心。

    液体化工航运中心。西坝规划建设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和工业泊位,与扬子港区一并成为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配套的专业化公用港区;整合江南江北液体化工码头,为南京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石化产业发展服务,形成液体化工航运中心。

    煤炭航运中心。以华东、华南地区加快能源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铁路、港口兼备的货运优势,以南京港务局三公司煤炭专用港区和华能、南热等煤炭专用码头为依托,联合芜湖裕溪口等周边港区共同建设长江流域的煤炭航运中心。

    冶金建材航运中心。以新生圩港区、梅山冶金码头、南钢码头、上元门、浦口地区码头为依托,联合镇江、泰州共同组建冶金建材航运中心。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第十三节  交通设施建设

    26、公路建设。建设遍布城乡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主城逐步形成“经六纬九”的道路骨架以及“井字加外环”的快速道路系统,市域内形成“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框架,实现市域内半小时上高速,都市圈内一小时抵达,各省辖市一天往返。重点建设沪宁高速扩容改造、312国道拓宽改造、宁淮高速、宁蚌高速、宁杭高速、联三高速、浦仪高速、绕越高速公路、绕城公路高速化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

    27、铁路。配合国家、省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南京段,建成宁启、宁杭铁路南京段、宁西铁路南京至合肥段、宁芜线改造及南京铁路客站、南京铁路南站等,适时规划建设沪汉蓉铁路、宁沪杭城际客运专线等,进一步强化我市铁路交通枢纽的地位。

    28、过江通道建设。建成长江三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过江通道,实施地铁捆绑过江;开工建设纬七路过江通道、长江石埠桥大桥;缓解跨江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

    29、沿江交通体系建设。在沿江地区开辟快速路,形成与长江平行的江南、江北沿江大道。江南沿江快速路:疏港公路及东延—栖霞大道—主城滨江快速路—宁芜公路,江北沿江快速路:浦口滨江大道—浦仪高速公路—江北沿江公路。加快形成沿江快速干道和辐射集散道路体系,为充分发挥沿江生产力布局主轴作用提供交通保障。

    30、港口建设与航道整治。整合港区功能,集约开发利用宜港岸线,加强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和深水泊位建设,不断扩大港口的通过能力。建成南京港龙潭港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期工程,新建西坝化工港区、三江口公用码头、江宁滨江港区、龙翔液体化工码头、七坝港区等,到2010年万吨级泊位由目前的34个增加到50个以上。配合长江航道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航道整治力度,境内主航道深度争取达到12米以上,保证5万吨轮的全天候通航条件。

    31、航空建设。巩固禄口机场区域性干线机场地位,加快开辟国际航线,努力扩大业务范围和运输总量。在已开通南京—汉城国际客、货运航线,南京—曼谷—阿姆斯特丹、新加坡—南京—芝加哥(洛杉矶)国际货运航线,南京—香港、澳门地区客运航线等国际、地区航线的基础上,尽快开通南京—澳门—台北货运航线、南京—东京、大阪等地的客运航线,争取开通南京—曼谷、南京—吉隆坡等地的客运航线。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争取开通更多国际客、货运航线,发挥国际航线资源的作用。在周边城市增设业务点,实现在当地提供空运服务,扩大机场辐射半径,增加客源、货源。

    第十四节  其它设施建设

    32、管道设施。在鲁宁输油管线的基础上,建成宁波—上海—南京的海上石油运输管线,增强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所需原料的供应能力。进一步完善“西气东输”管网工程配套项目,建成“西气东输”跨江管网,逐步提高生活和生产用气中天然气的比重。

    33、供水设施。在沿江地区新建或扩建一批水厂,为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张提供用水保障。完成北河口水厂、大厂水厂扩建,适时扩建城北水厂、珠江镇水厂、扬子水厂,新建龙潭水厂、黄天荡水厂、铜井水厂,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并确保沿江产业园区用水。

    34、信息化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网,实现信息枢纽多极分布、信息网络完善、信息服务方便快捷、信息传递四通八达,将我市建成为国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重点建设电信宽带城域接入网、联通第二代等数字化城市工程,建成移动仙林通信枢纽、电信第二长途枢纽,建成奥体、仙林中心通信局,在河西、仙林、浦口、六合、江宁等地区新建或改造升级通信端局以及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广播电视传播覆盖网,发展集广播电视、数据、图像通信于一体的多媒体交互式综合服务业务。 

    35、水利设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整治长江及其支流堤防,确保河势稳定。加快涵闸、水库除险、泵站改造,提高沿江抗御洪、涝、旱灾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夯实基础,使长江干流堤防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2010年达到100年一遇。南京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形成全市沿江沿河防洪圈,改善城市排水功能,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第六章 城镇建设与布局

    第十五节  发展定位与布局

    36、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沿江地区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扩大城镇规模,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打造沿江城市功能带,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人居环境优良、服务功能显著、具有滨江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37、发展布局。在老城改造与河西新城建设的同时,城市建设相对集中于东山、仙林与江北三个新市区,配合沿江城市化战略,逐步建设雄州、大厂、新尧、板桥、龙潭、桥林、玉带七个沿江新城,构筑“主城~新市区~新城”功能各有定位、层次结构清晰的沿江城镇布局体系,形成以主城为核心,三个新市区分散分布,七个新城外围支撑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

    第十六节  城镇建设

    38、主城建设。主城着力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辐射和集聚的能力和范围。大力发展信息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主城工业和人口向外疏散,除保留部分都市型工业和高科技工业外,其他工业逐步疏散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到2010年主城人口控制在300万人以内,巩固主城作为南京都市圈乃至更大范围内区域中心的地位。

    切实保护和改造好老城,实行建新城,保老城,先综合整治,后改造开发的老城保护与改造思路。以“显山、露水、见城、滨江”为目标,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形象。加快下关滨江地区改造步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地块功能置换为主要方式,将下关建成既具有现代风貌特点,又富含老城底蕴,山水城交融一体的滨江特色城区。

    河西新城区建设。北部区整合已建地区,完善配套设施;中部区结合体育中心、新城区中心的建设,形成现代化新城的代表区;南部区建设高档住宅区,逐步建成一个以商务、商贸、文体三大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居住与就业兼顾的中高档居住区和以滨江风貌为特点的城市西部休闲游览地。在2005年十运会召开时,建成奥体中心周边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完成中部区2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向全国人民展示现代化新南京新面貌的标志区。到2010年,规划容纳人口达到55万人左右。

    39、新市区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加快接受主城人口和产业转移,和主城共同承担区域辐射功能。

    (1)东山新市区。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科学园(大学城)的拓展和老城区改造为重点,建成高科技花园新区、知识创新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生态环境调节圈,成为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市功能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2010年规划容纳人口达到50万人左右。

   (2)仙林新市区。依托仙林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着力做好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景观、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学校园建设,形成以高等教育、高校产业为特色,居住环境优良和服务设施配套的新市区。以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绿色生态走廊为十字形空间分隔带,形成“四个片区,两条走廊”的空间布局结构。2010年,规划容纳人口达到24万人左右。

    (3)江北新市区。抓住江北区划调整及南京化工园、沿江工业区、过江通道建设等契机,加快江北新市区的建设和城市功能培育,逐步缩小与江南的差距。重点加快浦口行政中心、江北大学城、滨江观光生活带的建设与发展,使江北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旅游观光休闲功能突出的现代化滨江新区,成为南京向苏北、安徽辐射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浦口区加快推进高新区、泰山地区、珠江地区、桥林地区整体开发,成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江北地区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结合地形特点与现有城镇分布格局,加快构筑带状组团式空间发展框架。空间上形成以老山为城市背景,以山水之间的新市区为主体,以滨江景观为特色的“山—城—江”带形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2010年,浦口区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

    40、新城建设。建设雄州、大厂、新尧、板桥、龙潭、桥林、玉带七个沿江新城,成为沿江产业和人口集聚的重要战略地点。

    六合新城建设。建成以化学工业为主导,南京向北辐射的门户和现代化的滨江新城。按照相对集中的布局原则,合理布局城市生活空间,形成雄州、大厂、长芦和玉带四大组团,加强功能片区的交通联系和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间隔分布的分散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2010年,六合区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左右。雄州:六合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地区服务中心职能的综合性城镇,2010年规划人口22万左右;大厂: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城镇,加快化工延伸产业的发展,提高为大企业服务的水平,2010年规划人口18万左右;玉带:新城发展备用空间和南京化学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启动港口和精细化工产业的建设,2010年规划人口5万左右。

    其他沿江新城建设。新尧:港口工业城镇,完善尧化门地区生活居住服务功能,2010年规划人口12万左右;板桥:综合性工业城镇,以雨花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契机,提高接受主城二产扩散的能力,2010年规划人口12万左右;龙潭:港口工业城镇,依托龙潭港、物流园、不锈钢城等的建设,增强配套服务和居住功能,2010年规划人口5万左右;桥林:新城发展备用空间,抓住长江三桥建设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和物流产业,2010年规划人口5万左右。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第十七节  环境保护

    41、水环境治理。加强对长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整体保护,工业污水全部实现高标准达标排放,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减少对长江的水体污染,确保长江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秦淮河等城市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进污水集中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处理等级,其中各类开发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执行一级排放标准。重点建成4个二级以上污水处理系统: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规模扩至64万吨/日,方家营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杨庄污水处理厂20万吨/日,仙林污水处理厂20万吨/日(一期5万吨/日),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4万吨/日以上。到2010年,全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加大沿江重点污染源的控制力度,调整和合并工业污水排放口,严格控制新增排污口,从严控制水污染物的排放。保护长江饮用水源地,确保长江水质达到《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标准。加强有机毒物排放安全监控系统建设,确保水源安全。

    42、工业污染防治。重视污染防治,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对各类工业园区的环境容量、建设规模、污染控制措施进行综合评价,科学界定工业园区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污染型重化工企业根据污染类型相对集中,减少污染源,方便污染物集中处理。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安排在城市和水源地的下游,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尽量安排在城市的下风向。

    遵循循环经济模式,鼓励发展无污染或轻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污染总量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治理力度,以高新技术改造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认证。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抓住国家“西气东输”的机遇,调整能源结构,在生产、生活、交通等领域全面推广清洁能源,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国家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80%以上。加强环境监控,建立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层面共同参与和推进的环境监管体系,提高环境预警预报能力。

    第十八节  生态建设

    43、加强生态建设,加大对长江沿岸的湿地、植被、生态景观及稀有物种的保护力度,创造适宜人和动植物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沿江”,实施5大工程:(1)沿江防护林工程。在长江两岸宜林江滩、洲地,营造50~200米宽的防护林带,总面积10万亩。(2)建设3个沿江生态标志性工程。上游以新生洲、新济洲防护林工程为基础,建设规模2~3万亩的湿地保护区;中游在长江三桥连接线板桥地区规划建设1万亩以上的人居森林;下游在龙潭港以东营造1~2万亩的大规模林带。(3)沿江生态旅游工程。建设江心洲和八卦洲生态公园。(4)主城滨江大道及沿江景观工程。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