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行业及其上市公司分析报告

更新日期: 2005年06月25日 【字体:
      主要分析结论:1、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对水泥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供求总量之比将比九五期间相对趋于平衡;水泥行业内的结构也将相对趋于优化。2、目前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板块的整体投资风险已大于预期的投资收益,上市公司股价的平均涨幅较高但缺少业绩的支撑,很多公司的股票目前介入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一、行业概况及结构分析
    建国51年来,我国水泥工业一直快速发展,水泥产量由解放初的62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5.97亿吨,实际生产能力超过7亿吨,从85年起已连续16年产量及消费量居世界第一,年平均增长率达10%,约占世界产量和销售量1/3。2001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又达到2.87亿吨,预计全年仍将维持2000年的产量水平。
    (一)行业格局
    目前我国共有水泥企业9000多家,平均产能规模为6.4万吨,其中:大中型企业的平均产能为27万吨, 重点企业 的平均产能为71万吨,立窑企业平均规模为5.8万吨,旋窑的平均规模为11.1万吨。在众多的企业当中,年产20万吨以上的不到600家,大中型企业仅为70多家,其中已形成九大集团,即:海螺集团、渤海集团、中联集团、华新集团、济南山水、新疆天山、湖南韶峰、福建水泥、吉林亚泰。其中海螺集团最具实力,2000年水泥销售量超过 700万吨。与“八五”末相比,我国水泥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由7万吨提高到10万吨,前十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由2.9%提高到5%,但总的来讲,我国水泥行业的规模结构很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形成不了规模经济。而在国外近几年新建和扩建的生产线均在2000t/d-4000t/d,甚至更大,平均工厂规模在年产100 万吨左右。 过于分散的企业结构导致了一系列弊端的存在:生产工艺线数量大;职工队伍大;能源消耗大;劳动生产率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进步贡献率低;市场应变能力低;经济效益低;等等。由于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整体趋好,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水泥市场的利润预期也越来越高,深为地方政府所垂青,于是,水泥产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除了部分国家级的特殊工程之外,水泥的供销大多是“划地而治”,因而一些优秀企业不能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集团。尤其是在近几年,水泥行业的政策配套远远落后于市场,监管极为不力,加之区域直接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设备落后、生产技术较差的小水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的萌生,对水泥市场造成极大冲击。在此过程中,我国水泥行业形成了严重的“大而全、小儿全”现象,规模结构问题非常严重。很多技术落后的小生产厂家纷纷采用大幅度压价、偷工减料、假冒名牌产品等竞争手段,对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产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表1:                    2000年世界10大水泥集团排名(单位:百万吨)
 
销售量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
1999年
1999年
2000年末
1、好特班克
74.6
90.0
95.4
2、拉法基
64.3
82.2
92.0
3、西迈克斯
43.2
65.4
76.6
4、黑德尔伯格
45.6
59.0
59.0
5、兰圈
29.9
44.5
55.3
6、意大利水泥
36.4
47.9
51.0
7、太平洋
37.0
38.1
39.1
8、迪克霍夫
16.0
21.8
23.0
9、西姆珀
12.0
15.5
18.4
10、RMC
 
11.4
20.6
合计
 
475.8
530.4
    从水泥企业分布的地区结构来看,目前,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区、市均有大中型水泥厂。从全国各大地区的产量来看,华东、中南地区产量最大,其中华东99年总产量为22647万吨,除满足本地区消费外,可以有部分调出;西南、西北地区产量较小,水泥产量不能满足本地区基本建设的需要,需要部分调入;华北、东北地区水泥产量和消费基本能维持平衡。从各省、区、市的情况来看,山东、江苏、河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产量较大,可以大量调出水泥。从2000年统计资料看,99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有以下10 个省(表2):
表2:                            1999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省份                        单位:万吨
山东
广东
河北
江苏
河南
浙江
四川
湖南
湖北
广西
5412
5092
3887
3856
3831
3436
2463
2339
2270
2008
 
    (二)技术结构
 
    水泥是制造混凝土的粘合剂,可分为非水硬水泥和水硬水泥两大类,而硅酸盐水泥是水硬水泥中的主要类别。现在我国各地水泥企业生产的水泥基本上都属于硅酸盐水泥类。生产水泥的窑可分为立窑和旋窑两类:立窑技术含量低,设计、建造简单,生产效率低,一般难以生产高品质的熟料;旋窑则采用较先进的技术,生产效率高,易控制,适合生产高品质的熟料。旋窑具体使用的工艺又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其中配有NSP技术的旋窑是最先进的。到2000年我国有各种水泥窑 9366 台, 其中旋窑1127台,仅占12%。旋窑工厂500个,占6%,其余均为立窑水泥厂。立窑水泥厂产能和产量分别为5.5亿吨和4.45亿吨,占总产能和总产量的82%和74.7%,但这类小水泥厂大部分只能生产低标号水泥(325#)。在旋窑产能中,使用新型干法技术的只占45%,其余55%为半干法和湿法生产线。目前,全国投产的2000吨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旋窑有57条, 产能合计 5000万吨,主要分布在约十几家企业中;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旋窑有44条,产能合计为1500万吨。 相对来讲,山东、江苏、湖北、安徽、广东等省水泥工业的技术比较先进。
 
表3:                       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概况(到2000年)
 
立窑
比例
旋窑
比例
总计
工厂数量(比例)
8500
94%
500
6%
9000
窑的数量(比例)
8240
88%
1126
12%
9366
熟料生产能力(百万吨)
475
79%
125
21%
600
平均生产能力(万吨)
5.8
 
11.1
 
6.4
熟料产量(百万吨)
330
77%
100
23%
430
窑的运转率
69%
 
80%
 
72%
水泥生产能力(百万吨)
553
82%
161
18%
800
水泥产量(百万吨)
445
74.7%
151
22%
570
磨的运转率(%)
68%
 
85%
 
71%
 
    在重点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开发的同时,十几年来,我国对以立窑生产技术为主的中小型水泥生产线,进行了以节能降耗、稳定质量、减少粉尘污染为中心的综合技改工程。特别是运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技术使得这些生产线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能耗降低,质量稳定,污染减轻。一些先进的机立窑生产线已成为自动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工厂。但就全国范围来讲,以立窑为主的地方水泥企业由于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和管理上的问题,以及由于立窑结构和工作机理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着能源消耗高、粉尘和废气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产品中高标号水泥少、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与世界水泥工业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水泥工业不论在设备的大型化方面、在技术性能方面、特别是能耗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水平和设备的材质、结构、成套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带来严重的环境和资源利用问题。水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粉尘、CO2、SO2和氮氧化物等,国外水泥工业粉尘排放量约占水泥总量的0.1%,而我国一般为3-3.5%,其中新型干法为0.3%左右,重点企业为1%,地方企业为4.4%,大大超过国外同类企业的排放标准,环境污染严重。大量立窑企业生产生产效率,矿藏资源被滥采滥挖,矿藏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低且不稳定,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水泥熟料平均烧成热耗146千克标煤/吨,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0%多。
    (三)产品结构
    水泥产品按照强度可划分为不同的标号。在我国传统采用的标号中,425#的产量约能占到总量的60%左右(如表4)。
 
表4:                        近几年我国水泥产品结构
年份
525#以上
425#
325#
特种水泥
1994
8.95%
60%
29.94%
1.11%
1995
9.05%
51.69%
37.93%
1.33%
1996
9.95%
62.7%
26.34%
1.01%
1997
10%
60%
29%
1%
2000
10%
60%
29%
1%
 
    低标号也就意味着低强度、低品质,只能适用于低层次建筑的需要。随着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档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水泥的需求已逐步向高标号转移。目前我国水泥产销基本平衡,产销率达到95%,其中,低标号水泥产大于销,高标号水泥却略显供应不足。
    按照产品的出厂形态来划分,水泥产品可划分为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散装水泥可以有效节约水泥的包装成本,提高水泥的使用效率。水泥的散装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水泥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散装水泥比重都较大,一般可以达到70%以上的水平。2000年我国水泥散装率达到19.1%,散装量比1995年增长了近一倍,绝对水平随有较大提高,但总体仍是偏低。我国水泥散装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发展散装水泥起步较晚,蓣拌混凝土和制品行业比较落后。
   
    (四)销售市场结构
    我国水泥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在2000年约5亿多的产销量中,出口的数量仅为570万吨,居世界第5位。2001上半年出口量虽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数量也仅为313吨。在过去,我国水泥的出口量一度相对较多,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区域市场价格没有吸引力,国内的生产厂家几乎已停止了出口。目前这些出口量也多数是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所从事的出口业务,主要企业包括日本的太平洋和三菱公司、韩国的大宇公司、以及台湾在大陆地区的京阳公司等,其中太平洋公司现在是中国合资水泥企业的出口领先者,在亚太地区有较完善的出口网络。
国际水泥和熟料的贸易量大约能占到水泥消费总量的7%左右,相比之下,我国水泥行业这种销售市场结构显然很不均衡,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水泥产品有着较大的运输成本,所以一般不便进行远距离的贸易输送;另一方面,我国水泥价格的竞争力还是不够强。
 
    (五)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经济绩效
    我国水泥行业经过了“六五”、“七五”时期的供不应求和“八五”时期的供求基本平衡之后,在“九五”期间即进入了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局面,直到目前,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2%。由于供给过剩,致使水泥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水泥企业效益长期低下。为此,国家被迫对水泥行业采取了力度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强制压缩了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2000年以来,许多省(区、 市)加大了清理整顿“小水泥”的工作力度,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甘肃等省市淘汰小水泥工作取得较好成果。2000年全国共累计完成关闭、淘汰小水泥窑(磨)3000余条,压减落后生产能力6000余万吨(99年已削减4000万吨落后生产能力),基本完成了“九五”期间制定的“到2000年底淘汰小立窑生产线,削减落后生产能力1亿吨”的目标。实施结构调整使水泥全行业结束了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继2000年全行业扭亏之后,2001年6月,全行业再度实现了赢利,产品平均价格也比上年同期上升3-5元。但是,目前行业供大于求的现状仍没有改观,水泥平均出厂价格从全国总体看仍在低谷,行业发展也明显不平衡。从企业性质及规模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的业绩较好,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小型企业则相对较差;从区域结构来看,西部水泥企业要好于东南部地区。
 
    二、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 宏观经济与固定资产投资
    预计在“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西部大开发、筹备2008年奥运会以及加入WTO等因素都将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增长点。大致来测算,未来几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7-8%左右,平均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在4万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设是投资的主要方面。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将在近几年内持续扩大相应的投资,目前已确定的项目投资总额已高达约7500 亿美元。投资将主要集中在交通、住宅、城乡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具体包括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枢纽;一批大型水库建设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龙滩、小湾、水布垭、构皮滩、公伯峡、三板溪等水电站;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西南、西北进出境铁路;20万公里“五纵七横”公路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等重大项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西部大开发的建设项目。此外,“十五”期间的城市交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
目前我国已出现了一个房屋建设高潮,2001年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达31.6%,占固定资产增量的近40%。预计“十五”期间,这种高潮仍旧持续。 为了达到人均 12平方米的目标,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全国城镇每年将新建住宅3亿多平方米;全国农村平均每年将建设住宅8亿平方米。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决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速度,到2010年全国将建成1200个城市、2.5万~3万个小城镇,预计每年还将需要建造2亿多平方米公共和生产性建筑。这样,未来每年总共将新增建筑面积在12—14亿平米左右。
    此外,为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新增约100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将会有30%左右用于购买各类建筑材料,其中水泥又是主要的一种需求材料,由此将给水泥行业带来较大的市场空间。
    (二)产业政策
    1、行业“十五”规划
    在近期正式出台的建材工业“十五”规划中,对未来水泥行业的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规划,涉及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
    (1)坚持以发展促调整的方针,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速淘汰落后工艺;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企业重组,支持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发展;禁止除新型干法以外的其它水泥生产线的建设;严格禁止对立窑进行扩径改造;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十五”期间要按照“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的原则,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6000万吨,实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翻番。
    (2)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要求水泥企业要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抓好清洁生产的同时,积极利用煤矸石、矿渣、粉煤灰、磷石膏、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研究和开发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油、废轮胎等利用途径;进一步开发完善劣质能源、工业废弃物在水泥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水泥生产逐步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
    (3)在技术结构调整方面,要使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取得明显进展,新增生产能力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产2000~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与装备达到二十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发展日产8000吨以上超大型水泥生产线,形成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改造一批重点企业,带动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鼓励一批省、区、市的重点水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按照一定区域内“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落后工艺的原则,通过对湿法窑、立波尔窑、中空窑等落后工艺的技术改造,建设一批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除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以及生产特种水泥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日产1000吨及以下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引导机立窑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用新型干法技术实施改造,逐步淘汰立窑工艺。
    (4)要优化水泥工业生产力布局;重点支持8~10家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发日产8000~10000吨大型水泥技术装备;华东、华南及沿江沿海大中城市周边地区,要利用交通和经济较发达的优势,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加快调整水泥工业结构;在石灰石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将靠近市场、符合条件的小型水泥企业改建为现代化水泥粉磨企业,同时,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推广矿渣和粉煤灰超细粉磨,根据市场需求配制水泥干浆和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工业布局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引导并鼓励东部和中部地区优势水泥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西部地区水泥工业发展应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依托现有优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大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2、水泥新标准的实施
水泥产品标准是水泥生产、交易和使用的技术法则, 也是水泥生产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一个时期制定和执行的水泥产品标准,既反映着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也能促进水泥产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国家建材工业协会规定,我国从2001 年 4 月 1 日起使用新的水泥标准。水泥行业这次新实施的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烟灰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分别代替1991年和1992年颁布的上述水泥品种的三个标准。 新标准是在原水泥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欧洲水泥试行标准》 ENV197-1:1995 修改制定的,其最大的变化是将原实行的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即水泥分32.5级、42.5和52.5级,并相应实行新的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水泥的标号与新水泥强度等级大致关系见表5)
 
                    表5:                  水泥标号与强度等级的对应关系
水泥标号(老标准)
强度等级(新标准)
275.325
425
32.5
525
42.5
625
62.5
 
    应该说,这次标准改动将会对我国水泥行业特别是大型生产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新标准规定的最低水泥强度等级为32.5,一般相当于老标准中的425 号水泥 ,这就意味着老标准中的325 号、275号水泥要淘汰,而这些低标号水泥大多是由小水泥厂或工艺落后的立窖生产线生产的。大多数的大型生产企业较早地完成了生产工艺的升级,,绝大多数已采用旋窖或新型干法生产线,基本已不再生产这些低标号水泥。因此,新标准的实施将会有力地限制中小水泥厂销售的低质水泥,为这些大型企业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此外,新标准的检验结果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检验的水泥强度值具有可比性,这就大大方便了我国水泥的出口,打开了上市公司出口水泥的新渠道。
    (三)加入WTO
    加入WTO将使我国水泥出口有可能增长。水泥行业是典型的资源性、能耗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水泥属大宗原材料,要有合理的运输半径,而且国内发展水泥具有资源、劳动力及运销方面的优势,即使中国加入WTO也不会出现外国产品的大量涌入, 而且反而会因出口的增加而使目前供大于求的局面有所缓解。此外,加入WTO后不但贸易往来更直接、广泛、 迅速,而且有关的信息交流也会更及时、全面、详细,这有利于国内的水泥企业制定更先进的生产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也有利于其掌握国外水泥工业发展的动向,在技术、设备、资金管理等方面与国外加强合作,增强发展后劲。
    我国加入WTO对国内水泥企业可能的冲击将主要体现在,国外厂商将可能通过直接投资,以在国内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从国际水泥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出现的。近10年来,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生产成本增高和能源消耗、环保要求等各方面原因,水泥生产呈现饱和和缩减态势,于是一些跨国公司和集团就利用他们在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国际资本运作方面的实力,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原料和燃料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资金的相对短缺,采取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或合资建厂以及购买股权的办法,在国外发展自己的水泥生产基地,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目前欧洲一些大水泥公司半数以上产量是在国外生产的。如果国外企业真正通过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其将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对所在地区的内资水泥企业构成强有力的竞争。不过,基于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供大于求的现状,估计在近几年内,大量外资水泥企业进入我国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相应的冲击也是有限的、局部的。
 
    三、行业发展预测
    (一)行业供求总量预测
    尽管目前我国的人均水泥消费量达到约445kg/人•年的水平,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将面临着一个较快的增长时期,预计下个世纪前10年,我国水泥的消费量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广东、上海、浙江等东部地区年人均消费水泥800-1000公斤,而贵州、甘肃的中西部地区年人均消费水泥仅300 公斤左右。发达国家水泥消费出现饱和时,人均累计消费水泥在10 吨以上,而我国 50年来人均累计消费水泥约为5吨,市场远未达到饱和, 未来需求仍将是不断增长的。
    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和相对稳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以此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则对未来几年我国水泥需求量作如下预测:
 
             表6:                    预         测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需求量(亿吨)
5.7
5.9
6.0
6.2
6.4
增长率
3%
3%
3%
3%
3%
 
    相对于需求水平,我国水泥的总体供给能力已经提前过剩了。目前总生产能力已超过7亿吨,实际供给近6亿吨,从数量上足够应付5年后的需求水平。据统计,全国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有35条,其中2000吨/日以上的就有22条,建成后将增加产能2000万吨左右。虽然,国家政策确定水泥行业生产能力应实行“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的原则来控制总量,但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淘汰比新建要困难的多,因此预计未来几年的生产能力和实际供给水平总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平均来看,这种增长的速度可能会略低于需求增长的速度。
    总的来说,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对水泥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供求总量之比将比九五期间相对趋于平衡。
 
    (二)行业结构预测
    1、技术结构
    为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一方面,国家对落后的水泥生产技术将坚持采取改造和淘汰政策;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将努力推动水泥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的进步,并使新增生产能力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在未来几年,在我国水泥生产能力中,立窑生产线所占比重将持续下降,其中半数以上的小立窑将彻底被淘汰,保留下来的大立窑也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而能达到二十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日产2000~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所占比重将逐步提高,更先进的日产8000吨以上超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也将出现,到2005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将占到水泥总生产能力的20%左右。
    2、产品结构
    随着水泥新标准的彻底实施,目前占到我国水泥产量30%的325#及以下标号产品预计将在几年内逐步退出市场,而525#及以上标号产品的比例将持续上升,到2005年,预计产量达到2亿吨左右,占水泥总产量的比重在30%以上。由于用途的逐步拓展,特种水泥产量的产量也将上升,到2005年将占水泥总产量比重为的3%左右。此外,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随着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采用,水泥的散装率也将逐步提高,到2005将达到30%左右。
    3、组织结构
    按照有关产业政策,今后国家将着力推动水泥生产的大型化、规模化,原则上再不新建日产能力在1000吨以下的生产线,将重点扶持8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预计在“十五”末期,我国水泥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由目前的年产10万吨提高到25万吨,前10家水泥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由5%提高到17%。
 
    四、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一)总体概况
    截止2001年中期,我国水泥类A股上市公司有19家,其中,沪市13家,深市6家。按主营业务范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主要从事水泥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共15家:牡丹江、秦岭水泥、西水股份、四川金顶、祁连山、华新水泥、福建水泥、天鹅股份、冀东水泥、大同水泥、江西水泥、天山股份、四川双马、天水股份、巢东股份;二是除经营水泥制造和销售外还有其他主营业务的公司,共4家:尖峰集团、新疆屯河、 云南马龙、富邦科技。
    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绝大多数公司的生产能力 都超过了100万吨,其中产能超过200万吨的见下表:
 
     表7:                                                             单位:万吨
公司
华新水泥
福建水泥
冀东水泥
江西水泥
天山股份
牡丹江
四川双马
产能
300
200
300
200
220
235
200
 
    从技术装备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虽在行业中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但与国外同业相比,其水平还是相对落后。在拥有的生产线中,湿法线还是主流,新型干法线相对较少,其中,华新水泥拥有一条4000T/D和一条2000T/D先进干法生产线,福建水泥拥有两条2000T/D先进干法生产线,冀东水泥拥有两条4000T/D先进干法生产线,江西水泥拥有两条2000T/D先进干法生产线,天山股份拥有一条2000T/D先进干法生产线,牡丹江拥有一条2000T/D先进干法生产线。
 
    (二)经营状况分析
 
表8:                  水泥行业上市公司2000年和2001年中期部分业绩指标
股票代码
简称
2000年主营利润率[%]
2000年主营利润率增长率[%]
2000年每股收益[元]
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
2001年每股收益[元]
2001年净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0401
冀东水泥
36
-6.9
0.11
6.0
-25
0.05
2.6
8848
0673
大同水泥
42
-0.19
0.16
10.1
-32
0.06
3.5
1294
0789
江西水泥
33
-9.1
0.12
6.5
-31
0.04
1.8
433
0877
天山股份
32
-5.3
0.47
10.1
-3.5
0.27
5.4
8562
0935
四川双马
34
0.59
0.33
11.9
33
0.13
7.5
11771
0965
天水股份
12
-38.5
0.19
7.2
-45
0.03
1.2
-3358
600173
牡丹江
28
-2.9
0.25
9.3
2.7
0.08
2.8
324
600217
秦岭水泥
41
-8.8
0.3
9.3
0.6
0.07
4.2
3398
600291
西水股份
48
-0.6
0.2
6.1
-54
0.13
3.8
-2582
600318
巢东股份
29
-9.9
0.18
6.0
-73
0.09
2.9
3587
600668
尖峰集团
20
-11.4
0.13
7.5
5.3
0.08
4.6
5566
600678
四川金顶
41
1.64
0.08
4.1
87.5
0.01
0.8
1361
600720
祁连山
36
34
0.25
10.4
-14
0.09
5.7
2350
600737
新疆屯河
33
-11.9
0.24
11.0
-35
0.11
4.7
4735
600801
华新水泥
30
3.8
0.05
2.3
0.6
0.03
1.4
13803
600802
福建水泥
33
6.2
0.19
6.1
-45
0.01
0.4
-6095
600829
天鹅股份
25
-3.1
0.47
13.2
0.55
0.13
3.8
6185
600881
亚泰集团
34
-6.9
0.37
10.1
-3.1
0.10
2.8
352
600883
富邦科技
40
-10.9
0.10
7.5
-51
0.05
3.6
362
水泥行业平均
33
-4.1
0.22
8.3
-24
0.08
3.3
3392
 
注:以上平均都采用的是简单算术平均的方法;
 
    在2000年,19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虽然整体产量月均同比增长达5.7%,但其经营业绩还是相对较为一般:平均每股收益为0.22元,虽高于所有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但比1999年的0.23元还是略有下降;主营收入利润率为33%,比上年平均下降4.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3%,比上年也下降24%。此外,公司平均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也不够充裕,其中近半数公司的流量在1500万以下,有3家公司的流量竟然为负值。在2001年中期,板块的整体经营业绩继续承接下滑趋势,其中平均每股收益为0.0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也比上年同期下降17;此外主营收入利润率为33%,比上年同期下降约3%。
    2000年度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主营收入利润率有所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受国家宏观经济好转及对小煤窑关停并转政策的影响,水泥的重要燃原料——原煤的价格有较大上升,致使水泥行业整体生产成本上升,而水泥的价格则相对上涨较少;另一方面,个别公司的生产管理不善,致使生产成本有较大上升,从而影响了行业的平均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除利润减少之外还在于:其一,西水股份和巢东股份分别于2000年6月和11月公开发行,其到位的募集资金增加了净资产但却不能及时产生收益,这使得全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因摊薄而下降较多;其二,部分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成本和费用有较大上升,使得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相应大幅下滑,影响了行业的平均水平;其三,1999年度绝大多数公司都没有进行现金分红,其净资产值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2000年的净利润却因为行业竞争激烈、成本费用上升等原因没有取得相应的增长,致使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很多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较少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水泥行业的下游产业——建筑业长期形成的拖欠款现象还较为普遍;另一方面,这些公司自身的销售管理还存在着种种弊端,这给很多应收帐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在2001年上半年,虽然市场需求还在保持稳定增长,但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仍持续下滑,其原因与2000年底下降的原因大致相似,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煤炭和运输成本还在上升;行业的秩序仍然没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市场竞争激烈,虽然产品整体的价格水平有所回升,但部分地区的价格反而有所下降。此外,还有部分公司业绩下滑是因为补贴收入的减少或没有及时反映,如福建水泥2000年上半年的补贴收入为1874.1万元,而2001年上半年该项收入报表中没有反映出来,利润自然出现下降。
 
    (三)发展分析
    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大都在行业中处于前列,产品质量也都较为过硬,品牌也都在区域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水泥市场发展不规范,长期以来,这些公司在发展中倍受小水泥的侵扰。来自于各种小水泥厂的产品质量虽然低劣,但其价格却一般只有大水泥企业产品的60%左右,而且有相当部分还冒充名牌产品,这给各上市公司产品的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很多公司曾被迫把相当的精力放在打击假冒伪劣上。自1999年开始,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由单纯的打击假冒伪劣、与中小厂商降价行为作斗争,转向发挥自身的筹资优势加大技术革新和生产设备改造,在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新的产品的前提下,从生产效率上降低成本,以此抢占市场份额,巩固品牌优势。这种转向取得了较好绩效,尽管市场虾蟹齐出、鱼目混珠,形势严峻,但上市公司的产品优势得到了市场的认同,销量依然占有整个市场的主要份额。在近两年全国水泥企业销售量前20名中,上市公司占了近半数,其中福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秦岭水泥、牡丹江、四川双马、江西水泥的年销量均在120万吨以上。
    虽然业绩仍然较为一般,但如果纵向来对比,水泥行业上市公司近两年的整体经营状况还是有了较大的改善。这种改善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转暖、水泥行业周期性的复苏,更得益于整个水泥行业的结构性大调整。目前我国水泥产业的现状是,一方面水泥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优质水泥的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落后产能在迅速地被淘汰。这样,两股力量一起作用的结果就是具有行业比较优势的上市公司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进而很快在区域市场内取得相对垄断地位。
在未来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稳定增加,新水泥质量标准的强制执行,以及对“小水泥”的清理工作的彻底实施,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还将逐步改善,其整体发展前景还是可以看好。
 
    闽发证券(上海)研发中心 曹锐钢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