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专题

  • 暂无资料

集成创新:中国复材“三新战略”发展引擎

更新日期: 2011年03月21日 作者: 杨静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风机叶片

 碳纤维卷绕

    什么成就了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复材”)的成功之路?回首其发展历程,“一条主线”、“三新战略”,清晰可见。新型建材、新型房屋、新能源材料代表了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的产业发展方向,而中国复材作为中国建材旗下复合材料业务的核心企业之一,在“三新”战略指引下, 以“发展复合材料、服务现代社会”为主旨,紧扣产业升级转型主题,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集成创新模式,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复合材料产业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最大赢家,也为公司在未来5~10年成为全球复合材料市场的领先企业提供了前提条件。

    逆境中的飞跃

    在中国复材的事业群中,以风电叶片系列产品最受倚重。

    风电潮初期,在国家扶持和鼓励政策下,叶片产品的丰厚利润使这一板块业绩一飞冲天。在各制造商纷纷投入叶片制造的热潮中时,中国复材不是盲目跟进,而是基于发展战略展开前瞻性的运筹,构建技术创新内在动力。同时,深入与主机商合作,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风电叶片市场从2008年放量增长,2009年出现井喷,到2010年寒意陡升。业内专家分析,这种大起大落的局面原因有二:一是国产1.5兆瓦风电叶片的叶型同质化。最初,国内主流的设计均出自同一家欧洲风电设备制造商,但由于忽略了中国与欧洲风况的差异,采用同种设计,为该叶型同质化竞争埋下了隐患。二是当时市场出现了发电业与制造业抢食叶片制造的不健康倾向。术业有专攻,发电业和制造业的行业界限只有泾渭分明,才能有效化解所谓的风电过热难题。

    对此,中国复材董事长张定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合理的过程,一个行业如果不经过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是不可能成长的。2010年国内风电叶片装机容量为160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位。2011年中国在毫无悬念地占据安装量全球第一的位置后,首要考虑的是国际化或跨国公司战略,即全球化布点,以便让资本向最合理化的方向流动。
 与其说服别人改变,不如自己改变。2005年,中国复材在风电市场空白的时候抢得了叶片制造先机,率先推出了1.5MW叶片。由此,中国复材按照中国建材战略布局,紧紧抓住国家和各地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收购了欧洲第二大风电设备厂商——德国NOI 公司;迅速建起了全国统筹布局的连云港、沈阳、酒泉、包头、哈密五大风电基地;与弘毅投资、高盛、江苏高投战略合作,成功引入1亿美元和1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改善了资产结构,支持了产业布局拓展。

    中国复材在叶片制造领域的成功不仅在于企业模式创新,还有产品技术集成创新培育的技术领先优势,即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公司借助收购NOI 公司建立的海外研发基地,研发的从1.5MW、2MW、2.5MW到3MW、3.6MW、5MW等各个系列的大功率风机叶片均为国内首创;根据市场需求密集地推出了多个可适应不同风况、特定环境条件的叶片系列产品。除了自己固有的销售渠道外,中国复材还与国家首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英国及日本等国外高端产品项目有着更多合作,这不仅与公司的渠道体系形成互补,同时也契合了其内部培育竞争力,外部培育市场的经营理念。如今,中国复材配套供应的风电机组从陆地发展到海上,从中国走向欧美,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我国研发能力最强、产能规模与销量最大的风电叶片专业制造商和新能源事业的领跑者。

    通过不断的磨合,作为叶片制造商的中国复材与主机商之间培养出独特的合作默契。一位与中国复材有着密切合作的主机商告诉记者:“中国复材进入叶片市场的程度比别人深,其根本在于能够系统考虑问题,对如何做深、做透、做好叶片有深度认知。在与中国复材的合作过程中,他们不但全面配合和支持,总能最先保有欧洲最先进的产品,还能从叶片设计角度为主机商提供载荷匹配等建设性意见,尤其在开发高端产品方面,中国复材储备了深厚的技术支撑,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这是其他强势品牌难以做到的。”
中国复材以市场为龙头,需求为动力,整合、汇集各种创新资源,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掌控产业主导趋势,创造出一片片新的天地、新的海洋,成为国内风电叶片行业的胜出者。

    打开“三新”市场新局面

    想成为一家真正不可战胜的公司,除了赢得客户,更需要眼光和魄力——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占领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不断拓展新的市场领域。中国复材深谙此理,在中国建材的战略布局下,围绕“三新战略”,凭借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格局,为其做优做强提供了新的机遇。

    与风电叶片产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碳纤维产业也赢在了一个“快”和集成创新上。中国复材进入碳纤维领域和扩大这一产品市场的出人意料的加速度,让对碳纤维没有丝毫认知或尚未做出市场反应的企业始料不及。因为当时业内基本都持有一个观念,即碳纤维市场风险较大,中国不可能做出碳纤维。而中国复材认为,虽然80年代国外碳纤维即已产业化,领先中国至少30年,但只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去做就会成功。他们把国外技术垄断、研发费用高昂、市场推广风险大等诸多桎梏视为商机,果断出击,选择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产业垂直整合模式,参股上游,以联合重组的方式迅速设立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复神鹰”),通过集成创新迅速形成量产,一举实现了碳纤维产品的稳定供应,去年销量已达650吨。从一条年产100吨碳化生产线,到后来的千吨线,中国复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之与拥有国内顶尖碳纤维研究理论的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平台,如今,工艺、技术、装备已完全自主,与那些投资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企业相比,产品成本不可同日而语。目前,中复神鹰已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成为碳纤维产业集成创新的典范。其研制的相当于T700、T800产品系列已取得核心突破,正在实现产业化,很快就会供给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复神鹰还将相继投产两条千吨线,碳纤维产量可轻松达到3000吨。

    近期公布的一份日本碳纤维行业调研报告这样写道:中国宣称做碳纤维的企业有十几家,真正国产化的只有中复神鹰和威海的一家企业。
碳纤维市场最艰难的时候是2009年底,价格跌到每公斤100元,全世界碳纤维产业全面亏损,行业巨头日本东丽也不能幸免,一年亏损了几十亿。这源于金融危机后,风电、大飞机等项目放缓,迫使全球从业厂商采取低价格战略。但从2010年底开始,碳纤维价格逐渐理性回升到每公斤150元左右。张定金表示,2011年碳纤维形势会更好,中国神鹰的产品销量将达到1000吨-1500吨。中国复材将利用自有叶片大型化对碳纤维的要求,形成产业协同支撑,努力承担更多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到来及国家战略需求,2020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将达到50万吨。

    如今,利用集成创新、通过重组实现技术、规模、效益行业领先的思路,中国复材的碳纤维产业仅仅用了三四年,就赶上了已经发展了三四十年的竞争强手。

    在整合塑胶地板业务中,中国复材更是善于发现未来价值,把握机会,先于变革。通过资产盘活、债务清理、联合重组、技术升级,中复丽宝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复丽宝第”)这个原本濒临倒闭的企业完成了凤凰涅槃。如今,一个非常漂亮的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央企中国建材的品牌、技术优势,再注入民营战略业务合作伙伴的灵活机制,今年中复丽宝第即可做到全国销量第一,为环境友好型低碳、绿色产业加力。

    创新再造产业巨擘

    以中国建材上市为契机,经历五年的创新发展,中国复材已成为大型国家级复合材料产业集团,成为一个国内最有价值的复合材料品牌。中国复材的成功归功于战略领先和集成创新,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快速精细的战略执行,使其一直走在市场前沿;持续的集成创新能力,又使它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张定金说:“雄厚的技术创新和储备,不是一个企业用几年时间就可以轻易完成的,它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更需要对未来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即不断寻找新的产业核心技术路线、突破方向和新的产业增长空间,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引擎,保持相对竞争优势。这几点,中国复材都做到了,不但引领了当前的复合材料市场潮流,还将未来五年的市场趋势运筹于帷幄之中。”

    本着走在市场前端的宗旨,中国复材依靠联合重组和集成创新,保持着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逐步主导复合材料市场潮流,从风电叶片到碳纤维产品、优质塑胶地板、船艇、玻纤薄毡、汽车制品,始终处于市场的领军地位,占据了相当多的市场份额。旗下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首次在国内玻璃钢造船界应用真空树脂导入成型先进工艺技术制造玻璃钢渔船,并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模具成型工艺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中国复材的高压管道产品中标核电项目和全球最大海水淡化项目,创造了全球单台容积最大玻璃钢贮罐新纪录。

    针对“三新”产业的未来投资计划,张定金表示,四五年前已开始做先期战略储备的新水源业务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中国复材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制造优势,争取在这个行业有本质性的突破。碳纤维产业是公司的未来发展重点,不仅要规模化生产,而且要真正做到千吨级的量产化。公司的目标是在今年使碳纤维产量跻身全球前十,用很短时间做成万吨线和几万吨线。今年中国复材将推出6兆瓦级风电叶片,紧随其后跟进的是颠覆传统工艺、叶片结构完全不同的10兆瓦叶片。

    按照张定金的说法,中国复材善于在其他企业犹豫不决时抢抓机遇。这次变革会给中国复材带来什么变化?业界对中国建材战略掌控下的每一次变革,都充满了关注和期待。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