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与海螺:吹响新型工业化号角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7日
    作者:禹敏 吴长江
 
    新年伊始,从安徽海螺集团传来喜讯:双峰海螺二期工程已正式定下开工日期,不日将全面动工。海螺二期将新上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年产160万吨水泥粉磨站及海螺18000KW余热发电项目,与此同时,还将启动一期工程的节能技术改造。这是双峰海螺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也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又一硕果。
 
  海螺集团是国内水泥行业唯一一家在境外挂牌的上市公司。2002年底,正在寻求扩张的海螺集团通过双峰老乡的推荐,被双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环境优势、优惠政策以及当地党政领导的务实开拓精神所吸引,公司总裁郭文叁在考察双峰并参观了项目的厂区、矿山推荐地后,当即拍板:与双峰正式签订首期投资5.6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立即得到省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相继被列为省级和市级重点项目。双峰作为一个90万人口,年财政收入仅1亿多元的农业大县,从此和水泥航母——海螺走到了一起,共同吹响了推进双峰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号角。
 
  双峰县委、县政府将双峰海螺视为推进双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一号工程”、工业化的“领路工程”、招商引资的“示范工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攻坚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付出了超常规的努力。书记县长亲自挂帅服务项目建设,多次现场协调关系和矛盾;专门的工作班子全天候驻守施工现场;县财政挤出专项资金建设道路等配套设施等等。从用地预审、项目审批、环境保护评估到进口设备报关等,在正常情况下需要用两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双峰县委政府一班人,硬是凭着超常的拼劲,将所有难题在半个月内一个一个地啃了下来。一个投资近6亿元的大型新型干线水泥生产线,从2003年6月正式动工,到2004年9月正式点火投产,仅用了1年多时间,年产110万吨水泥粉磨站也于2004年11月中旬建成投产,距生产线正式动工也只有一年半时间。
 
  这是海螺人创造的奇迹,也是双峰人创造的奇迹。
 
  作为江南水泥航母的双峰海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环保企业,建立了严格的环境内控系统,采用全封闭式生产,其粉尘排放量仅为国家最低标准的三分之一,噪音亦小于国家标准。为环保达标,海螺已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走进海螺厂区,只见巨型预热塔拔地而起,设计新颖的生产线气势恢宏,凌空石料运输线如彩练飞舞。嗅不到飞扬的尘土,听不到隆隆的机声,看不到滚滚浓烟。产量大、能耗低、污染小是海螺水泥的三大特点,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其生产成本只有传统产品的一半。
 
  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投产两年来,产销两旺。2005年生产水泥80万吨,生产熟料1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创利税5200万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2006年创下历史同期最好佳绩,年生产水泥熟料187万吨,生产水泥122万吨,销售收入4.66亿元,创利税13785万元,其中上交税收7785万元。完成利税指标在海螺集团各水泥企业中排名第一。
 
  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深深体会到,双峰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没有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双峰海螺将不会取得如此业绩。去年,双峰海螺拿出30万元,调来挖机铲车,给厂区附近的欣云、山冲、光冲、茶冲等村的10多口大山塘清除淤泥,挖深加固,使这些村的1000多亩缺水田,变成了旱涝保收农田;后又拿出近百万元购运水泥、河砂、粗石等材料硬化东山公路,使以往高低不平、到处是坑洼的3.5公里砂石路变成了水泥硬化路,从而解决了沿路11个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将引进来的南冲水库清洁卫生水向镇机关、三塘铺城区与邻近村组共1万多村民无偿转供;双峰海螺还购回了近万元树苗,绿化厂矿区;为减少环境污染,双峰海螺耗资近百万元,安装灰尘过滤装置,并将煤渣、废水全部回收利用,这不仅节省了成本,每年还可节约取土用地近百亩。为使失地农民得到安置,双峰海螺组建装卸队、清洁卫生队,招收合同工,解决400人的就业问题,这些人员每年获得的劳务收入在400万元以上。
 
  在双峰海螺一期工程顺利建设过程中,双峰县委、县政府领导及时谋划海螺二期工程,多次向集团领导反映情况,要求集团早上双峰海螺二期工程,并多次去函去电向集团领导提出当面汇报情况的要求,2006年11月中旬,娄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善明率双峰县委书记李大剑、县长彭爱华等一行亲赴海螺集团总部,争取落实双峰海螺二期工程。县项目办还积极配合双峰海螺公司及时向集团提出了二期工程的相关资料。海螺集团高层对双峰海螺的工作极为关心,集团主要领导及相关部室领导多次深入双峰海螺考察二期工程的基本条件。经过集团反复研究,于2006年12月20日正式确定双峰海螺水泥项目二期工程列入集团2007年投资计划。
 
  双峰海螺,在双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已经一鸣惊人,更将一路凯歌!
 
来源:娄底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