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整合研究

来源: 来源: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17日

    随着中央关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河南特别是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省辖市在内的中原城市群面临着难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中原城市群的投资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乃至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展投资环境研究,找出各市投资环境的优劣,对于加强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合作,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投资环境研究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的设置。投资环境,一般是指投资所处的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条件。它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工资水平、技术水平、原料供应、市场情况、信息渠道、纳税负担、资金融通、投资政策、法律保障、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等等。在城市群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上,主要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尽可能兼顾影响投资环境的诸要素,本着科学、全面、实用、可比的原则,从人口与资源、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社会生活、政府部门管理效率6个方面,选取了55个评价指标,对各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的选择。在综合评价方法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多元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依据指标间的相关程度自动生成权重并依据各城市的因子得分大小判断城市投资环境的差异,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弊端。因子得分是不同观测对象相互比较形成的结果,单个观测对象的因子得分没有实质意义,只有和其它观测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才具有经济意义,得分越多的说明观测对象越优,反之则相反。

    数据的来源和加工。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数据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直接定量指标。如:年末总人口、单位从业人员、水资源、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这类指标有34项,占总指标的62%,这些指标数据直接取自政府部门统计资料。二类是合成定量指标有3项。如通过煤、铁、铝、盐、石油、黄金的储量合成反映矿产资源状况;通过万人拥有犯罪人数和交通死亡人数合成反映社会治安指数;通过养老、医疗和失业覆盖率合成基本社会生活覆盖率等。这些指标主要是通过统计资料一些相关指标合成而成。三类是定性指标。这类在体系中有18项,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管理效率”和“社会生活环境”两方面。此类指标数据通过组织问卷调查取得。在中原城市群9市中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外商和省外投资企业110家,由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当地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项目进行书面评估,然后综合整理,对各项指标汇总结果进行量化。

    二、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坐落在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和京珠、连霍两大高速公路的交叉点上,拥有大型的航空港,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客货运输枢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有发达的市场、商业设施、会展经济和现代物流运输业,有投资咨询服务中心、外汇调剂中心和河南各级银行总部等优势,有发达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经济实力和人均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人口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素质与成本4项居中原城市群之首。55个评价指标中有21项居城市群第一位、有32项居前三位。

    开封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古迹繁多,具有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工业发展开始加快。在列入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与成本居中原城市群第4位,政府管理效率和人口与资源居第6位。在55项评价指标中有10项居前3位。

    洛阳市是河南的第二大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拥有铁路、公路和航空设施,矿产、水利及旅游资源丰富,教育科研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在工业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实力很强,是全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工业和石化工业基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份额,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在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人口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素质与成本4项居中原城市群第二位;55个评价指标中,有4项居第一位,有29项居前三位。

    平顶山市是平顶山市是以煤炭、电力等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原材料工业发达,电力、煤化工和化纤纺织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第三大煤炭工业生产基地。在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人口与资源居中原城市群第3位,经济发展环境和劳动力素质与成本居第7位。在55项评价指标中有10项居前3位。

    新乡市资源丰富、工业体系齐全,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是河南电子工业的发展基地。已初步形成电子电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型电池及原材料、化纤纺织、能源电力五大强势产业。在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与成本具有较强优势,居中原城市群第3位,人口资源、基础设施和社会生活环境三项具有一定优势,分居第4、5、6位。55项评价指标中居前3位的有 12项。

    焦作市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已形成了电力、化工、机械、煤炭、冶金、建材等行业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近年来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河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效率和社会生活环境3项居中原城市群第4位。55项评价指标中有5项居第1位,有 15项居前3位。

    许昌市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河南重要粮食、烟叶、花卉产区,形成了以烟草加工、机电、能源、机械、化工、建材等六大行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在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社会生活环境、政府管理效率2项居中原城市群第1位,经济发展环境和劳动力素质和成本居第5位,基础设施和人口资源分居第6、7位。55项评价指标中有14项居第1位,有 24项居前3位。

    漯河市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了肉类精加工、粮食深加工、饮料制造、果蔬加工四大主导产业,是全国有影响的食品加工基地。在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社会生活环境、政府管理效率两项居中原城市群第3位,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素质分居第4、6位。55项评价指标中有6项居第1位,有 18项居前3位。

    济源市矿产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裕,水资源供应充足,城市风景优美。在列入评价体系的六大因素中,社会生活环境、政府管理效率两项居中原城市群第2位,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环境两项居第3位。55项评价指标中有6项居第1位,有 18项居前3位。

    三、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着力改善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通过对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9市在人口与资源、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社会生活、政府部门管理效率6个方面各俱优势。要优化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提升总体竞争能力,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整合城市群内各市的优势,形成若干个产业聚集中心和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对接。

    总体思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加强产业联系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产业链和集团化发展,降低发展成本,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优化城市投资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国内外的投资,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具体是: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能源、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铝业、专用设备玻璃制造和旅游业以及电子技术、新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行业的优势,引导这些行业在城市群内组建企业集团公司,拉长产业链,让集团公司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将城市群内同行业企业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这不仅有利于优化城市群内的资源配置,而且还有利于这些支柱产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

    能源基地建设:煤碳方面依托平煤、郑煤、焦煤三大骨干煤炭企业集团,发挥市场机制,加快对平顶山、郑州(新密、荥阳巩义)、洛阳(偃师)、焦作、济源等煤炭集中地中小煤矿企业的整合和重组,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形成以平顶山为核心区的河南大型煤炭基地;火电方面,突出抓好以沁北、姚孟及沿陇海线为重点的大型火电项目建设;石油天然气方面,重点建设北京方向至郑州至武汉、西安方向至郑州至驻马店成品油管线,扩建濮阳至洛阳原油管线,争取建设新疆、西安至洛阳原油管线。加快实施“川气入豫”工程,建成四川普光至郑州至洛阳天然气管线工程。最终建成全国重要能源聚集开发基地。

    工业基地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推动城市群内部工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实现重组和升级。食品工业重点依托双汇、思念速冻食品、焦作孟牛乳业、新乡五得利小麦加工、白象方便面、许昌山花油料加工等优势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肉类产品精深加工、小麦深加工、乳制品、油脂深加工,建设郑州大型速冻食品和乳制品生产基地、漯河肉类及蔬菜深加工大型食品基地和许昌开封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基地,进一步提高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和低温肉制品等优势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铝业重点建设郑州、洛阳、焦作三大氧化铝生产基地,以此为基础完善铝业产业链条,形成以铝的精深加工为龙头,氧化铝、电解铝集约生产,以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为支撑的中原铝工业基地。石油化工重点建设洛阳石化基地。利用“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和“川气入豫”等油气资源,扩建洛阳石化总厂规模,提高原油加工能力,拓展石化下游产品,形成以炼油、芳烃、化纤为主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突出比较优势,力争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和大型成套设备领域有所建树。重点依托宇通客车、福赛特载货车、洛拖、郑纺机、许继电气等大型企业集团,在郑州、洛阳、许昌建设以汽车制造、大型成套设备。电力装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努力形成新乡、焦作、洛阳、郑州和许昌五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依托郑州、洛阳、许昌、新乡等地科技资源丰富优势,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作用,加大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力度,力争在电子信息领域形成以洛玻、洛铜、环宇、新飞等科技企业为载体,以半导体、电子信息材料与信息安全产品、数字视听产品为主的优势产品群体,在新材料领域形成以黄河模具、洛耐等企业为载体,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主的优势产品群体,尽心打造郑州信息电子产业集群、洛阳信息材料产业集群、许昌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和新乡电池产业集群。

    科教文化基地建设: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区域内科技资源的整合和科技技术平台建设,大力弘扬中原文化,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高等教育依托郑州、洛阳、新乡等高等教育比较集中的优势,强力实施名校战略,抓好郑大、河大和河师大的建设,使其成长为全国一流大学。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鼓励优势本科院校跨区域重组,鼓励不同城市的高校联合创办新兴交叉学;职业教育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抓好郑州、洛阳、新乡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区域内各城市优质高中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此带动区域高中阶段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利的人才资源。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运用市场机制,优化整合中原城市群各产业的科技资源,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区域内的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发,加快突破技术瓶颈;依托区域内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基地、重点学科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优势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形成创新团队;打破所有制、地域、部门、身份等因素限制,实行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文化方面,按照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促进区域文化资源向重点行业、优势基地聚集,发挥整合效应。重点推动以河南报业集团为龙头的区域报业资源整合;加强郑州、洛阳、开封等古都遗存、历史街区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争取少林武术、焦作太极拳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搞好文化展览,扩大中原历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把洛阳、开封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古都韵味的区域性文化中心,着力打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沿黄文化长廊。

    旅游综合开发基地: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强力推进资源整合,着力打造精品线路和品牌,提升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竞争力。首先要打破区域内旅游资源管理的地域分割,统筹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原城市群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区域内跨城市的旅游线路整合和统一对外推介,实行区域旅游“一票制”或“一社制”,重点建设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平顶山等城市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其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第二加强沿黄“三点一线”旅游线的建设,使其成为区域内旅游业的“龙头”,以郑汴洛为中心,积极开发历史文化游和城市近郊游;尽心打造嵩山文化旅游、太行、伏牛山自然山水休闲旅游以及开封、许昌、漯河等具有平原传统农耕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充分发掘区域内丰厚的文化遗存,展示区域内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的沿革和成就,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提升文化旅游的品味。第三,深度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诸如汴绣、唐三彩、钧瓷、新郑大枣、焦作四大怀药等,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第四,加强与区域外的旅游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四、优化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握指成拳,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河南经济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是吸引、扩大投资的必然要求。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在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营造出一块比较优良的投资环境区域。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使广大干部与群众深入认识到实施中原城市群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使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积极参加到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当中。建立和完善中原城市群投资信息咨询机构,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增强对外来投资商的吸引力。要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宣传手段,把中原城市群城市的投资环境像产品一样宣传出去。通过举办各种节、会,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大量地不间断地向外界宣传中原城市群的优势和优惠政策,形成一种气势。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是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然要求,只有创造出比其他地区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营造比其他地区更有利于资金大规模流入的环境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优势,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先进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强产业布局的推介。政府应尽快成立和完善中原城市群规划和协调机构,尽快出台总体发展规划和所属9城市的各类规划,诸如产业布局体系,交通体系,科教资源、信息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共享体系等等,并向社会公开,指导各城市政府准确定位,进入角色,培育地方优势产业,同时也使开发建设单位在投资前就能了解将投资建设的地区,在用地性质、周围环境和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和要求,为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在制定规划时,应突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努力改善各城市之间的通达性、优化城市群的网络结构,通盘考虑好城市群内部的合理分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不同城市各展所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良好局面,力避各自为战、盲目发展。

    (三)、加快建设,实现生产要素共享。充分利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利用东部地区产业加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全方位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研究、正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动向,从中央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转移中,争取更优惠的政策、更多的项目与资金,使中原城市群城市的交通、航运、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教育、文化、居住、社区服务、社区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条件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省有关部门及城市群各市也要想办法筹措资金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为外商营造更加宽松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以求吸引更多的资金与项目。另外,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灵活的运作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量的国外、省外资本进入中原城市群内,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求中原城市群的总体投资环境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有重大的突破。

    (四)、完善措施,提高政府管理效能。要着眼于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对一些影响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以超常的手段和措施突破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建立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协调领导机构。成立以省委、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城市群9市主要领导同志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把改善投资环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方面的问题,对投资环境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二是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改善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的决定》,《决定》不仅要对省委、省政府各部门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有对司法机关、社会各界在投资环境建设中的责任,对投资环境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约束,充分体现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社会共同营造投资环境的重要思想。三是要认真研究和制定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职能部门及城市群各市都要结合本部门、本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客观分析,针对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四是建立中原城市群包括投诉、评价和问责三个基本环节的监督机制。要建立投资环境投诉中心和投诉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投资环境评议、评价、考核和问责制度。对在投资环境评价、评议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对责任人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进行问责或反馈。把投资环境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班子执政能力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把服务对象的评议结果作为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运用有效的载体和手段,激发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教育,营造全民支持投资环境建设的人文环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