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之外的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7日
 
    能读到王立新在《中国水泥》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读《水泥生产更需要思想》的思考”,尽管全文充满了批评与置疑,作为该书作者,我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这正是实现此书初衷的开始:共同开动脑筋,思考当今水泥生产发展的方向。然而,思考不是目的,讨论也不是终点,而是需要更多的人有了认识之后的实践,并通过实践再深化认识。如此循环反复,才能为提高中国水泥企业的实力贡献力量。
 
    关于王立新文章中表述的观点,我不准备一一反驳,因为我已在他所读的原书中说得很明确:“为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任务,有必要重新思考产量与效益的关系,看看增产是否一定是增效,查查产量背后是否还有更为关键的指标,主使企业效益的增减。”
 
    为此,原书分析了企业生产中产量、质量、运转率与能耗的四大经济指标关系。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影响,但彼此是并列关系,而决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不是先有谁、后有谁的问题:不是能源消耗只来源于产量;更不是消耗了能量,就一定有产量。而是说,只要是生产企业,就一定会同时出现这几项经济指标,以衡量生产的水平,无论管理者是否情愿,都是在摆平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应该
突出什么指标。本书也正是旨在分析这种关系,尤其从第一章到第五章。都在分析,而分析的结论是:并不像不少人所认为的那样,唯有高产,企业才能赢利。
 
    因为只有能耗指标才是促进其他指标提高的魂,经营者只有突破传统以产量为纲的经营思想,才能实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也就是说,只有产量能最适宜设备发挥最佳能量交换条件时,才能追求到最佳节能的产量。这里虽有函数关系,但决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故也难以用计算得到,而只有实践。对这种认识,并不是本人头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经历数十年企业管理的正反经验与教训得到的。
 
    从企业微观讲,只有通过管理与技改,突出抓降低能耗,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台产、提高质量、提高运转率。而且必须说的是,降低能耗的难度要远高于其它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是真正高端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反映。这是实践所证实的事实:在2008~2009年全国中控操作大比武中,就是比操作员的节能水平,评选出了冠亚军,而不是凭产量,否则很可能将比赛的窑烧垮,因为没有一个选手为了节能而随意降低产量的,而确有大批选手会为产量而不顾能耗拼命加煤,优秀选手则要具备选择最佳参数、以最低能耗获得最高产量的能力(书中图A线所示);现在很多企业通过对标管理,评比优秀的生产线,都着重比单位台产的耗能量;而提拔重用干部,就是看他所主持的工作对能耗降低的贡献,而不是看产量高低。显然,降低能耗已成为提高产量的最佳途径(图B线所示),而产量应该是只为降低能耗时才能提高。这里A与B两种状态是节能改造前后的对比,是在说明降低能耗技改的必要性与效益,它们之间确实没有直接关系。
 
    从社会宏观讲,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现在水泥产量按人均都名列世界第一,但为什么我们还说,现在只是富起来,还需要强起来呢。再说怎么强起来?难道还要继续增加产量吗?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很多人却仍未认识到这是强起来的途径。于是,在落实去产能的任务时,采取错峰生产的政策,让能耗低的生产线与能耗高的生产线一样停产,实际是伤了能耗低的企业积极性,也伤了全国水泥平均能耗降低的潜力。这种‘一刀切’,只能彰显权力的威严,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没有一点好处。
 
    最近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大战,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与美国还差什么?差得就是核心科学技术,差得就是产品性能,差得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量,而产量早已超过它了,但它仍敢张牙舞爪,他们是怕我们发展得更强。具体在水泥上,我们相当多企业的单位熟料所用的煤,及单位水泥所用的电,都要比先进水平多得不是一星半点,相应的一吨产品所能获取的利润只能是少多了。这时还搬弄经济学的理论,尽管很经典,但实在是落伍了。
 
    为理解这些经济指标间的关系,可以用对人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去比拟。德育、智育、体育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每个人要想对社会贡献大,哪一项都不应缺失。其中德育要比智育、体育更为重要,一个自私、品德不行的人,即使再聪明,身体再好,他很可能是充当反面人物。就以现在全民关心的养生说事,如果让唯利是图的人得势,制造伪劣保健药品,坑害群众,还能有美好的养生结局吗?那些造假药的人,智商并不低,甚至略高一筹,这不表明德育要比智育、体育重要得多嘛。改革开放以来,让人们都向钱看,那么多的高官沦为腐败分子,就是德育缺失的结果。但要补上德育这门课,要远比智育、体育更难,它往往不能只靠书本、更要看榜样的力量去改变。
 
    至于主张选购高性能设备,也与对能耗的态度有关。如果基本建设中只求增加数量、快速赢利,不顾生产后的能耗水平,当然可以少花钱购置所谓普通设备。而普通设备与高性能设备的差异,正是看运转中所消耗的能量多少。如果只把能耗当作降低成本的环节去认识,显然没有认识到能耗作用的本质,却为普通设备用廉价占领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只有认识到,能耗是国家民族强盛的关键指标,鼓励每个企业都争先恐后生产高性能的节能装备,中国强起来的日子才不会太远。可以设想:同样时速的汽车、飞机、导弹,耗能水平不同,谁将走得更远?谁的国家更富强?降低能耗决不是小问题,而我国现在流行的设备订购程序,并没有鼓励能耗低的装备,反而让它们与能耗高的装备在价格上同台竞标,使得由很多中国精英研发的节能产品,超过了西方国家—表明中国人的研发智商并不低—但使用者的积极性却不高,阻碍着这些产品在国内的普及,实在令人痛心。对装备采购问题,决不能书生气十足,因为生产设备与生活资料不同,它的购买者并不是使用者,他们将购买装备当作一种权利,为已私利,拼命廉价订购普通装备,造成企业生产能耗居高不下,而责任却都推卸到生产者头上。这些设备采购中的顽症,不正在制约我国走向强盛吗?
 
    本人观点并非为某些同行所理解、所接受,这丝毫不奇怪,否则怎么会出现如此产量过剩的局面,连国家发文控制审批新建项目都难以制止。王立新的文章可能会代表相当一批人的想法,他本人能如此认真地思索是值得尊敬的。不过,对以往经典理论的态度,不能只是学习,或引用,而更要靠实践去检验、去发展,这种理论才有生命力。我也深知,写一本书都未能让人理解,现在这区区二、三千字,又怎能令人信服呢,只能企盼有更多人继续勇于实践。当初哥白尼提出‘地球圆说’,竟被波兰教皇处以绞刑,但历史证明教皇是错的。这说明,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并不一定拥有真理,真理必须靠实践去检验,决不是靠一篇文章就能为谁定性错误。只不过不善于从以往实践总结的人,不善于吸取他人意见的人,他们走的路还要付出更大代价而已。
 
    最后,祝愿与王立新持有相同观点的人,都能为企业强起来、国家强起来,出谋划策,提出更多新的见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