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简本

来源: 来源: 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22日

十一五”期交通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八八战略”和我市“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继续把加快发展作为绍兴交通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服从于浙江省综合运输主干线规划为前提,以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据,以充分发挥绍兴市的综合运输优势为目标,结合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及交通运输的特点,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服务,全面提升绍兴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总体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效益,为交通运输体系的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更快更好地提升公路水路交通生产力,努力实现绍兴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 基本原则 

    1、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原则。努力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任务,突出规划的战略性、政策性和宏观性。 

    2、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的原则。交通是重要基础产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跳出交通看交通,跳出交通谋划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紧密结合,使交通发展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 

    3、着眼全局,贯通成网的原则。交通必须贯通、成网,才能发挥整体效益,也才能使我市经济社会融入全省奔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着眼全局,与全省交通整体规划相衔接,按照网络化的要求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公路水路交通网络。 

    4、求真务实,有序建设的原则。交通发展要适度超前,但不能盲目超前。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根据我市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交通远期发展目标,按照轻重缓急和财力可能,有序安排近期建设项目。 

    5、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认真分析“十五”期交通发展实际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统筹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强化运输服务、管理、支持保障系统等薄弱环节,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6、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交通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注重土地、岸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走交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把人性化服务贯穿于交通运输始终。 

    三、总体发展目标 

    实施公路畅通战略,实现公路网络现代化;实施水运强省战略,实现干线航道高等级化;全力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建立高效优质的现代化运输系统,提供安全、便捷、经济、可靠的人性化运输服务。到2010年,绍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全面适应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规划和规划重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公路 

    我市高速公路规划将以“接轨大上海,公路骨架高速化”为主要目标,遵循“东西加密,南北跨越,组群畅通”的战略构想和“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的规划原则,调整、充实和完善绍兴市高速公路总体布局。规划建设“两纵、三横、三连、一通道”的绍兴市高速公路主骨架,总里程近480公里。至2010年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交通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由“走廊式交通”向“枢纽式交通”的转变,确立省级交通主枢纽的地位。 

    在我市“两纵三横三连一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逐步形成的同时,区域干线公路网仍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道路运输“东西加密、南北跨越、组群畅通”的必要保证,也将在高速公路出现紧急情况封闭时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日渐扩大,许多国省道接近市区路段逐步演变为穿城通行,造成公路交通拥堵、行车不畅的现象,不利于国省道区域干线路网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实施“干线畅通工程”为契机,全面进行国道和部分省道、重要县道的技术改造。规划至2010年国道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省道90%以上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同时,加快建设各县(市)城区的国省道过境公路和重要城镇与高速公路网或国省道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并新建部分高等级区域干线公路,继续扩大全市区域干线路网的规模。 

    农村公路至2010年,准四级及以上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均达到100%。

    通过上述三个层次公路网的建设和改造,至2010年,基本形成“外达内畅”的公路主骨架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5499.6公里(不包括农村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48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2248.9公里,占等级公路总里程的40.9%,公路网密度达到60.6公里/百平方公里。 

    “外达”指:建成对外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南北突破,跨越杭州湾,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目标;形成向周边城市快速通达、多向式、辐射式的交通格局。 

    “内畅”指:建成由上三高速、绍诸高速、诸嵊一级公路三条高等级公路构成的“△”形公路网络。改造由104国道、绍大线、绍甘线构成的“N”形国省道公路网络。实现“三大组群”(绍虞、嵊新、诸暨城镇组群)间快速畅通的交通格局,实现组群间的半小时公路交通圈。 

    以“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运营智能化、环境最优化”为目标,构筑适应我市公路运输业发展需要的功能强、效率高、服务优的站场体系。客运站场形成由客运中心、方向性车站、专业性车站(旅游、高速)、停靠站、终点站等五类站场组成,分布于城市、乡镇(村)、重要风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旅客集散地和结点运输换乘地、总体布局结构合理、站场联网的人性化客运站场体系。至2010年,客运站场基本实现现代化,货运站场全面适应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积极配合农村公路的建设,在所有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 

    2、航道与港口建设 

    构筑以开发建设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江跨区域航道为主干,以水乡旅游航道为特色,以区域内沟通、连接主干道成网的“一河、两江、三线、六连”水运干线航道网络,充分发挥绍兴水乡特色及旅游优势,形成促进地方经济、旅游同步发展的基本格局。跨区域性主干航道主要沟通区域对外交通,保障过境运量、进出货物畅通无阻;旅游航道以展现水乡浓郁风情,促进绍兴旅游事业发展,紧密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宏伟目标;区域内沟通、连接一般干线航道以承运境内货物为主,促进地方经济、工业组团、沿江、沿河经济开发区的货物运输需要。 

    根据全国水运建设“一纵三横”内河主通道和浙江省内河水运建设“十线五港”的总格局,以及绍兴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绍兴大港;充分利用绍兴市的水路优势,结合以杭甬运河为主动脉的绍兴市内河航道网的规划建设,全面建设绍兴内河港;结合杭州湾的整治规划,开发杭州湾绍兴市的岸线资源,建设绍兴外海港,将绍兴港建设成为衔接浙东和浙北的交通运输枢纽,具有内河、外海港口,集货物运输和水上旅游客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二、运输服务规划 

    1、公路运输服务 

    以高速公路网和枢纽站场为基础的公路快速客货运系统,以农村公路和客货运站点为依托的农村客货运输网络,强化客运市场组织管理和物流系统整体规划,加强道路运输规范制定和市场管理,促进法制化建设。 

    2、内河运输服务 

    逐步建成高标准、长运距、大吨位的内河运输系统,积极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加快船舶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内河航运效益。 

    三、“十一五”期交通建设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我市公路水路交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将达416.2亿元,与“十五”期相比,增加246.8亿元,增长145.7%。其中高速公路和航道、港口建设为重中之重,投资额分别为177.0亿元、50.5亿元,与“十五”期相比,增加120.6亿元、36.6亿元,增长213.8%、263.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