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孜孜追求的目标。如何完成这历史性任务、实现这宏大目标,我们开始了新的“长征”。下面,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江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探索和实践。
一、联合国千年目标的回顾
进入21世纪之际,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了《千年宣言》,主要是从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发展权利、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人的可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8项千年发展目标,这对于我们理解全面小康社会,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重点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土地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人口7474.5万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827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038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对照联合国的千年目标,我省“十五”期间已经基本达到目标要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比千年目标又有了较大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每日消费性支出2.95美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农村居民人均每日生活消费支出1.22美元,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11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3.5%,女生小学、初中教育入学率与男生基本相同,城镇女性从业人数占42%,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56‰,孕产妇死亡率18.56/10万,每千人拥有病床数2.6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4人,城市污水处理率78%,城市垃圾处理率96%,进出口总额2279亿美元,实际外资直接投资131.8亿美元,与国际上160个省、州和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等等。虽然我省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千年目标提出的要求,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发展水平仍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江苏的实践
2003年初,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均对江苏提出了要率先发展的要求,就是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要求,为了便于推进、指导、考核和动态把握,省委、省政府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这套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大类18项25个子项指标。指标选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老百姓得到实惠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坚持经济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全面发展,增强老百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实感受。
经过3年多的实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在我省蔚然成风,各地咬定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不放松,按照全面小康的主要指标,一项一项地对照,一项一项地落实,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抓什么,有效地促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地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昆山市,2003年人均GDP达到8450美元,大大超过3000美元的指标值,许多指标基本达标,但城乡居民收入、森林覆盖率等少数指标与全面小康标准还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一情况,昆山市正视困难,扬长补短,调整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一是坚持做实富民工程,从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股份富民、社保富民和帮扶富民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二是针对农民、农村的薄弱环节,重点实施了“三有工程”: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构筑了“五道保障”:建立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保障体系。三是积极创建生态市,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以绿化造林打造“绿色昆山”。3年中,财政共投入近18亿元用于农村社保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投入10亿多元用于绿化造林,新增森林绿地976公顷。2005年,昆山市人均GDP达到135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85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50元。通过对农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由农民自行申报收入,结果显示收入超过8000元标准值的家庭占到65%。可以说,昆山实现了一个不含水份、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是江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种区域发展模式探索。到2005年底,苏州、无锡两市和昆山、常熟、张家港、吴江、太仓、江阴六个县级市率先达标,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要求。
3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将目标导向、实现路径和指标考核融为一体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成为团结全省人民奋斗前进的重要导向,成为考核全省各级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手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江苏的“十一五”规划
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我省“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和最主要的目标,我省的“十一五”规划就是按照如何能达到或提前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规划和设计,明确“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要。
(一)明确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重点规划了富民优先、提高生活质量、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关心困难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发展卫生事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提出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500元,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上升到40%左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0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0%等目标和任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规划了建设文化大省、强化社会公共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和诚信江苏的建设等,提出到2010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8%、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全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每年下降2.5%等目标和任务。
(二)明确以提高产业竞争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为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提高经济的综合实力,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重点规划了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方向、重点和政策取向,提出调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优第二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调高第三产业比重,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和深加工,不断提高增加值率,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增加2倍左右,总增加值率提高到3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在2005年基础上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等目标和任务。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提出坚持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型“三农”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在城乡就业、市场、社会保障和规划等方面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和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000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改厕率、河道清淤完成率均达到80%以上,大部分农村地区基本建成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
——在区域共同发展方面,提出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按照不同区域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的要求,赋予区域发展新的内涵,形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优化生产力布局,以沿江开发为重点,全面推进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等区域开发,推动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坚定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抓住沿江与沿海开发的重大机遇,推动苏中快速崛起;以提高苏南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为目标,强化苏南发展的先导和带动作用;三是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明确空间功能分区,按照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在土地、人口、财政、产业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推动区域共同、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明确以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提高发展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全面增强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以强化自主创新、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为抓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化自主创新。规划了推进科技创新重点跨越、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开放式配置科技资源、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促进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全面升级。提出了到2010年,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专利授权量达到3万件以上,专利总量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30%左右等目标和任务。
——人才强省建设。重点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三个方面提出建设人才强省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要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实施一批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人才柔性流动等。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划提出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完善所有制改革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价格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规范、完善资本、土地、技术、人力资源等市场,发展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规范市场秩序,推进公有制经济改革,着力发展民营经济等。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规划提出要积极推进产品、产业、资本和人才的国际化,促进开发区集聚集约发展,加快建立能够参与国际产业水平分工生产体系、面向国际市场的营销体系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保持全国领先,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规划提出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建立在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力争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70万公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减低到25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主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增加10%左右,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左右等一批目标,这些目标都是约束性的,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确保完成。规划同时还分别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流域水环境整治、区域大气环境治理、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绿色江苏、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完成上述目标的任务、措施和举措等。
四、建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机制
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规划也已经经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如何能够使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在规划中、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正在建立一些新的做法,确保规划如期实现。
1、在规划中明确重大工程,把规划中的涉及由政府主导完成的任务项目化。“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要组织实施12项事关江苏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工程,主要有: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工程、能源建设和保障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防洪减灾和水资源保障工程、生态省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工程、医疗卫生服务和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工程、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工程、文化大省建设工程、农业支持和保障工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工程。
2、在规划中明确发展规划体系,用规划实施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十一五”规划包括规划纲要、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市县发展规划。规划纲要是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发展规划,是编制其他各类规划的依据。区域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落实,是总体规划在区域上的延伸和细化。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落实,是总体规划在领域上的延伸和细化。市县发展规划是以市县行政单元为中心地域编制的发展规划,是总体规划在市县行政区域的延伸、细化和落实。省政府组织编制和实施5 个区域规划和27个专项规划。
3、强化组织落实,用组织制度保障落实规划。一是将“十一五”规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分解落实到省各有关部门和地区,确定责任主体,明确任务。二是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负其责,确保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实施。
4、建立监督、评估、考核的制度,用制度保障规划实施和落实。一是每年初,要求各市和省各部门对上一年度《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省发展改革委形成年度《纲要》实施情况报告,上报省政府和省人大。二是2008年,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检查落实情况,分析实施效果,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上报省政府和省人大。三是“十一五”期末,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万人评议机关”,作为对地方和部门领导组织人事考核管理的重要依据。
5、制定政策,用政策促进规划落实。制定并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建立节约型社会政策、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加快沿海开发政策等等。
6、加强宣传,用舆论促进规划落实。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十一五”规划宣传活动,使市场主体了解规划、深化认识、形成合力。同时也让社会力量来监督规划实施。
“十一五”期间,江苏将紧紧围绕富民强省的目标,加倍努力,建设一个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