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能源工业的发展与评价
(一)能源工业取得一定成就,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九五”期间,作为我区支柱产业之一的能源工业,在区内外能源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得到较快的发展,满足了自治区能源需求,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
1.能力和规模进一步提高,生产实现稳步增长
“九五”期间,在全国能源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我区能源工业继续稳步增长。五年内累计新增生产能力:原煤21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25万千瓦,其中上网风力发电装机4.84万千瓦。预计到2000年底,我区将形成近1亿吨原煤的年生产能力,原煤产量稳定在7300万吨左右;电力装机容量900万千瓦,超百万千瓦的大型火电站已有四座,发电量439亿千瓦时;原油加工能力和年产量达到130万吨。
2.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九五”期间,准格尔露天矿、霍林河露天矿、达拉特电厂二期、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伊敏电厂一期等一批国家重点续建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开工建设了万利矿区、乌达黄白茨洗煤厂、托克托电厂一期和准格尔电厂二期等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全区能源工业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4.3%,其中煤炭行业完成投资119亿元,电力行业完成投资280亿元,石油天然气行业完成投资24.6亿元。
3.能源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高
预计2000年我区能源工业增加值达80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 17.9%。其中煤炭完成25亿元,电力完成42亿元,石油天然气12亿元。“九五”时期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1%,比“八五”时期提高1.7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实现利税22亿元,“九五”平均增长12.9%。其中煤炭行业实现利税7亿元,电力行业12亿元,石油天然气行业3亿元。
4.能源工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国有重点煤矿顺利实现属地下放,西部国有重点煤矿划属神华集团,成功地组建了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公司、平庄煤业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太西煤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炭集团公司。“关井压产”效果显著,国有煤矿产量在全区煤炭总产量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电力行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组建了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在自治区电力公司内部进行了“模拟市场运作”,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创造了条件。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5.能源输出稳中有升,初步奠定了我区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基础
预计2000年煤炭输出达到3000万吨,比1995年增加500万吨。在华北、东北电力市场出现盈余的情况下,2000年外送电量达170亿千瓦时,比1995年增加67亿千瓦时,在全国跨省送电的地区中位居第一。